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观心
学禅开悟,实际上只有一个途径,就是“观心”;比观心更猛烈的就是参话头,参话头开悟了以后,更要“观心”。古人说“暂时不在,如同死人”,什么叫“暂时不在”?就是你开悟后那种极为稀有、难得的心灵状态如果不在了,就跟死人一样,因为你失去了生命的永恒。试问,如果不观心的话,怎么会知道在不在?所以大彻大悟以后,都还要“观心”。
我们为什么不悟?因为我们没有矢志修行,没有断惑,日常触途成滞,不管看见什么东西都是问题,都是疑惑,用“想当然耳”的态度去解释问题,绝对是错的。真理只有一个,真理是唯一的,佛法是不二法门,当你完成自我突破的时候,你也突破了整个法界,因为你和法界不是对立的。
西方哲学家唯心主义者说“意识决定存在”,唯物学者却说“存在决定意识”,这就是三祖《信心铭》所讲的“境由能境,能由境能”。“能”是主观,“境”是客观,主观和客观都是虚伪的,统统不实在,都是一种幻象,所以三祖说“欲知两段,原是一空”。
古时候参禅的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成天吃饭没有咬着一粒米,成天穿衣没有挂着一根纱,外在的一切都不形成干扰;用这种心情去参禅,绝无不成之理。虚云和尚参禅,参到把开水朝手上倒,烫了手,打破杯,咦!开悟了。他为什么把滚烫的开水往手上倒?参禅参到成了大疑团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不在焉,完全没有分别心了;这种心态,是很难达到的,但是到了这个心态,如果没有最后的开悟,这种心态是病,不是禅。
以现今的心理学分析,说人一天到晚脑子里装的是千头万绪,要使想念停止一秒钟,都不可能;而且很多人喜欢想,把这个问题想一想,没有结论就放下;把那个问题想一想,也没有结果……;久而久之,他牵挂的太多,担心的也多,脑子装了太多没有结论的问题,当他想一个问题时,十个、二十个问题一齐上来,这叫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的人,你问他一个问题,他会回答另一些不相干的问题,而且语无伦次,相互连接不上,问东答西,理路都打散了。用这种头脑或心理去接受佛法,本身就是障;像没有铜丝的塑料线,本身就是绝缘体,接上电源也不来电。所以参话头的目的,就是借一个最契机的话语,集中你全部的注意力,全生命、全感情、全理智、全思维都集中到此一句话头上,把多头意识变成了独头意识,然后触机遇缘,把独头意识粉碎,就会流露出原本的心──无我、纯客观意识。
所谓“意识”,就是六尘缘影。在婴儿房里刚出生的婴儿,心态都是一样的,只有本能,饿便哭,饱就困。渐渐长大,六根接触六尘,本心表面上逐渐蒙上一层尘垢,光明的心被遮盖住了,灵明心态变成了阴暗、愚昧,这是很可悲的。当我们参禅,独头意识被打碎,我们的原本心态就露出一线曙光,这一线曙光逐渐扩大,所污染的病态心情──联想、不满、敏感、生气……,就会消失。
(二) 保任
开悟,不是什么神奇的事,也没有神秘、没有古怪。佛法只是成佛的方法,要开悟,必须专一,二十四小时专门观心,这是个最有效的方法。曹洞宗有句话说“臣奉于君,子顺于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这是讲的“保任”。开悟了以后要保任,若不观心,如何保任?这意思是说:你要把这种光明、无私、无我的安祥心态,像大臣对君王那样的忠,像儿子对父亲那样的孝,也就是《中庸》上所说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毋忘毋助”地每一秒钟都不要离开它,这就叫“宝镜三昧”。所以,专一观心非常重要。
观心,不是闭目合眼,坐在那里跟土地公一样;不必执着,每天只管工作,工作时留意自己的心态,无论走路、上课、教书、吃饭……,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念头,想什么,自己一定要知道。过去我在台南住的时候,每天早上到公园散步,碰到一个老朋友,问他:“早上散步多久?”他说:“四十分钟。”问他:“四十分钟在想什么?”他说:“什么都不想。”我说:“你比释迦牟尼佛更伟大,四十分钟没有想念,那不可能。”其实,他并不是没有想念,而是想什么都不知道,连自己的心都掌握不住,这就是“无明”。而参禅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无明”,绽放光明,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这就是“如珠吐光,还照珠体”。
真正的参禅,就是要观心。观心就是观“虚妄的心”,念头来了,都不可错过;然后观“念头的起处”,念从哪里来?是如何形成的?念的实质是什么?边观边思索,把这个问题的答案找到了,你也开悟了。
(三) 觉照
开悟以后,要“觉照”。“觉照”就是自心观自心,如珠吐的光,还照珠自体,即是“观而不观,不观而观”;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也享受这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觉照”。没有事的时候,自己观自己的心,自心自觉,自觉自心;有事的时候,我们借用庄子的话“至人之用心如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你来了,镜上马上显影;你过去了,镜子上清洁溜溜,绝不留影作纪念。这也是庄子所说的“所过者化,所存者神”──过去的化掉了,所保存的只是清明在躬,精神不死,这是到达开悟的最方便法门。
—— 摘自 耕云先生《安祥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