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之人

作者: 至此今夕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06:56 被阅读85次
BY_ Kyutae Lee

某个凉爽的夜晚,我和邻居姑娘搬了桌子外出阳台,面对面坐着,边习惯性地说“今夜的月色真美”边舀着西瓜大口地吃着。

我们没有聊什么深刻的东西,更多的是低头吃着那口冰凉的西瓜。可是每次只要一交谈总会链接到一些敏感话题,也没有刻意避开。

只是那个晚上,题外话多了些。

她谈到,总是一度认定自己很难找到另外一个人喜欢的异性在一起生活一辈子,因为要接受的东西太多,自己也比较挑剔,怎么可能轻易就能找到另一半。

再者,从小相对来说比较缺爱,若想遇到很心仪符合自己的人,对她来讲很困难。

不愿将就,从来都是我们的大话题。也没有人愿意就附和一生。

孤独的人很多,她也算其中一个。如今一毕业,也会到了大家眼里该找对象的阶段了,结婚生子,不过云云。可是婚姻大事不是该到了年纪就要必须去完成的事情,有些人他的姻缘可能会迟点,又或迟迟不来,也不能因此而随便找个异性过此一生。

用邻居姑娘的话来说,一想到和并不是那么喜欢的人在一起同床共枕同床异梦都是可怕的事情。可就是这样,她最为担心的是,很多年后的自己会屈服于父母,认怂地听从他们的安排,和一个他们看好的男人结婚,然后就真的苟且过一生了。

这是她最害怕自己所改变的事情,明明知道那样的她是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就是没有办法地去克服。

我说,我知道,你害怕的其实也是我害怕的事情——屈服了生活,在被岁月磨平了棱角之后的圆润,一切都可以随和。

也没有了那股“我不”的强劲的心。可本心是能选择一份比较自由安排的人生,可以随内心的想法的生活态度,最后却被生活和自己所打败了,愧疚自己的初心。

没错,世俗这样的东西可敬又可畏。以至于后来有了她的那句“安乐死”。

此时夜黑风高,满天的星星,偶尔有飞机从头顶飞过,桌子上只剩下巨大的西瓜壳和被西瓜籽堆了的彩色格子桌布。

她很坦然地告诉我,只想活到六十岁,然后选择“安乐死”。她第一次把这个想法告诉另外一个我们熟知的朋友时,那位朋友用讶异的语气问她: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想法?包括她从前上的职业生涯课里,老师给出的课堂作业,问的是:你最想活到多少岁,并且在那些几个十年里,会做些什么?

“六十岁”,她依旧这样写着。全班也就她一个人这样写了。

我简洁地和她说,如果你可以在六十岁之前完成那些人生清单愿望,然后直到六十岁的时候你想死的话,也不是不能理解你。生命的宽度确实比长度重要。

我实在没法一下子思量这个问题,在我这些年的阶段中,我也遇到很难解决的问题,也想过结束生活,可从未想过到一定的年纪用“安乐死”去“解决”自己的死亡。

从没想过。我开始对这个词有了自己的模糊的解析。

而在这个“安乐死”的前提是,可能她会独守一生,也是她很矛盾的一件事——她想要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嗯,只能属于她自己的。

在可以支配的人生中,她说“想在死去之前做好那些事,觉得不想活得太长久,这样就够了,自由自在,没有束缚”。

我没有出声,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这份“关于未来长河”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多数我是希望可以还能多活着,在我不连累任何人的情况下,我还想子孙满堂,儿孙绕膝,直至正常死亡。

那个夜晚,我脑海里浮现的都是有关“安乐死”。内心是些许苦楚,难受和压抑的。

之后我们接着谈。我对她说,其实现代也有许多人都是“不婚主义者”,你若有幸可以遇到那个也是与你三观一致的人,愿意陪你走一程的人,你也满意的话,对你也不错,不一定要结婚,只要互相喜欢,你情我愿地在一起生活有个依靠也是一个选择。

“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与你共黄昏”,不全是放婚姻里才能谈的。

她答复着说:是啊,可是这样三观的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遇到的,你想想,就算他愿意,他家里人也未必同意。

两个可以走到一起的人就是要同心协力才能冲破重重的坎,最后才能真正无畏地在一起。

哪怕现今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我知道,不婚主义依然会被很多人看成“不完整人生主义”,结婚生子才是人生的组成。可是这也是一个人面对生活方式的不同抉择而已,就和大多数人一样。

网络上有个说法是这样的:他们选择了婚姻,不是因为世俗,而是自己的选择刚好符合这个世俗而已。

而真的想好后,不让自己后悔,走上了不婚的道路,哪有什么错,恋爱一样可以谈。

虽然这只是一个少部分人的道路, 但它至少是行得通的。

最大的根源还是在于自己,能否真的扛得住这份不一样的压力,舆论。要有一颗强大的决心和内心,要对付父母,解决亲朋好友的疑问,自然也是累不可言。

毕竟关于是否要择一人定终生,还是自我孤独一世 ,在于你将把自己放在哪一个位置去度量,并且可以捋清自己后来的路要往哪里去,以及怎么到达。

以上的交谈要细总结,那也只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能否决定自己的人生生活,出生和性别都是父母给与的,不能改变的事情,而后的学习啊婚姻各种交叉的道路,我们能不能为自己做个主,为心中的自由“争夺”交配权。

“只能我们,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只有我们自己,能决定自己的样子。”不记得这句话在哪看到的了,放在这块是合适的。

作家金宇澄在《繁花》里提过:年纪越长,越觉得孤独,是正常的,独立出生,独立去死。人和人无法相同,人间的佳恶情态,已经不值一笑,人生是一次荒凉的旅行。

我不敢用悲惨人生的道理告诉自己:你看,这就是人生,孤独,佳恶至极,荒凉等等。但是我知道,用上这些别人得出来的人生去审视自己的路,或许我还能得出现适合我自己道路的方法。

或许它是凄凉,悲痛,卑服,无助的,但不能排除它是勇敢,彩色,绚烂的。

这种可能性在我每一步的道路上都会发生改变。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着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从一个人到这个世界再到一路的读书工作再到老去死去,大部分靠的只有那个不罢休的自己,所有他人给的意见不要被影响才是。

“得到注意吗,其实怕被忘记,至放大来演吧”,陈奕迅的歌词里就是这么唱的。对,你才是那个主宰的人。

想到从前看过孟非老师主持的一个节目里,他曾在台上对着所有人说过:我们稍微有一个任何一种的生活方式,都不能太放纵,这才不至于让自己掉到万劫不复的深渊里。

自强的年轻人,应该懂得一个道理,你选择丈夫,妻子,又或者要不要孩子,这都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生活内容,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一个人重要的生活内容交给别人决定,那么我们替谁活

如果把这些事情都交给别人处理那么人生里出了问题之后,也不能怪罪任何人,是我们自己没有做一个独立的人。

所有的生活都要付出代价,掌握自己的就好。

自豪地独立于这个世界中。

相关文章

  • 独立之人

    某个凉爽的夜晚,我和邻居姑娘搬了桌子外出阳台,面对面坐着,边习惯性地说“今夜的月色真美”边舀着西瓜大口地吃着。 我...

  • 独立思考之人格独立

    人类的生活,权分为独自和群居两种形态;人类的精神,粗分为本能和意识两种类别。人在独处时本能因素多些,无非是渴了找水...

  • 何为之人格独立

    清晨散步的一点思考。 何为之人格独立。 智联MBA上面对它的定义是:“独立人格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它要...

  • 羡慕别人家的教育?来看看默迪的教育

    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教育是为人类预备的,也是为“人中之人”的身心发展而预备的,养成人们的独立精神。 ...

  • 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

    一个人活在世上,若没有自由,那一切皆无所求。自由有很多种,就拿精神自由于身体自由来谈吧,精神自由是每个...

  • 自由之人格,独立之思想

    不喜欢和不太亲密的家人联系,不代表我就是死了或者智障了,一如既往,如果你聪明一点就知道我还活着。 不要莫名其妙地凶...

  •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今晚阅读,读了这样一句“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书中说这是陈寅恪先生说过的一句话。 读之耳目一新,故摘录下来。又...

  • 独立精神,自由之人格

    今天突然想起来,卸载某日头条已经过两年了。原因是不能发民声,对于有事件,处理筒单,直接成为zf的走狗。话说,某县城...

  • 2021-07-15 每日分享

    每日一句 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独立思考,记住,读书能让我们变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

  • Day13:还有哪些资源可以被你充分使用?你要如何解放自我、迈向

    今天的关键词:独立 独立之人格 银河问题:还有哪些资源可以被你充分使用? 原来总以为自己是资源匮乏的,不然不会在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独立之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le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