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蜀汉集团兵力和人才都较为有限的情况,东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富裕的一方。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东吴集团当中,统领过一万人马及以上的主帅。
孙坚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29092e3282bedede.jpg)
孙坚刚开始征战不过带领一千多精兵,当时正在讨伐黄巾军。
他一路跟随朱儁、张温这些大佬,在逼杀王睿抵达南阳的时候,孙坚所率领的部队已经有数万余人了。
讨董联盟中,孙坚算是最尽心尽责也是最让董卓忌惮的诸侯了。
尽管也战败过,甚至差点死于乱军之中,但孙坚所部依然是所有诸侯中对阵董卓军队胜率最高的。
讨董联盟瓦解后,孙坚人生的最后一战是打刘表。
这次,他没那么幸运,在击败黄祖追击的过程中,由于轻骑冒进,最终被埋伏在岘山密林中的弓手射杀。
孙策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bb1f853f8c45e350.jpg)
在孙坚死后,他的部曲实际上是被袁术收编了。
当时孙策年纪小,没权没势,跟袁术讨要父亲的部队时,也只拿回了一千多人。
但孙策便是靠着一千多旧部起家,一路上收编新兵,先后打败了刘繇、太史慈、刘勋等人。
在攻打刘勋的时候,就有明确记载孙策是带着周瑜在内的两万人马去攻打刘勋的大本营皖城,最终成功击破,虏获众多。
孙策的创业能力确实是顶级的,他的部队能逐渐壮大起来,靠的不仅是军事作战能力,也靠自己的名声和威望。
只不过,孙策与他爹孙坚一样,都是个人勇武拉满的狠人,最终却死于许贡三门客的刺杀。
周瑜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a9ef42476416d72d.jpg)
周瑜真正归顺孙策,受他差遣的时候,统军只不过才两千人。
后来以中护军的职位辅佐孙权。
赤壁大战,周瑜率领三万精锐对峙曹操号称的二十万大军,最终由于病疫和孙刘联盟的合力,曹军大败而逃。
南郡之战,是周瑜乘着赤壁胜利的追击战,统军总兵力应该在三万以内。
毕竟对手是以守城见长的曹仁,双方相持了一年多,最终东吴成功拿下南郡。
三国鼎立的局面也基本确定。
孙权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22c192970d4458da.jpg)
孙权这个就家喻户晓了,单凭“孙十万”这个称号都能感受到他统军数量之多。
其实孙权刚刚接手江东的时候,局势动荡不安,不能说是个烂摊子,但也好不上哪里去。
孙权消灭李术、攻灭黄祖的时候,统军肯定都是上万人的。不得不说一方面他能用人,另一方面他本身能力也不弱。
亲征合肥那会儿孙权统军十万,是最富裕的一次御驾亲征。
结果前军吃了瘪,被张辽杀崩了,这才有了张八百大破孙十万的典故。
之后,孙权多次统军数万,都拿不下一生之敌合肥城。
太史慈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fee4523ca4f9e1b9.jpg)
太史慈在前期救北海的时候,只带了刘备给的三千士兵。
加入刘繇之后,由于不受重用,自然也没机会统兵万人。
但在刘繇死后,太史慈也诚心归顺孙策后,他就收编了刘繇的一万多散卒,那个时候算是明确有统军万人。
只不过这一万多的散卒,后边肯定也是归于孙策管理。
太史慈被孙策派遣抵御刘磐时候,是未必有统领到万人部队的。
鲁肃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776673f73ce25d9f.jpg)
很多人可能停留在鲁肃是个老实人的印象中。
但在赤壁之战,周瑜病逝后,鲁肃接替了周瑜的位置,并且统领周瑜原本私属的亲兵四千人,加上后边鲁肃恩威并著,统帅的部队又增加了一万多人。
后边,鲁肃还统领一万多士兵在屯扎在益阳与关羽对峙。
单刀赴会和湘水划界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
历史上的鲁肃为维持孙刘联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他并非演义中那般憨厚老实,面对关羽时,他更是毫不畏惧、非常硬气。
吕蒙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b901976893ddf21f.jpg)
吕蒙可以说是争议非常大的人物。
在羽黑眼里,他就是神;在羽吹眼中,他就是鼠辈中的鼠辈!
鲁肃去世后,吕蒙成为了东吴的大都督,自然也就统领起了万人部队。
吕蒙积极筹备着攻灭关羽的计划。
在成功实行白衣渡江,将关羽擒杀于麦城之后,吕蒙不久也因病去世。
估计这一战,已经消耗了他毕生的精力。
陆逊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c23a1479e9961ccd.jpg)
陆逊的万人统军还得从夷陵之战才正式开始。
作为大都督的陆逊,统领东吴五万余人的兵力,与刘备对峙。
最终,相持半年之久,抓准时机,一把火把刘备的大军几乎燃烧殆尽。
这场战役确立了陆逊在东吴无人能出其右的军事能力和地位。
石亭之战,陆逊总督六万人,大破曹休,让他在失败回国后,死于忧愤引发的伤病。
陆逊的统军才能似乎也遗传给了他儿子陆抗。
陆抗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673afa9d1fb4c15e.jpg)
如果三国来个完美父子局,那么陆逊陆抗坐二望一。
无论军事才能和人品,这两位几乎都没有黑点。
陆抗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东吴后期的半边天。
在蜀汉灭亡时,他曾奉命统领三万人去围攻永安(当然,这是上级的命令,不得不做呀!)
西陵之战,陆抗同样只有三万部队,却通过临阵的超群指挥,大破晋军的八万大军。
很可惜,在陆抗死后,东吴再没有像他如此优秀的将才。灭国也早情理之中。
诸葛瑾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0dbaac148ca83a52.jpg)
这位屡战屡败的东吴大将军,军事能力确实是不咋地。
几次带大军出征都失败而归,尽管没输得很惨,但愣是没挣回过面子。
诸葛瑾主要胜在拥有让人望其项背的职场周旋能力。
诸葛恪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003e769d9e9079fd.jpg)
诸葛恪比起他爹,军事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早年间平定山越的策略,可谓是一种高明与高效的战略规划。
搞定山越后,诸葛恪自己也有了一支一万多人的部队。
东兴之战,诸葛恪更是统领四万大军,以少胜多击败魏军的八万大军。
韩当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b25109e062a52fa7.jpg)
在征讨丹杨地区的贼寇时,韩当统领了敢死队和解烦兵总计万人,成功将敌人剿灭。
注意,解烦兵其实总数只有六千,还是分两队的,因此敢死队的人数占了至少有七成。
蒋钦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42d20c770426fd34.jpg)
蒋钦曾经统领万人部队,与贺齐一起,讨伐黟县的贼寇。
当时贺齐略施小计,转移了险要之处的守军,因此蒋钦的大军得以攻入,最终成功平定叛乱。
凌统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4e34128795584c84.jpg)
凌统前期统领的部队规模不大,在合肥之战里,他也只有三百亲兵。
全部死光后,孙权给他增加到了六百。
直到凌统奉命去征讨山岭的叛乱,他靠着自己爱惜士卒的名声,才召集了一万多精锐。
只不过,没多久凌统就病逝了。
朱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d712efb605d5baf1.jpg)
朱然首次统领万人部队,应该是攻打江夏郡的时候,当时带了两万人马,但很遗憾被敌将击退。
后来又有一次,也是同样的人数,同样的剧本。
总的来说,朱然主要是靠守卫江陵名震敌国,但他的进攻战绩却比较一般。
后期,朱然身居高位,算是东吴的大人物了。
全琮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f26dd1e9fdc2d6a2.jpg)
全琮此人不简单。
他爹全柔是带兵入组。全琮自己能力也过硬,在讨平山越后,全琮就自己募集了万人部队。
后来,全琮成为了孙权的女婿,连这个难缠的老丈人都非常听从他的建议。
全琮曾经统领五万步兵和骑兵攻打六安,只不过没有拿下。
朱桓
![](https://img.haomeiwen.com/i29863923/9baa38510058f8fb.jpg)
朱桓早年间讨伐贼寇的时候,靠着两千多兵作为起步,一年多的时间,就整合了吴、会稽两个地方的散卒,最终汇成一支一万多人的军队。
石亭之战,他作为右都督,统领三万人抵抗曹休。
他本身自己的部队一万人,他几乎能记住所有人的脸,甚至包括这些士兵的妻子和孩子们的名字,都能记得住。
除此之外,东吴统领过万人部队的主帅还有:士燮、步骘、孙盛、吕据、朱异、施绩、贺齐、吕岱等人。
以上,就是东吴集团统领过万人部队的主帅。
甘宁和徐盛,无论是从其史料记载也好,官职也罢,都无法推算出两人曾经统领过万人部队的结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