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哲学,也是诗
儿童是哲学,是诗。说是哲学,因为儿童有思想,有好奇心;说是诗,因为哲学能还原成一种感觉,一种本能的反应,这又是诗的意境。
一提到哲学,大家一定认为它是深奥的思维,深邃的思想的代名词。而儿童是天真的,似乎没有思想,更不会思考,哲学却又是教人进行深刻思考,发现现象背后的东西,它与儿童根本扯不上关系。错!
哲学源于思想。婴儿可以哭、可以笑、也可以闹。他们是通过这些来表达思想的。我们真不能小看孩子。我发现11个月的孩子便有思想。虽然她没有语言,没有逻辑,没有观念。但她会通过哭、笑、闹这些直觉表象,表达思想和情感。
记得,给女儿断奶时,我把她送到妈妈家。那种思念之苦无法表达。好容易到了周末,带上巧克力,营养米粉,气球等,匆匆忙忙,归心似箭赶到家。
一到家就扑到女儿的摇篮旁,蹲下身,脸上挂着笑意,却满眼泪水看着她。当时妈妈正在喂她蛋黄稀饭。她不吃了,两眼直愣愣盯着我看,丝毫没有表情的样子。我多想她开心地朝我笑一笑,于是赶紧从窝被里掏出她的两只小手,把巧克力糖和气球立即塞到她手里。“哇……哇……哇……”我惊呆了,女儿突然放声大哭起来,把气球狠狠扔向地上。
母女连心,我一下抱起她,一边给她穿衣服,一边哭泣对她说:“丫丫不哭,妈妈也想你呀!”好一阵亲呢,慢慢地,我抱着她,哄着她,她终于平静下来,一边吃着巧克力,一边玩着气球,笑了,笑得忘记了刚才的一切。
她的状态是直觉的,感性的。这种直觉是最美的。可惜成年人就复杂了。包括思维的过程、方式、目的。最后失去了对直觉美的体会。
哲学源于好奇心。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不正是孩提时代,躺在一棵苹果树下,碰巧苹果咂向他,后来好奇心促使他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才得出此结论的吗?而成年人很少有好奇心了,唯独儿童才拥有。
儿童和诗歌也最接近。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儿童可为成人师”。言外之意,就是要我们保持童心,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发现生活的诗意。
春天,我带孩子们徒步走向郊外,无论在水边看看那怒放的迎春花,还是随地坐在锦绣似的草坪上,看着那满地金黄,耐辛苦的蒲公英,听着微风中和着巧啭的鸟鸣,那种逍遥与自在不仅补剂了孩子的灵性,还为写生的一群小画家们提供了绝美的素材。
儿童是哲学,也是诗 儿童是哲学,也是诗 儿童是哲学,也是诗看,那张画上,孩子们有的躺在清荫与美草里打滚儿呢!“老师,下次我们晚点来,带上帐篷,我们想在这儿临时安个家”“晚上可以看星星,看月亮”,“对,还可以听小虫弹琴、听鸟儿们讲故事……”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说。我能感受到,孩子们已经沉醉在美妙的幻想里了。这倡议多诗情画意啊!我仿佛回到童年,成了他们中的一员。心里美开了花,一面笑着、嗯着应答,一面“咔嚓、咔嚓”地抓拍一张张充满诗情画意的笑脸。
儿童是哲学,也是诗 儿童是哲学,也是诗 儿童是哲学,也是诗“老师,快来这儿吧”!随着一个孩子的喊声,我把目光转向繁花怒放的树林。有的孩子在粉色的花树丛中捉迷藏,嬉戏、奔跑……粉白的花瓣诗一般随风飘逸着,瞬间她们头上、身上、地上落了薄薄一层,一切仿佛在梦中。我提议孩子们手拉手留个影,谁知男孩子们你推我搡,闪着、躲着、笑着,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女孩子一低头的温柔,羞答答的脸,笑得像玫瑰。看得桃花入了神,偷笑着落了一地粉色的泪,一片又一片凝在地上,让人不忍心挪移半步,只定格在那儿。
有的在湖边看晚照,湖水沁人心肺般的清澈,悠闲的鸭子在湖水中划出一道道涟漪,还有湖心的游船,看着他们那神情,显得很享受。
孩子们好奇心强,什么都看,偶尔立在玉兰花树下,手按在花枝上,抚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仰着脸望着,聆听者,时不时地悠啊悠的,悠出了春天的歌唱;有的放起了风筝,奔跑着,仰望着蓝天,看纸莺穿过云霞,让梦想一同飞翔……
儿童是哲学,也是诗 儿童是哲学,也是诗所谓天人合一,物我两忘,都是一种极致的体验。孩子们的眼里的一切,都是最简单、最本真、最原初,也是最美的。
大自然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情趣、雅兴、和诗意!我发现,他们对任何东西都着迷,都一样入情入景,忘物忘我!他们的世界显然比成人的世界丰富得多,我想,这应该得益于他们的哲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