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教育改良从读书做起

作者: TeachFuture蔚来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09-18 10:54 被阅读48次

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就这么简单。

——钱理群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这些年我们把教育越说越复杂,越糊涂。现在应该返璞归真,回到常识上来。教育是干什么的?老百姓有一个最朴实的说法: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读书,这就是关键。引导学生读书,是教育的根本职责。

我们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家都不读书,老师不读书,学生也不读书;或者说,老师只读教学参考书,学生只读和影视有关的书,学校里完全没有自由阅读的空间和时间。

现在,我们要恢复教育常识,就是要重新营造自由读书的条件,环境和气氛。

钱理群教授提出要办好教育,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就是要有好校长。而好校长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喜欢读书。

还要有好教师。好校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物色、培养一批好教师。什么是好教师?应该有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读书。

还要有一个好的图书室。里面不能只有与应试有关的书,应该有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适合孩子读的好书。

现在是网络的时代,图书室里还应该有电脑设备。即使现在难以做到,以后也要创造条件,完善网络设备。要知道,网络将是年轻一代主要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在这方面落后了,将处处落后。

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就这么简单。但真要做到,还不容易。

中小学教育是干什么的?也是三条:一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二是教给学生好的读书方法;三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到这三条,学生就会一辈子读书,受益无穷。

除了引导学生读纸质的书,还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还应该引导学生读“生活”这本活书、大书。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脚下的土地,土地上的文化与父老乡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找到了一种适合于在自己乡土上生存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形成了相应的地方文化与地方知识。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应该编写乡土教材,开设乡土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地方文化和地方知识,从而和养育自己的这方土地建立精神联系。以后学生长大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自己的根。

通过读书,养成了读书兴趣、方法和习惯;又通过乡土知识的学习,在自己的家园扎根,这样就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终生学习的底子,一个终生精神发展的底子。有了这两个底子,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都能从容应对。培育这两个底子,我们基础教育就尽职尽责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钱理群:教育改良从读书做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gy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