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作家教育散文
那心扉中的教鞭故事

那心扉中的教鞭故事

作者: 四季的眺望 | 来源:发表于2019-07-14 09:48 被阅读57次

“老师,祝您节日快乐!我是……小时候您温馨的笑容,让我们永远难忘……直到现在您的笑容还一直鼓舞着我们……还有,您的教鞭更令我们难忘……”有时教师节里,大学毕业的孩子,会突然送给我这个小学老师节日的问候。放下电话,我思绪万千……

我的童年,三十年多前的课堂,就感觉是被压在那沉沉的一支教鞭下。但那教鞭感觉更象教棒。那曾被我的老师重重敲于讲桌上,咔儿,立刻折儿为几段儿的小教棒……那让人为之一颤的惊感,让我永远记忆犹新。随之而来的是记忆之门里一个个授业、应试的课堂……

二十多年前,我也初上讲台。出于关心,老教师教导我:要严肃,不能给“好脸儿”,要不他们会“晒脸”的。出于望子成龙,许多家长也向我明示:孩子不听话,骂得也打得,我们支持……

那时教棒意识很重的老师们,告诫我:要不苟言笑,教鞭就是维持制序的好宝贝。那时新教鞭刚打折儿,又让学生给找根直溜儿的小棍做教鞭,而学生们却迟迟不给找的事,是常有的。

还有老教师,津津乐道教鞭之不愧为鞭的故事:一个令人头疼的学生,总是不守纪律,又打架又骂人……就多次劝导,也和他家长沟通过,又原谅过他,这名学生还承诺如再犯错,任由老师用处罚。几天后这学生又骂人,又打架,还损坏了公物。结果被叫到办公室,先问清那些错事都是谁干的。后又问该不该罚,之后让他自己去外面折了根柳条,老师每指出他的一个错误,就使劲抽一下,这淘气包就疼得大声叫一下,一气抽了十几下,哭喊声不绝,打得后背都是一道道的,最后这孩子又痛哭流涕说保证改,才罢休。这时这位头发斑白的老师,颇有成就感地说,打那以后,这孩子真长了记性,改好了很多。这就是教鞭的初境界:原始的鞭棒之功用-----鞭重心重。

虽然那时我并没有研读过《论语》里的教育经典,没看过小林宗作校长极度尊重并耐心引导窗边小豆豆的感人故事,也没融汇贯通过陶行知、皮亚杰等教育家的思想。但我竟自作主张没有重复那些原始的教棒、教鞭故事。因为小时候那重重的教鞭声……永远响彻我的耳边。

于是我尝试着改变教鞭的境界……

境界之一:不落之落,也有遥感力。高悬空中,比落下去更有力。低年级,上课时学生爱走神儿,或总和同桌说悄悄话,是许多老师都遇到过的影响课堂教学的现象。那时候我就会悄悄地走过去,把教鞭轻轻地停空中,停在说话学生头上方一、两厘米处,保持不落下去的姿势等着这名学生自己发现。当然在自己发现之前,全班其他学生早已发现了,大家都急着要告诉他。终于,他自己惊奇地发现了:头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只教鞭,全班同学都在看他……我却反问:刚才谁不听课,在这儿嗡嗡乱叫呀?……然后课堂气氛会更融洽的继续。当然对这件事下课后还要做后续处理。而这名同学的反省会更深-----老师刚才是怎么过来的?教鞭放在我的头上多长时间了,我怎么不知道呢?下次不能这样了。而且这样的故事还会教育全班同学,而且会令大家终生难忘。

境界之二:鞭轻心重,触动心灵为上。我们都知道,高年级学生有些非常的调皮。自知犯了错误的他们,一但看到你的教鞭刚举起,就会不自觉的左躲右闪,或拿起书本或用手来招架。而这个时候我的教鞭却只是在他的头上或肩上轻轻擦过,有如抚摸一般,和他的心理预想形成强烈反差。这时的教鞭看似轻轻地一擦,其实是打开了他的心结。让他的心灵由轻轻一擦感受到老师的宽容和真爱。化解了,他心里对老师过分的戒备,把博爱意识传达给他,也传达给其他同学。教鞭能触到人容易,却很难触动心灵,却更易触伤心灵。所以孔夫子的循循知人善诱强过雷霆之怒,陶行知的三块糖胜过一顿暴风骤雨......

教鞭不是锤斧,不能用蛮力。人之初多如未切之玉,看起来很不入眼,甚至令人鄙视;碰起来很无奈,甚至使人心声厌弃。但是如果不细审视,不耐心琢磨。只要一个不慎,随意一砸,一个心灵可能就伤了,那时再懊悔错误就晚了。

教鞭纤巧如指挥棒,应善于遥控感应心灵。因此,我们用教鞭,应该用教鞭的点化力,来解放心灵,破愚执之茧;用教鞭的指向力,来疏导心灵,破璞现玉;用教鞭的遥控力,来引导德智进化,使思维精深开拓,层层助力学生的精神成长,充分演绎教化的润物无声之功力。

教鞭如果是教棒,也得靠心灵的感悟才能起作用。没有心灵的觉醒,就算再重,打到身上如果没有深刻的反省,也不会起任何有益的作用,甚至在心理上抵制老师的教育,起反作用。只有心灵醒悟了,才能甘心受教化,告别错误,走向辉煌。

从教26年的我,走过风风雨雨。我逐渐明白,教育要微笑,教育也要鞭策,教育最难做到的是——耐心品人,因才力导,点化引领,宽而有度,严而有方,助力发展。

    如果说学生是春天的幼苗,老师是园丁,那么教鞭该是什么呢?是无声胜有声的和风?是育人无声的细雨?还是那唤醒沉睡的惊雷……也许没有一支完美的教鞭……也许什么感情的教鞭都各有其因……但是我只在乎执鞭的手,是否用满满的爱在诠释……

  您,如果感到文章还有点行,请点个赞,再走,最好还请在评区刷点简言,让四季能眺望见您惊鸿的一鸣。以心换心,福德往来。

作者的话:我是四季的眺望!

                            原创是我的性格!

相关文章

  • 那心扉中的教鞭故事

    “老师,祝您节日快乐!我是……小时候您温馨的笑容,让我们永远难忘……直到现在您的笑容还一直鼓舞着我们……还有,您的...

  • 三年了,你一定恨过它,但我相信,你以后会常常想起它……

    1 谁都知道,这是教鞭,真正意义上的教鞭。 但未必有人知道,关于这教鞭背后的故事。 那是2016年暑假,我带孩子去...

  • 痛彻心扉的那刻

    (165) “佳慧,我会永远珍惜跟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加油!考个好大学!我们可以写信。”我安慰佳慧。 “嗯嗯,你走...

  • 教鞭

    -- 纪念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们 现在的小学生,是见不到教鞭的,我们小时候有。杨树条,或者桑树条,把皮剥了晒干,露出白...

  • 教鞭

    在台初,什么教具必须自备且折旧率和损坏率是极高的?答案是:教鞭。来到台初的第一天,细心的木工已经为我们准备了一...

  • 教鞭

    周一走进教室,发现讲台上多了两根翠绿的棕树梗,均两尺来长,两端和中间都用透明胶布缠裹得极好——一看都是有心人的“杰...

  • 教鞭

    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夹着书本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同学们都齐刷刷地站得笔直,像一片没有枝叶的小树林,披着不同颜...

  • 2019-04-04

    孩子,我要放下那“可狠”的教鞭 现在想起后悔的事,教书的快乐就应该放下那你认为提醒学生的教鞭,前两个星期因为是我的...

  • 家乡,那温彻心扉的

    1 车子距离村口还有好一段距离,远远就看到爸爸妈妈在家门前的水泥路上晒着玉米,爸爸在将晾好的玉米装车,妈妈坐在旁边...

  • 现代诗:曾经的“仁丹丸” (儿时的七月)

    记忆中的一粒仙丹, 凉透了七月童年。 像是怕了老师的手中的教鞭, 那麻辣的滋味儿; 同学们都说讨厌。 被逼强压舌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心扉中的教鞭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cb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