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老A,行政单位退休干部,退休工资七千多,爱人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四千多。父亲已去世多年,只剩下母亲,八十多岁,患有老年痴呆。他曾把母亲接到城市自己家里方便照顾,可是老太太像疯了一样砸东西,开煤气,拧水管,在家里大喊大叫,吓得小孙子哇哇大哭,楼下邻居也抗议不满。无奈,他给母亲找了一家专业的养老机构,送母亲去养老院那天,可到养老院门口,母亲抓住车门不下去,一直喊:“回家,回家。”他不忍心,只好送母亲回到乡下的家,一进家门,母亲像个孩子,咧着嘴“嘿嘿”地笑个不停。
他弟兄两个,轮流伺候母亲,每人半月。他六十二岁,弟弟六十岁。轮到他的那半月,他从城里坐车到老家,和母亲住在那个小院子里。母亲的老年痴呆很有攻击性,她认不清任何人,管老A叫爹,把老A的弟弟叫哥哥。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白天还好,到了晚上,母亲经常不睡觉,一会哭一会笑,叽叽咕咕地和她自己的爹娘也就是老A的死去多年的姥爷姥娘对话。老A说他睡觉的时候不敢关灯,因为不知什么时候,母亲就披头散发地站在床前“嘿嘿”地笑。
院子里什么都没有,种的菜都被母亲拔了,水管被母亲砸了。家里只有一个电磁炉,炒菜只能用手撕,曾经有一把菜刀,半夜他睡着了,母亲举着菜刀砍在他腿上,留下很长的一条疤。他说母亲虽然八十多岁了,但是身体很好,手劲大,走路蹬蹬的,按农村的说法,就是“疯劲”。他说母亲不知道饥饱,不知道生熟,逮着什么都吃,必须时刻看着。
老A说,他这样贴身照顾母亲六年了,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母亲得病以前,他身体一直很好的,因为一直注意养生,基本没什么毛病。现在可好,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都找上门了,每天得吃好几种药。爱人身体也不好,还得帮忙看孙子孙女。他说他最担心的是哪天自己突然走了,谁来照顾母亲。
村里人都夸他孝顺,说儿女做到这份上的不多。一个退休干部,自己已是花甲之年,还要贴身伺候疯疯癫癫的老母亲,擦屎擦尿,还要时刻提防老人发疯时的“伤害”。试问,这种孝顺,几人能做到?
B是我同事,独生女,父母离异,她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脑溢血,落下后遗症手脚不能动,坐轮椅,不能自理。B和母亲住一个小区,她给母亲雇了保姆照顾,安装了监控连接手机,方便她时时了解情况。周末一天她自己照顾,保姆有时有事不能来,她就得请假自己照顾。虽然保姆换了好几个了,母亲被照顾的还算周到,身体渐渐好转,能自己拿着吃东西了,还能在她和保姆的搀扶下走几步。
C是我老乡,兄妹六个,母亲去世,父亲七十多岁,身体很好,能自己吃一大碗排骨喝半斤白酒,是个苏大强似地“作”爹。父亲轮流住在六个儿女家,一家住一个月,住了不到两年,家家鸡飞狗跳,夫妻打架干仗,就差离婚了。原因是老头太不讲究,经常上卫生间不关门,忘了冲马桶,穿着内裤在客厅走来走去,不要说儿媳妇,闺女都受不了他。C是老大,他提议六家出钱,给父亲在城里买个小平方的楼房,因为父亲坚决不回农村的家。兄妹六个都同意,后来的发展情况和电视剧《都挺好》中的情节差不多,老头不要面积小的,名字要写他一个人的名字,看了很多房,老头一套也没有相中,吵吵闹闹,房子到现在也没有买成。老头还在三个女儿家轮流住,三个儿媳妇坚决不让进门,拿多少钱都行,就是不能到家里住。他们给老头租了房子,说雇保姆伺候,可老头坚决不干。C说:摊上这样的爹真够倒霉的。
D是我老家邻村的,父亲在她十一岁的时候出车祸瘫痪了,母亲离家出走再没音讯。她从十一岁就和奶奶照顾瘫痪的父亲,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原来是奶奶给换尿垫,擦身子,后来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她就把这些事接过来了。因为照顾父亲,她初中上完就辍学了。她学习成绩很好,班主任觉得可惜,几次来家里做工作,她都倔强的拒绝了老师的好意。为了贴身照顾父亲,她没有出去工作,现在她靠在网上卖东西维持家计。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正处人生最美好的年纪,别的女孩求学、工作、旅游、恋爱,而她,最远的地方就到过县城。每天重复着帮父亲起床、喂饭、换尿垫、收拾大小便、洗澡、洗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是父女,还得克服男女有别的心里障碍。D曾经和人说:父亲如果是一座监狱,她就是里边的犯人,而且还是无期徒刑。
俗话说:养儿防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祖训,也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准绳。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天经地义,是我们应尽的本分,无可非议。
我母亲七十多岁了,有轻微的老年痴呆,一阵明白一阵糊涂。我曾经给她找了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她住了六天,骂得我怀疑人生。我接她到我家里,她说我家没有院子,就像个加雀笼子,憋闷难受。现在她回农村老家,给她雇了保姆照顾,父亲在院子里种了各种蔬菜,闲暇了蹬着三轮车去邻村听戏。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了,可每有村里的大娘婶子去串门,她就说我不孝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老人就像小孩子,我觉得养老形式不重要,得他们自己觉得舒服才可以。
社会发展到今天,传统意义的养老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在这个社会环境,养老形式的多样化也被人们逐渐接受。并不是一定要自己亲自贴身伺候才算孝顺,才算养老,孝顺也分多种形式。
现在养老一般分这几种形式:
一:子女接到身边贴身照顾。好处是照顾的比较周到仔细,老人守着自己的孩子,心情舒畅。缺点是子女有自己的工作,除非已经退休了,可退休了也表示年纪不小了,照顾老人是个力气活,长久下去,子女的身体也就拖垮了。还有老人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容易造成子女的家庭矛盾。
二:给老人租房顾保姆照顾,子女经常去探望,安装摄像头,时刻了解老人的动态,防止保姆对老人虐待。好处是既解放了子女还能照顾好老人,缺点是得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老人如果有退休金还好点,如果全靠子女,子女的日子就很紧巴了,毕竟子女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有时自己的工资都不够保姆的开支,挺尴尬的。
三:找家专业的养老机构,把老人送养老院。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好像把老人送养老院就是不孝顺,会被人笑话,特别在农村,只有孤寡老人才去养老院,有儿女的就算在家没人照顾,受罪,也不去养老院。其实,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情,在养老院,老人受到很好的照顾,儿女也能腾出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给父母养老,你会选择哪种方式?还有,等你老了,你希望选择哪种方式给自己养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