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战争也是讲究排兵布阵的,并不是莽撞的一堆人混打,那么无论是在平地上还是攻城战只要打仗就会有牺牲。
而在打仗的时候,第一排的士兵死亡率几乎为百分之百,不管是新兵还是老兵,都知道这个道理。
但是他们知道会就死一生,为什么还是义无反顾的往前冲呢?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
其实这其中的原因无非就是以下三点。
01
古代的战争往往都是非常残酷的,若是在平地上两军对峙还好一点,至少不会有一方直接死伤太多。
但更多的则是攻城战,那作为攻城的一方无疑是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的。
例如三国时的刘备攻打成都,打了两年都没能打下来,最后还是城里的刘璋主动投降的。
而在攻城战中,需要架云梯来上城墙,处于云梯上第一排的士兵叫做“梯头”,也就是给后面做炮灰的,是最容易阵亡的士兵。
那么问题是知道会死,梯头兵为什么还要继续向前冲呢?
因为能当梯头兵的基本都是新兵,来给老兵做掩护的,老兵都是经历过战争的,是军队中宝贵的财富,不能轻易被杀。
否则没了他们若是死了,新兵没有经历过战争,会很快被敌军所消灭,所以让新兵保护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是为了战争的胜利来考虑的。
其次是新兵若想让别人保护你,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只有熬下来了你才有机会晋升,不用在做梯头兵了。
古代有很多的名将都是从做梯头兵开始的,只有真正经历过战争才会更加的懂得战争。
所以在古代的军中,这也是当时军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02
打仗一般都是将军来带头,站在第一排的士兵,当然知道往前冲是九死一生。
但是这个时候将军带头,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往前冲呢?
比如在宋太祖时期,攻都城太原的时候,很多的将军,首领都是因为带头攻城,被弓箭给射死的。
连将军都用生命在打仗了,士兵有什么原因不冲呢?
还有后退也是死路一条,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想往前冲的,当然有些爱国的士兵义无反顾,但是也少不了几个贪生怕死的,他们为后撤呢?
因为后退也是死路一条。在古代打仗,有专门的督战队,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命令后退的话,那么擅自后退的士兵,也只有死路一条。
有人说了可以装死啊,装死就别想了,死亡率比直接冲还高。
装死,不仅可能被自己方的车子、马或者是士兵踩死,还可能被敌方落下来的箭矢给射中了,所以装死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03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首登有重赏。
攻城的难度比在外打仗要大得多,所以不管是哪个朝代,对首先登上城楼的人都是有重赏的,这个赏赐比你在战场上斩杀敌军要多得多。
三国时东吴对首登之人直接封校尉(叫先登校尉)。
唐高祖李渊在打河南时,张士贵率先登城,光奴婢就赏赐了80人。
明朝名将常遇春在投奔朱元璋后,也是靠着首登之功,一步步从盗寇成了明朝的鄂国公。
就算你在率先登城的时候阵亡了,你的家人也会因此得到重赏甚至升官封爵。
所以在古代攻城,第一排的士兵本就是死路一条,还不如往前冲,试试运气。
万一自己就冲到了城楼上,就算死也死得英勇了,家人也得到了慰问。
(我是笔墨,欢迎点评、关注。公众号:bimoshishu,欢迎免费订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