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不是神,既然是凡人,就不能免俗,于人前道德昭然之际,也有着心底深处的阴暗。或许是楚国受笞之辱,让张仪在日后的官场沉浮中,徒增了几份阴险之色。楚国不能留了,那就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焕然一新,君明臣贤、欣欣向荣,恰巧此时也在大肆招揽天下才俊。张仪伤势痊愈后,背着行囊上路了。在同窗好友苏秦暗中且巧妙的帮助下(载于《史记-张仪列传》),张仪成功的被秦惠王拜为客卿,有机会参与到了秦国军政大事的谋划中。所谓客卿,说简单点,就是处于试用期,没有被赋予明确的岗位职务,也没什么实质性职责权力的国家幕僚。秦王要在试用期里好好考察一下张仪的能力,以便量才适用。而与张仪同在试用期的,还有陈轸。两人的恩怨情仇至此拉开序幕。
陈轸,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在那个“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时代里,曾先后就职于齐、秦、楚三国。张仪虽与陈轸共事不久,但在为数不多的朝堂例会中,他明显能感觉到,这个人的存在,将是他转正路上最大的障碍。才疏见识并不在自己之下,更有胜于他的是,陈轸是个段子手,这个优势太可怕了。必须要想办法挤兑他,最好在试用期就让秦王辞退他。嗯,就这么办,张仪心中的阴险浮于脸上。
早朝散尽,秦王叫住张仪,“张子来秦也有些时日了,平日里更多的是为国谋划,替本王分忧。今日闲暇,你我不必拘束,谈谈你来秦国后对朝野之中有何感受,也好让本王了解一二。”对秦王而言,这是一次例行的新员工入职座谈。而对张仪来说,他看到的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王上,臣来秦侍君,尚寸功未建,着实惭愧。”开场白一般都是这样的。“说了不必拘束,客套之言就不要再讲了”秦王笑了笑,这样的言词他听得多了。“喏”张仪要切入正题了,“王上,臣观朝中众人,尽能以国事为重,殚精竭虑,秦国方能通力向心,使六国不敢小视。然则,居然有那么一位,心怀私利,且有背国叛主之嫌,王上不能不察,也不得不防呀。”“哦?竟然有如此之徒,本王倒是疏忽了,此为何人?”秦王盯着张仪,表情严肃而认真。“客卿陈轸”,张仪也是够直白。秦王哈哈大笑:“张子言重了。你与陈轸素有不睦,本王尽皆知晓,先前田莘也曾向本王提起过你们二人之间的嫌隙。同朝为官,共赴国事,不能失了容人之量呀”。张仪一愣,不过很快回过神来,话已出口,如就此打住,只会在秦王面前落下个嫉贤妒能的印象,必须再接再厉。“王上,先前臣对陈轸有所误解,但今日之言,绝非儿戏,更无私念。陈轸常为我秦使,出使楚国,本该尽忠职守,在邦交往来中,为国谋利。然则,楚国却只认陈轸,不尊王上,轻视秦国。这是为何,皆因陈轸只为一己私利,迎合楚国,讨好楚王。一则可为自己留下后路,二则更有叛秦入楚之心,王上切勿被其蒙蔽。”秦王摆了摆手,“张子之言,权且记下,不可再说于他人,免得伤了同僚情分。你自退下,本王自有思谋”。张仪诺喏而出,此时的他知道,秦王虽不全信,但也不会不信,没驳斥就是好的开始,好的开始将是成功的一半。回府的路上,张仪有些得意。
秦王果然将信将疑,召唤陈轸入宫,他要一探虚实。陈轸来了,带着他的段子来了。“听说先生将背秦去楚,可有其事?”秦王显然被张仪的话给蛊惑了。不愧是陈轸,没有任何惊慌之情,或许他在进宫的那一刻,就知道了秦王与张仪私谈,张仪必会借机诋毁他。“王上,确有其事。”陈轸回答的干脆直接。反而是秦王还没做好思想准备,“看来张仪所言不虚”。陈轸微微一笑,果然是张仪捣鬼。“何止张仪所言不虚,陈轸离秦路人皆知,王上难道不知?”陈轸反问。秦王面色难堪,默不作声,他在想,真的是本王消息闭塞,耳目不灵了,居然对此毫无察觉。
陈轸见秦王不说话,接着说道:“王上,世人皆知前朝孝已(著名孝子)之事。孝已虽未为王,却因其孝感天地而被追谥为殷商高宗,配享宗庙。以致于其孝行惹得天下为人父母者,皆希望孝已为自己的子女;再如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忠于其主而誉满天下,惹得君王诸侯皆希望能得到伍子胥,以尽忠王事;贫寒之家迫于生计,将子女卖为仆妾时,唯有被卖之人品良勤快,才能售与熟识人家,不然谁敢买之,又怎能卖的出去;在乡邻之间嫁女儿,正是说明此女可为良妻,不然人皆熟识,知其秉性,谁愿娶之。’诚然,如我陈轸在秦国尚不能忠君爱国,反行叛国背主求荣之事,那楚王又怎会垂青于我,邀我入楚呢?我自来秦国,忠心耿耿,今日却无端被人构陷,被王上猜忌,这不是我要去楚国,而是秦国不容,逼我离开。”寓情寓理,反证其忠,陈轸有点小情绪,秦王有点小感动。“贤卿言之有理,是本王唐突了,不该听信张仪之言,还请贤卿勿怪,也勿生他念,秦国即为卿之家,我的秦国咱们的家。好好干,秦国需要贤卿。”秦王真情流露,终于消除了陈轸的愤怨,留住了人才。孔子一定没有想到,在他身后的200年,有一个叫陈轸的人,竟是在这样一种情境下,丰富了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西汉刘向在编集收录《战国策》中诸多典故之时,大概是对陈轸有着特别的偏好,以致于对张仪构陷陈轸这一情节,连续记载了两个不同的版本,而这种情况在《战国策》中也仅此一例。在另一个版本中,陈轸同样给秦惠王讲了一个段子:“昔日楚国,有一人娶了两个妻子。另有一好色之徒,怦然心动,艳羡不已,他决定亲自上阵,分别勾搭两妻。然而年长之妻断然拒绝,且言词凌厉;而年少之妻,欣然顺从。没过多久,两妻之夫驾鹤西游。众人于笑谈之间问好色之徒,如果于两寡之中,择一而娶,你会选哪一个?好色之徒答曰:‘娶年长之妇!’众人好奇:‘年长之妻不为所动,且严词相向;年少之妻却对你投怀送抱。今日其夫已亡,顺水得之,你怎么反而选了年长的’。好色之徒再曰:‘二妇为他人之妻时,我自然希望其受我蛊惑;反之,如为我妻,则不可乱了贞洁之仪。’诚如张仪所言,我常常将秦国之机密泄露于楚王,以求得荣华显赫。那么今日可泄秦国之事于楚国,他日也能将楚国之事泄于诸侯。如此我若真去楚国,不是助楚,而是害楚,依楚王之明、楚相昭阳之贤,岂能不察。”
陈轸最终还是在宫廷争宠中,败给了张仪。秦王以张仪为相,陈轸于不得志中还就真的去了楚国为官。不过,陈轸虽然不及张仪纵横天下,威风八面,但我们今天所耳熟能详的成语“画蛇添足”、“卞庄刺虎”皆出自于他口。而其之所以被惜字如金的司马迁在《史记》中着以浓墨,更多的也是得益于他讲得了一手好故事。
职场中的我们,如果也能如陈轸一般,讲的了一手好故事,于婉转处尽显本意,于平淡处偶得生动,于直白处生出诙谐,将对沟通有诸多裨益。然则,怎样才能讲得了故事呢?多看些书吧,自然也包括网络信息。在我看来,看书(包括网络信息)有三个阶段:一为“开卷有益”,二为“破万卷书、行万里路”,三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如果你初入职场,可以选择一些富于哲理但又不是特别高深晦涩的人生感悟类图书,这将有助于培养你的人文精神,树立积极阳光的价值观,完善个人素养。
如果你已经工作了三年左右,可以选择一些有助于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的图书,这将会为你下一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如果你是一位中层管理者,可以选择一些团队管理、绩效激励、管理理念的图书,使自己在带团队的时候能够更加有效。
如果你是一位高层管理者,除了要补充企业运作本身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外,可能还要更加关注历史国学、社会变革、财经分析、经济观察等图书。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不能仅仅局限在内部,其与社会、政治、经济、人文发生密切关联。
如果你是一位销售人员,除了营销技巧之外,最好还能观察客户喜好,补充相应知识,以寻找双方“感兴趣”的共同话语,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加成功的保障,而不仅仅是把自己的产品介绍背的滚瓜烂熟。
如果你是一位老板的助理或秘书,那么多留意一下管理类杂志的总编寄语或商业评论,可能上司的讲话稿会写的更加精彩。
养成看书的好习惯吧,配上一个别致的书签,慢慢地品读,感受人生、汲取智慧、改变思维、增强技能、开拓眼界,你也能成为职场中的段子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