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年中学老师无数次推荐我们去阅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但限于各种原因自己也慵懒并没有翻开过,直到最近在书店里看到了经余先生自己修订后的新版《文化苦旅》,破有种相见恨晚之感,却又觉得此时的我看这本书可能刚刚好。
这本书我读的很慢很慢,因为好多句子,看完,就想朗诵出来,觉得语言真是美得很。尤其是《我的山河》这一篇。
先生说,“在读了很多很多书,经历了很多很多灾难之后,我终于蓦然醒悟,发现一切文化的终极基准,人间世非的最后衡定,还是要看山河大地。说准确一点,要看山河大地所能给予的生存许诺。”
这让我想起,当年我第一次感受到我需要修炼出更好的语言来表达我所看到的世界,就是当年在农村的时候,看到穿着花棉袄的老阿姨,虽然脸上写满皱纹却依然画眼影涂腮红穿高跟鞋,我说您的花棉袄真好看!她瞪大眼睛嘴角上扬起来跟我说,“在大集上买的,八十,我让他五十还不让,偏要八十!”
我当时隐隐感觉到,随着我们九零后的一代离开农村,追求国际品牌,这些在农村里的大集,这种为物美价廉的棉袄感到开心的生活中的小欣喜可能会渐渐失去。这不正是中国大地上每一个农村生活的写照?他反映过去中国人贫乏的物质生活,我们经历了长久的苦难才终于有了相对富足的日子。
大集这样一个充满农村特色的产物,不正反映了我们的江河大地过去带给我们的生存条件,也是在这种物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化象征?
面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关系如何的问题,余先生回答,路就是书。
不错的,我们一边行走,走着空间的路,也走着时间的路,时空里的形形色色本身就是一部书啊。书里的世界由作者转述,而我们面对的世界则由自己解读。
我喜欢这篇文章,还在于作为本书第二部分中国之旅的开篇之作,他几乎是在一个宇宙的视点上来扫描中国文化的轮廓。他从生态出发,拉出中华文化的天地之线。当然,也指出了泱泱中华文明的遗憾。没有妄自尊大,只是从山河出发,描述一个文明的脉络。
这篇文章,我反复看了又看,看完文字朗诵起来,觉得读起来荡气回肠,视野开阔,感受到几千年文明脉络的沉淀,也能看到一种回归,把一切伟业变成寻常风景,把一个宏大叙事化为脚下步履,这大概是我们常说的接地气。
本以为文化高高在上,而实际上,他就在我们的脚下,在我们的语言里,在你日常的习惯里,在每个中国人根深蒂固习以为常的行为里。若要寻到根源,则在我们的山河所给予我们的一切有限的条件里。
若是给予这样的视野,我们也就不能容忍城乡二元结构,内地沿海发展不均等等,因为,所有的江河,都值得我们倍加呵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