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曾在少年时代立下宏伟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学生时代的我却不知为何而读。
我所认为的“上学”,它就是一条路,一条每个人从小到大必走的路。至于为什么走这条路?尽头是什么?我茫然不知。反正这条路上有很多同行者,既不孤单也不会异类。
有的人在这条路上走得很顺畅;有的人磕磕绊绊但还是把路走完了;有的人走着走着就停了或者走偏了……也不知当年走过这条路的人是否清楚自己为什么而走。
小学里每次的期末考试,都在告诉我,一个学生是否优异是用成绩来衡量的;到了初中,勤奋刻苦是为了参加中考,继而进入一家与成绩匹配的高中;进了高中,苦战题海努力去到一所高等学府;入了大学,好像学业就中止了。
而立之年,才真正懂得“学以致用”如果说,高考之前,完成各种考试、取得优异成绩、进入上一阶学习是我的目标,那进入大学是我第一次“迷茫”,但这个迷茫和人生使命未知不同,它只是曾经紧绷的弦松了,瞬间化为一匹脱缰的野马,摆脱束缚,追寻自由去了。
大学的生活,除了正常的上课,其余时间几乎都是自己管理,没人再盯着你,唠里唠叨地说该做什么;学业差不多也到顶了,没有考研考博的要求,就连考试也不再一本正经,初高中时期为考试而奋战的状态,只有遇到闭卷加严格的监考老师才会再有了。
大学生活确实轻松,甚至整个人都松散了。现在回忆,“荒废”,是我对我的大学生活的评价。
不过,生活是最智慧的老师。无论我再怎么浪费光阴,它也绝不会让我一无所获。至少,我用大学四年填补了人生中某些部分的空白,也算有所得,无悔矣。
而立之年,才真正懂得“学以致用”大学毕业后,该择业了,按着自己这十几年的所学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个时候是真迷茫了。
以前,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学校而学习,为了父母而学习,为了老师而学习,等到这些都达到目的了,知识成了最无用的东西,抛诸脑后,还给老师,因为没人再检测这些东西是否还储备再大脑里。
待择业之时,想用过往所学在社会大展身手,却发现人事经理看重的是经验,是能力。瞬间蒙了,我会什么?那会觉得“读书无用论”一点没错。
那时,其实我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一技之长,没有社会经验,以我的能力不足以按自我意愿去选择工作,而是等着被工作选择。这也让我明白了,还得为了工作而学习。
而立之年,才真正懂得“学以致用”混混沌沌,快到三十了,又不知所以地进入了人生另一个阶段,做了妻子,成了母亲,开始教自己的孩子了,连解释个雨怎么形成的都能语塞;带孩子坐电梯,孩问我为什么电梯往下人却有往上的感觉,我知道有个超重失重原理,却无法明确表达出来;给孩穿汉服,想说点历史故事,才发现年代混乱,连哪朝是哪个皇帝我都搞不清……那种挫败感瞬间推翻了知识无用论。
三十而立,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学以致用。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反馈给生活。
“你来学习不是为我学的,是为你自己学的”,我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才理解当年老师对我们说过的这句话。为时不晚吧。
不管是学生时代,还是社会生活,都需要清楚学习的目的。学到的东西可以运用到生活,解决生活问题还需要不断学习。
作为学生,如果仅仅把考试名次、分数高低这些作为学习目的,没准以后就会像我一样,等到不再用这些来作为考核标准时,就很容易停止学习。
如果把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学习史地可以用于旅游,学习英语可以用于出国,学习物化可以用于发明,学习就会有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自然不会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而是乐趣。
而立之年,才真正懂得“学以致用”高考结束了,很多莘莘学子即将进入大学开始新的生活和学习,希望他们可以看到我的文章,为自己的学习找到一个目标。肯定有人会想,为了上个大学,都辛苦那么多年了,还不能让人舒服几年啦。对,可以利用大学的时光好好弥补青春的遗憾,但人生不会因为进入大学就此结束,学习生涯才真正开始,因为大学是以后完全融入社会的一个踏板,在大学你要学习的东西不再只是简单的书本知识,进入社会更是如此。所以,常有人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大学生呐,有时间就想想,毕业之后希望从事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入学后可以为之做些什么准备,或者把眼光再放长远一点,未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打算用几年时间实现这个梦想,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你需要完成哪些小的目标。简单地说,就是人生要有规划。
不是因为你是个学生,生活就会对你宽容,你今天虚度的光阴迟早是要还的。有些学生因为有父母在,处处有父母安排,要么言听计从,要么吊儿郎当,反正自己也做不了主,反正有父母撑腰。我只想说,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却不能替我们过完一生,人生之路始终还是要自己走的。早走晚走,不如现在就学着自己走。
而立之年,才真正懂得“学以致用”还有几天就要中考了,九年磨利剑,六月试锋芒。中考倒计时,准备迎接考试的初三学子们估计是又紧张又期待吧。考试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即便工作了,还会有大大小小的各种考试,但任何的考试成绩都不会是人生的最终拍板结果。
最后的冲刺阶段肯定是辛苦的,但这些全力以赴的日子会是以后回忆里最美好的时光。因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现在所学,不代表今后无用。倘若现在学得累而枯燥,那肯定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兴趣。
梁启超在教子中,就特备强调趣味教育。他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不光是学习,做任何事都是如此,没有兴趣的支撑,没有目的的努力,都是瞎忙,都是被生生浪费的时光。
写至文末,愿即将中考的同学们,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