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楞严经浅述(发心 初心 第一念 反问自性)(三种心为肉团心 妄想心,妙明真心)
我们学习这段就是要反思自己的发心,你是为了什么?你的发心是什么?我们把《楞严经》法讯发布出去之后,10月1号到7号在龙山禅院举行楞严法会,当你看到这个通知、这个法讯的时候,你的第一念是什么?这个就是你在反问自己,在拷问自己的发心。我们可以现场采访一下,第一念是什么?慧东,你第一念是什么?
慧东:第一念就是做好护持,希望师兄们能够听经闻法,都能够成就。
师父问:那你(自己)呢?
慧东:我第一念是做好后勤工作,自己那是第二念了。
师父:为利有情愿成佛,这个也很殊胜了,请坐。《地藏经》上有,众生都成佛了我再成佛,这是地藏本愿,《楞严经》上也有讲,为利有情愿成佛。
师父:再问一个,慧宗你说,你第一念是什么发心?
慧宗:第一念就是想来听经,理解经文的意思。
师父:理解的是经,不是理解的你(自己),坐下。这个经跟你没有关系的。
师父:慧虎,第一念是什么?
慧虎:我的第一念是通过听经闻法,开启自己的智慧。
师父:好,觉悟自心,你觉悟自心了,你就能了知自他不二。第一念哈,来真的,不能说假话啊。能融法师,第一念是什么?
能融法师:第一念是听《楞严经》,开启智慧。
师父:明白自心,开启智慧。
其实我问大家的目的,不在于你怎么回答,而在于通过这个问题,你扪心问自己,你第一念是什么?包括今天早晨从家里出发到这里来,你第一念是什么?为什么要到这里来?为什么要来听这个经?其实这就叫扪心自问、拷问自心、反观自性。拷问自己就是反观自性,这本身就是观照自心的一个方法、一个法门,要反问自己。我们是需要这么反问的,我们很多时候是缺少这种反问的,都是随境流浪。遇到对境的时候,你是找外在的原因,还是找内在的原因,这个都是直接考验你的修行。如果你是找外在的原因,那就完了,你就没有任何修行,如果你是找自身的原因,那就叫修行。
很多时候有人给我说一个问题,或者说某件事,他在说事的时候,我说:你停住,你打住。为什么让他打住?因为你在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你的情绪已经出来了,你已经输了。“这不是我的错!”你看看,那个情绪都已经出来了,你这个贪嗔痴、烦恼心、负能量满满的都过来了,按照修行来讲的话你已经输了,你还有什么好说的?按照那些祖师大德讲的,起心动念人头已经落地了,你还有什么好说的?你还叫什么委屈?其实拷问自己就叫修行,你不拷问自己,这就坏了,就不叫修行,所以说修行要先问自己的心,然后再谈这个事,这才叫修行。
佛门处理事情是跟世间不一样的,在单位上,不会管你情绪不情绪,你错了就是错了,你迟到、旷班罚款,接受处分,单位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修行不是这样的,我们修行是先问心再问事。我刚才说了,你贪嗔痴都起来了,人头都已经落地了,还谈什么事啊?没法谈事了,所以先回去,把头安上再谈事。我不能跟一个无头的人谈,你都没有头了,我怎么跟你谈事?还有什么好说的?你回去把头安好了再来谈事。
佛门处理事情是先问心后说事,这个实际上就是修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量减少掉头的次数,我们每天头都掉好多回。你一个情绪就一个头,你一天掉多少回头?家里肯定放不下了,你得出去租仓库,一个骷髅一个骷髅的放在仓库里,每天回去看看仓库里有多少个头,多少个骷髅。通过这种拷问,减少掉人头的次数。比如我昨天掉了一百个头,今天九十九个,就有进步。明天九十八个,就又进步了,天天减少就进步了。
这是我们讲的发心的问题,如果你发心发不起来,那就要加强闻思修。只有加强闻思修了,心才能慢慢发起来,要不然你发不起来的,整天就是无所事事,就是你坐在这个地方也是假听,也是假的,是装模作样的。还记笔记,其实你是装的,你是假的。
因为佛跟阿难的问答,佛就知道原来你是这样的发心,你的发心是不纯正的,你不是为了求解脱,原来你是羡慕我的美好形象。当然要从佛的形象来说,佛是最高级的模特。
....
【佛言。善哉阿难。】
佛明白了阿难的发心不纯正,佛说:“善哉”。为什么说“善哉”?其实是佛认可他:你说了真话,你没有说假话。说非常高大上的话,其实内心不是这么想的,那是假话。阿难说了真话:我就是求佛形象,为了这个美好的形象我才出家的。所以佛说“善哉”,很好,你说了真话,我谢谢你,你没有说假话。
【汝等当知。】
下面其实是要纠正阿难的发心,“汝等当知”,你们要应当知道。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这一段就是讲发心不真,所以就轮回。因为你不想明白自己的心,当然你就无法知道常住真心、妙明真心,所以你就轮转、轮回,不得解脱。这是讲的发心不真的严重性。我们为什么不能断轮回呀?就是因为发心不真,所以不能断轮回。
“从无始来,生死相续”这句话是讲我们的轮回。什么叫轮回?轮回就是轮子,轮子是没有缺口的,是轮转的,怎么从这个轮子出去?你就要打开一个缺口才能出去,要不然你出不去的。怎么打开缺口?要明白“常住真心”。为什么打不开缺口?为什么出不去?就是因为不知道“常住真心”,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真心的。
我们这个心又分几种呢?一个是我们这个肉长的这个心,这是生理学上的心,人心都是肉长的;第二个就是心理学上的心,就是妄心,我们分别烦恼的这个心;第三个就是解脱道上的心,就是真心。心分三种:解脱道上的心叫真心,心理学上的心叫妄心,生理学上的心叫肉心,心是分三个层面的。我们不知道解脱道上的心,所以我们才生死相续,生死轮回不断。
“性净明体”,这四个字描述了真心的特征:从性质上讲是清净的,同时又是明白明了的,是清净明了的这么一个体性。真心的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清净,一个是明了的。当真心现前的时候,你一定是明了的、清净的,清净才断烦恼,明了才开智慧。当你开悟的那一刹那,定慧就均等了:清净的、没有烦恼的,这是定的功德所显现的;明了就是智慧,明了一切、照见一切,这是智慧所显的功德。这是真心的两个特征。
众生就是因为不知道这个真心,所以“用诸妄想”,就是用的心理学上的这个心,就是妄想心,我们众生都是活在心理学上的这个妄心的。你说我们一天到晚哪一念不是妄想,我们从早晨起来睡醒了,妄想就起来了,一直到晚上睡着,这么十几个小时都是妄想,叫“用诸妄想”,想来想去,“此想不真”,不是真心。“故有轮转”,所以就轮回。
因为妄想里面就有贪嗔痴,妄想心、贪嗔痴是意业,先有意业,意业启发口业、身业。你生气了就要骂人,如果再生气就要打人,口业、身业就来了。这是身口意三业,先发于意业,意业是发动,启诸口业、身业。因为有了身口意就有业障,你造了业了就有业障,有业就有障,然后就有轮回,轮回是这么来的。
修行也有业,但是要转这个障,让业不能成为障碍,这就是修行的目的。我们通过修行、通过方法就可以当业现前的时候不障碍我们,就转了业障。我们凡夫不修行是转不了这个业障的,业一来,障碍一来就把你障住了。修行是业现前的时候,可以转这个障,让这个障不成为障碍。为什么说业现前有时候反而成为我们修行的动力、成为增上缘?真正的修行人是不惧业的,他是广结善缘不惧恶缘,恶缘来了也不害怕,但是我不故意去结恶缘。
学佛不是让我们整天唯唯诺诺当老好人,我们要纠正这个误区。当老好人孔子也是反对的,《论语》上讲:乡愿,德之贼也。什么叫乡愿?乡愿就是老好人,整天好好是是,没有原则,没有底线,那就坏了。老好人德之贼也,是道德的强盗,你虽然获取了好人的名声,其实是祸害了道德,如果人都成这个样子的话,那这个社会就完了。
楞严经浅述五(发心初心第一念反问自性)(三种心为肉团心妄想心,妙明真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