美文网首页走近儒雅作者~005~竹兰梅荷君子杂家杂谭云居轩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作者: 风儿朵朵 | 来源:发表于2018-01-15 17:36 被阅读359次

            【2018.1.15~1.24】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内容简介

    《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

    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渴望拥有成功的人生。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缺少正确的指导,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误入歧途。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观念,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在人生开始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炼优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习惯。

    《哈佛家训》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义,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对社会、人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还可以点燃他们内心深处的智慧火花,使他们见微知著,从一滴水看见大海,由一缕阳光洞见整个宇宙。

    这是一部教子课本,也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许多望子成龙的人,总是认为孩子应该这样做或那样做,他们自己却经常背道而驰。父母觉得自己比孩子高明,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没有比孩子们做得更好,我们至少应该和他们一起成长。

    所有阅读这本书的读者——无论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还是经历过世事风雨的成年人,如果因为这本书中的某一个故事或者某一句话而改变了人生,从而使自己由平庸变得非凡,从失败走向成功,那我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威廉·贝纳德

                      2004年2月于纽约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一条小面包(2018.1.15)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20个小孩子召唤来,对他们说:“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条面包。”

      每天早晨,这些饥饿的孩子蜂拥而上,围住装面包的篮子你推我嚷,因为他们都想拿到最大的一条面包。等他们拿到了面包,顾不上向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慌忙跑开了。

      只有格琳琴,这位衣着贫寒的小姑娘,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在一步之外,等其他孩子离去以后,才拿起剩在篮子里最小的一条面包。她从来不会忘记亲吻面包师的手以表示感激,然后才捧着面包高高兴兴地跑回家。

      有一天,别的孩子走了之后,羞怯的小格琳琴得到一条比原来更小的面包。但她依然不忘记亲吻面包师,并向他表达真诚的谢意。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发现里面竟然藏着几枚崭新发亮的银币。

      妈妈惊奇地叫道:“格琳琴,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面包师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掉进去的,赶快去,把钱亲自交给好心的面包师!”

      当小姑娘把银币送回去的时候,面包师说:“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特意把它们放进去的。我要告诉你一个道理:谦让的人,上帝会给予他幸福。愿你永远保持一颗宁静、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上帝的奖赏。”

    箴言:谦让的心,犹如宇宙中的天空,犹如大地上的海洋和山谷——谦让者因宽容而博大,因博大而有力。好争的人,天将与之相争;谦让的人,天将与之相让。

    我的感受:  没有人天生就应该对你好,所以请记得感恩。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人与人在特定的时空驿站相遇、相识,实属不易;如果能相知、相守,更是缘分。常怀感恩之心吧,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到无比幸福和温暖。  ——魏春英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篱笆上的铁钉(1.16)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跟别人吵架以后,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钉子。

            第一天,男孩钉了37 个钉子。以后的日子里,他慢慢学着控制脾气,每天钉的钉子慢慢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

              终于有一天,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从篱笆上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篱笆上的钉子被全部拔光了。

            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孔吧,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原来的样子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会在他心里留下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

          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

    箴言: 你的朋友和你的家人都是你宝贵的生命财富,他们让你更自信,让你更勇敢。他们总是随时倾听你的忧伤,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支持你,向你敞开心扉。可是,有时你会说出伤害他们的话,或者作出让他们痛心的事情。不要认为他们不会介意,就像在篱笆上钉过钉子一样,伤害会留下永远的痕迹。

            坏脾气是一柄双刃剑,它在伤害别人的时候,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我的感受:暴躁是智慧的天敌。好脾气宛如晴天,到处流放着光亮,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有脾气而不轻易发脾气是一种修养,我以后也要学着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说话尽量和颜悦色,温文尔雅。二零一八,我将尽自己最大努力善待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朋友。      ——魏春英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被拆掉两次的亭子(1.17)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墨西哥总统福克斯以诚实守信的品德而受到国人的尊重,他一生做人 的原则就是两个字:诚实。正是这样的人格品质,使他从一个普通的推销员成为一个国家的总统。

            一次,福克斯受邀到一所大学演讲,一个学生问他:“政坛历来充满欺诈,在你从政的经历中有没有撒过谎?”

            福克斯说:“不,从来没有。”

            大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还轻声笑出来,因为每一个政客都会这样表白。他们总是发誓,说自己从来没有撒过谎。

            福克斯并不气恼,他对大学生说:“孩子们,在这个社会上,也许我很难证明自己是个诚实的人,但是你们应该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诚实,它永远都在我们的周围。我想讲一个故事,也许你们听过就忘了,但是这个故事对我却很有意义。”

            ──有一位父亲是一个农场主。有一天,他觉得园中的那座亭子已经太破旧了,就安排工人们准备将它拆掉。他的儿子对拆亭子这件事很感兴趣,于是对父亲说:“爸爸,我想看看你们怎么拆掉这座亭子,等我从寄宿学校回来再拆好吗?”

            父亲答应了。

            可是,等孩子走后,工人们很快就把亭子拆掉了。

          孩子放假回来后,发现旧亭子已经不见了。他闷闷不乐地对父亲说:“爸爸,你对我撒谎了。”

            父亲惊异地看着孩子。孩子继续说:“你说过的,那座旧亭子要等我回来再拆。”父亲说:“孩子,爸爸错了,我应该兑现自己的诺言。”

            这位父亲重新召来工人,让他们按照旧亭子的模样在原来的地方再造一座亭子。亭子造好后,他将孩子叫来,然后对工人们说:“现在,请你们把它拆掉。”

            ──福克斯说,我认识这位父亲,他并不富有,但是他却在孩子面前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学生们听后问到:“请问这位父亲叫什么名字?我们希望认识他。”福克斯说:“他已经过世了,但是他的儿子还活着。”

            “那么,他的孩子在哪里?他应该是一位诚实的人。”福克斯平静地说: “他的孩子现在就站在这里,就是我,墨西哥总统福克斯。”

            福克斯接着说:“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愿意像父亲对我一样对待这个国家,对待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

            台下掌声雷动。

    箴言: 将一座亭子拆建两次,绝不仅仅为了满足一个孩子的愿望,更是为了满足一个成人自我完善的道德要求。

            在社会生活中,失信会增大交际成本,会使许多简单的事变得艰难甚至不可能。所以,一个希望得到社会尊重和支持的人,是不愿意牺牲诚信原则的。

            在园子里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的心里重建了一座亭子,这座亭子就是一个信念──对诚信的信念。

    我的感受: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古有《曾子杀猪》,近有宋庆龄的《我不能失信》,身边也有许多一诺千金的人和事,这些故事都说明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是立身处世之根本。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魏春英

    附《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这是詹姆斯的儿子(1.18)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有一年夏天,拉姆的父亲叫他去为自己的农场买些铁丝和修栅栏的木材。当时拉姆16 岁,特别喜欢驾驶自家那辆“追猎”牌小货车。但是这一次他的情绪可不是那么高,因为父亲要他去一家商店赊货。

            16 岁是满怀傲气的年龄,一个年轻人想要得到的是尊重而不是怜悯。当时是1976 年,美国人的生活中到处仍笼罩着种族主义的阴影。拉姆曾亲眼目睹过自己的朋友在向店老板赊帐时屈辱地低头站着,而商店的老板则趾高气扬地盘问他是否有偿还能力。拉姆知道,像他这样的黑人青年一走进商店,售货员就会像看贼一样地盯着他。拉姆的父亲是个非常守本分的人,从来没有欠帐不还的情况。但谁知道别人会不会相信他们?

            拉姆来到戴维斯百货商店,只见老板巴克·戴维斯站在出纳机后面,正在与一位中年人谈话。老板是位高个子男人,看上去饱经风霜。拉姆走向五金柜台时,慌张地对老板点了点头。拉姆花了很长时间选好了所需要的商品,然后有点胆怯地拿到出纳机前。他小心地对老板说:“对不起,戴维斯先生,这次我们得赊帐。”

            那个先前和戴维斯谈话的中年人向拉姆投来轻蔑的一瞥,脸上立刻露出鄙视的神色。然而戴维斯先生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他很随和地说:“行,没问题。你父亲是一位讲信用的人。”说着,他又转向中年人,手指着拉姆介绍道:“这是詹姆斯·威廉斯的儿子。”

    箴言:就是在那一天起,詹姆斯·威廉斯的儿子,一个16 岁的少年,发现一个好名声竟然能够给一个人带来如此意想不到的收获。他父母所获得的好名声,不仅使他们全家人赢得了邻居们的尊敬,而且还为他将来的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好名声是一笔财富,它的价值是任何数字都无法表达的。

    我的感受:常忆起小时候,母亲如果做了好吃的食品,比如炸糖糕、菜角,总是吩咐我端给邻居们一些,让左邻右舍一起快乐分享。母亲常对儿女们说,自己吃了填坑,别人吃了传名。母亲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好名声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魏春英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如果……那么……(1.19)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写给他12 岁儿子的一首诗:

    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被众人猜忌怀疑时,你能自信如常而不去妄加辩论;

    如果你有梦想,又能不迷失自我;

    如果你有神思,又不至于走火入魔;

    如果在成功之时能不喜形于色,而在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

    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破灭为一堆零碎的瓦砾,也不说放弃;

    如果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为了新目标仍然冒险一搏,哪怕功名化为乌有;

    如果你跟村夫交谈而不变谦恭之态,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

    如果他人的意志左右不了你;

    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

    如果昏惑的骚扰动摇不了你的信念,你能等自己平心静气,再作应对——

    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而你,就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我的儿子!

    箴言: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它代表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共同情怀。可是,所有为人之父,为人之母者,当我们阅读这首诗的时候,有几个人能无愧地说:我就是这样!

    倘若我们的所为使自己还不能这样自信,那么,从现在起,每天看着孩子的眼睛,和他们一起朗诵这首诗吧

    我的感受: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如何正确地去爱,却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好,溺爱、缺爱、错爱,以及父母角色的缺失,都会带给孩子一生难以修复的伤害。 没有人天生会当父母,所以育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父母自我成长与提升的过程。 相信父母如果好好学习,孩子一定天天向上。——魏春英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红色玻璃球(1.20)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爱达荷州东南部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名叫米勒斯的小蔬菜商。在经济大萧条的时期,米勒斯先生总是在路边摆一个小菜摊,镇上的人办完事回家时,就顺便到这里采购一些新鲜的蔬菜。当时食品和钱都极度紧缺,物物交换就被广泛采用了。

    在镇上,有几个家里很穷的孩子,他们经常光顾米勒斯先生的菜摊。不过,他们似乎并不想购买什么东西,只是来欣赏那些在当时非常珍贵的物品。尽管如此,米勒斯先生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就像对待每一个来买菜的大人一样。

    “你好,巴里!今天还好吧?”

    “你好,米勒斯先生。我很好,谢谢。这些豌豆看起来真不错。”

    “可不是嘛。巴里,你妈妈身体怎么样?”

    “还好。一直在好转。”

    “那就好。你想要点什么吗?”

    “不,先生。我觉得你的那些豌豆真新鲜呀!”

    “你要带点回家吗?”

    “不,先生。我没钱买。”

    “你有什么东西和我交换吧?用东西交换也可以呀!”

    “哦……我只有几颗赢来的玻璃球。”

    “真的吗?让我看看。”

    “给,你看。这是最好的。”

    “看得出来。嗯,只不过这是个蓝色的,我想要个红色的。

    “你家里有红色的吗?”

    “差不多有吧!”

    “这样,你先把这袋豌豆带回家,下次来的时候让我看看那个红色玻璃球。”

    “一定。谢谢你,米勒斯先生。”

    每次米勒斯先生和这些小顾客交谈时,米勒斯太太就会默默地站在一旁,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谈判。她熟悉这种游戏,也理解丈夫所做的一切。镇上还有两个像巴里一样的小男孩,这三个孩子的家境都非常不好,他们没有钱买菜,也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可以交换。为了帮助他们,又显得非常自然,米勒斯就这样假装着和他们为一个玻璃球讨价还价。就像巴里,这次他有一个蓝色的玻璃球,可是米勒斯先生想要红色的;下次他一准儿会带着红玻璃球来,到 时候米勒斯又会让他再换个绿的或桔红的来。当然打发他回家的时候,一定会让他捎上一袋子上好的蔬菜。

    多少年过去了,米勒斯先生因病过世,镇上所有的人都去向他的遗体告别,并向米勒斯太太表示慰问,包括那些年幼的孩子。在长长的告别队伍前面,有三个引人注目的小伙子,一位身着装,另两闰头戴礼帽,身着笔挺的黑西服白衬衫,相当体面庄重。

    米勒斯太太站在丈夫的灵柩前。小伙子们走上前去,逐一拥抱她,亲吻她的面颊,和她小声地说几句话。然后,她泪眼蒙蒙地目视他们在灵柩前停留,看着他们把自己温暖的手放在米勒斯先生冰冷苍白的手上。这三个小伙子就是当年经常用玻璃球之类的小玩艺儿和米勒斯先生交换蔬菜食品的那几个穷孩子。在同米勒斯太太握手慰问的时候,他们告诉她,他们多么感激米勒斯先生,感谢他当年“换给”他们的东西。

    现在,米勒斯先生再也不会再对玻璃球的颜色和大小改变主意了,这三个孩子也再不需要他接济度日,但是,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虽然米勒斯先生一生从没发过大财,可是现在,他完全有理由认为,自己是爱达荷州最富有的人。在他已经失去生命的右手里,正握着三颗晶莹闪亮的红色玻璃球。

    箴言:同情心是可贵的,但同情常常会不自觉地演变为对自我的炫耀和对他人的可怜。如果是这样,同情已不是同情,同情就变成了虚荣和轻视。

    付出了同情又不流露,这是平常人难以做到的。米勒斯先生做到了,因为他付出的不仅是同情,还有爱。

    我的感受:一个人如果对待陌生人亲切而有礼貌,那他一定是一位识时务而富有同情心的好人,他的心常和别人的心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孤立的。毫无疑问,米勒斯先生就是这样的人。身为人师,当我面对贫困、自卑、敏感的孩子时,又如何做到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呢?这是我当下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魏春英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米莎太太的小费(1.21)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第一次走出乡村的米莎太太,拖着两个很大的行李箱,走进了候机大厅。环顾四周,寻觅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说好要来接他的侄子。她轻叹了一口气,只好坐下来等候。

            因为刚刚做过肾脏手术,米莎太太一直要频繁地上厕所,可是她又不敢丢下行李箱不管。她带的许多东西虽然不很值钱,但却很珍贵,因为那是她给远在都市里的亲友们积攒了多年的礼物。她只得一边忍耐着,一边焦急地东张西望,盼望侄儿早点出现。

            “太太,需要帮忙吗?”一个坐在旁边候机的年轻人,面带微笑地问她。

            “哦,不,暂时不需要。”米莎打量了年轻人一眼。

            身着休闲服的年轻人掏出一本书,专心致志地阅读起来。

        “这个不守时的家伙,等会儿非得训斥他不可。”米莎太太开始埋怨起来。

            又过了一会儿,米莎太太实在忍不住了,她向身旁的年轻人恳求道:“请帮我照看一下行李,我去一趟洗手间。”

            年轻人非常愉快地点了点头。

            米莎太太很快回来了,她感激地掏出一美元,递给年轻人:“谢谢你帮我照看东西,这是你应得的报酬。”

            望着老人一脸的认真,年轻人回一声“谢谢”,接过钱放进了衣兜。

            这时,米莎太太的侄子快步从门口走了进来,他刚要解释迟到的原因,忽然惊喜地冲着老人身旁的年轻人叫道:“你好,盖茨先生。没想到你会在这里候机!”

            “哦,是的。我的工作需要我经常到处跑。”年轻人收起书,准备去检票口检票。

            “哪个盖茨?”米莎太太不解地追问道。

            “就是我常常跟您说起的世界首富,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啊!”

            “啊,我刚才还给过他一美元的小费呢。”米莎太太满脸自豪地说。

            “他真的接受了你一美元的小费吗?”侄子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没错,我很高兴今天在候机的时候还有一美元的收入,因为我帮助这位太太做了一件很小的事。”盖茨回头坦然地答道。

    箴言:一美元是微不足道的,但在这里,它却表现出了金钱纯正的品质:在清贫的乡村老妇米莎太太的眼里,那是对一种劳动必须支付的报酬;而对于身家数百亿美元的世界首富盖茨来说,接受这一美元,是对一份真诚谢意的礼貌回应和尊重。

    我的感受:上周在温泉洗澡,遇见好友燕子,她热情地拿出一些橘子给我吃,还特意把两个橘子送给一旁的熟人甲。我俩津津有味边吃边聊,一会儿,甲洗完澡,非常礼貌地把两个橘子又递过来了,燕子脸上略过一丝异样的神情。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给予永远比接受更伟大更快乐更幸福。今天我非常庆幸和好友一起分享橘子,我也更加深深体会到接受也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快乐,给予者捧着一份真情而来,愉快地接受也会让给予者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而拒绝别人的善意,有时可能会伤害别人善良的心。所以对于别人善意的帮助,我们不妨欣然接受。                            ——魏春英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细节中的人生(1.22)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杰克和汤姆经过一家五星级饭店,看到一辆豪华轿车停在门口。杰克不屑地对汤姆说:“据我所知,坐这种车的人,脑子里一定没有什么学问!”汤姆则轻描淡写地回答:“据我所知,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多少钱!”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立场,而不同的立场总是和不同的处境有关。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在厨房洗碗,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足球赛。突然,厨房里传来瓷盘落地的破碎声,然后一片沉寂。

            儿子望着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

            “你怎么知道?”

              “这回她没有骂人。”

    ⊙人们总是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对人对己,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有两个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这里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坑洞。其中一位导游一路连声抱歉,说这路面简直太坏了,请多多包涵。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女士先生请注意,我们现在走过的这条道路,正是遐尔闻名的伊豆迷人的酒窝大道!”

    ⊙虽是同样的情况,然而不同的意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思想是奇妙的,如何去想,决定权在于你自己。

              小学三年级学生汉斯,在作文中说,他将来的志愿是当一名杂技团的小丑。一位老师的批示是:“为什么不想当总统?”另一个老师看了后则说:“愿你把欢笑带给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热爱和快乐才是选择的最好依据。

            有一位女士在首饰店里看到两只一模一样的手环,一个标价五百五十美元,另一个却只标价二百五十美元。她大为欣喜,立刻买下二百五十美元的那一只。一位店员神秘地对另一位店员说:“这是一种永远都不过时的促销手段。”

    ⊙世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陷阱,但吃亏上当的通常是性情贪婪的人。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认真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他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关:“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

          大师回答道:“因为我扮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人,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表现他长途跋涉的劳累憔悴。”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

          “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说明他很关心我,我要保护他这种热情,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将鞋带松开的原因,将来会有很多机会告诉他。”

    ⊙真正的智者,是既知道是非,又知道怎样恰当表达是非观点的人。

    箴言:想知道一个人的品性,就去看他在日常生活中流露的细节。

    你想掩饰一些不好的东西,但你身上的细节却会无情的展示它们。

    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可见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美国大演说家、“成功学家鼻祖”罗曼·文森特·皮尔语)
    身边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很多,而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很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很多,而规章条款不折不扣执行的很少。如果想要成功,请从细节做起。——魏春英

    附:“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这是个著名的英国民谣,其中提到的故事在历史上曾真实地发生过。

    那是在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要面临一场重要的战争,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战斗开始之前,国王让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爱的战马。马夫立即找到铁匠,吩咐他快点给马掌钉上马蹄铁。铁匠先钉了三个马掌,在钉第四个时发现还缺了一个钉子,马掌当然不牢固。马夫将这个情况报告给国王,眼看战斗即将开始,国王根本就来不得及在意这第四个马蹄铁,就匆匆赶回战场了。

    战场上,国王骑着马领着他的士兵冲锋陷阵,左突右奔,英勇杀敌。突然间,一只马蹄铁脱落了,战马仰身跌翻在地,国王也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没等他再次抓住缰绳,那匹惊恐的畜牲就跳起来逃走了。一见国王倒下,士兵们就自顾自地逃命去了,整支军队在一瞬间土崩瓦解、一败涂地。敌军趁机反击,并在战斗中俘虏了国王。国王此时才意识到那颗钉子的重要性,在被俘那一刻痛苦地喊道:“钉子,马蹄钉,我的国家就倾覆在这颗马蹄钉上!”这场战役就是波斯沃斯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理查三世失掉了整个英国。

    修行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念松懈,因果循环。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迪卡尼奥的放弃(1.23)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城,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第18 轮的一场比赛在埃弗顿队与西汉姆联队之间进行。比赛只剩下最后一分钟时,场上的比分仍然是1:1。

            这时,埃弗顿队的守门员杰拉德在扑球时膝盖扭伤,巨痛使得他将四肢抱成一团在地上滚动,而足球恰好被传给了潜伏在禁区的西汉姆联队球员迪卡尼奥。

            球场上原来的一片沸腾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迪卡尼奥离球门只有12 米左右,无需任何技术,只要一点点力量,就可以把球从容地打进对方球门。那样,西汉姆联队就将以2:1 以获胜,在积分榜上,他们因此可以增加两分。

            埃弗顿队之前已经连败两轮,这个球一进,他们就将遭受苦涩的“三连败”。

            在几万现场球迷的注视下──如果算上电视机前的观众,应该是数百万人的注视下,西汉姆联队的迪卡尼奥没有用脚踢球,而是将球抱在怀中。

            掌声,全场雷动的掌声,如潮水般滚动的掌声,把赞美之情献给了放弃射门的迪卡尼奥,或者说,是献给迪卡尼奥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和平,友谊、健康、正义!

    箴言:二战时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黎明时分,一个士兵伏在战壕里,手握着上膛的枪瞄准着敌人的方向。这时候,对方阵地上走出了一个人。士兵正要扣动扳机,突然发现那个人没有带枪,而且已经松掉裤子开始小便。士兵放开了扣扳机的手指,他想:我不能向一个没有带枪而且正在小便的人射击,这是不公平的。

            这个故事里的士兵,其行为逻辑和迪卡尼奥的十分相似。他们这样做,不能被解释为善良,实际上是一种比善良更理性的正义。

            对一个人来说,善良是可贵的;但对一个世界来说,正义具有更崇高的精神价值。因为多数时候,人们并不缺少善良,却缺少正义。

    我的感受:培根说过,就是因为有了正义感,人才成为人,而不成为狼。生活中的确有一些披着人皮的狼,电视剧《猎场》中袁昆是郑秋冬职场中的对手,为人急功近利,经常使用极其不道德的手段达到目的。为了猎陈修风,他支使单纯的米娜演一出“美人计”,但最后啥也没有捞着,反而丢了工作。这正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善良、正义永远是人人需要具备的品质。      ——魏春英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我知道你是明星(1.24)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电影明星洛依德将车开到检修站,一个女工接待了他。她熟练灵巧的双手和年轻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他。

            整个巴黎都知道他,但这个姑娘却没表示出丝毫的惊讶和兴奋。

            “您喜欢看电影吗?”他不禁问道。“当然喜欢,我是个电影迷。”

            她手脚麻利,看得出她的修车技术非常熟练。半小时不到,她就修好了车。

            “您可以开走了,先生。”

            他却依依不舍:“小姐,您可以陪我去兜兜风吗?”

            “不,先生,我还有工作。”

          “这同样是您的工作。您修的车,难道不亲自检查一下吗?”

          “好吧,是您开还是我开?”

          “当然我开,是我邀请您的嘛。”

            车跑得很好。姑娘说:“看来没有什么问题,请让我下车好吗?”

            “怎么,您不想再陪陪我吗?我再问您一遍,您喜欢看电影吗?”

            “我回答过了,喜欢,而且是个影迷。”

            “您不认识我?”

            “怎么不认识,您一来我就认出,您是当代影帝阿列克斯.洛依德。”

          “既然如此,您为何对我这样冷淡?”

            “不!您错了,我没有冷淡。只是没有像别的女孩子那样狂热。您有您的成绩,我有我的工作。您今天来修车,是我的顾客,我就像接待顾客一样接待您;将来如果您不再是明星了,再来修车,我也会像今天一样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吗?”

            他沉默了。在这个普通的女工面前,他感觉到自己的浅薄与狂妄。

            “小姐,谢谢!您让我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现在,我送您回去。再要修车的话,我还会来找您。”

    箴言:对权贵和名流的崇拜,只能给我们自己带来两种结果:第一是对自卑心的安慰,第二是对自尊心的亵渎。

    人生而平等,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一样重要,我们有什么必要降低自己的人格去向权贵和名流表达平白无辜的敬意?

    恪守本分,不卑不亢,如此做人才不丧失尊严。可是,生活里有多少人能够这样?

    我的感受:想起这么一个故事,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卡嘉。”这件事给萧伯纳很大的震动,他感慨地说:“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片沃土,人人生来皆平等,请尊重身边每一个人,包括自己!——魏春英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温馨提醒:《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共十篇,已经更新完毕,相信喜欢阅读的您一定收获多多。明天开始阅读《哈佛家训之梦想——装点岁月的风景》,欢迎继续走进书海,感受墨香。

              2018.1.24

    《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哈佛家训》之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十篇(分享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yd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