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217079/84cbc57553586ec3.jpg)
本来打算假期追剧《繁花》的,我有个习惯,追剧的同时,也追文。多年前我看《父母爱情》时,就是一边看剧,一边读原著的;还有阿耐的《都挺好》,张勇的《伪装者》都是这样,文剧同步出发。
只看剧,不读书,就像浮萍漂在水上,感觉人物和情节缺少依托;只读书,不看剧,又常想这人这事换成场景有多好。
所以,我喜欢一边读书,一边追剧,就像美酒与咖啡,绝配!
《繁花》是作家金宇澄的同名小说改编,2015年还获得茅盾文学奖。看这奖项的级别,拿来提升自己肯定不会错的!
本剧由王家卫导演,强大的演员阵容,大帅哥胡歌,霸气美女马伊琍,气质美女唐嫣,简直是一场视听盛宴,想想就期待。
这剧又是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三兄弟的成长故事。
对于上海,我本来是无感的,那只是心中一个遥远的梦一般的繁华的都市画卷,与我一辈子也不会有所交集。后来儿子在那里找到工作,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因为那座城里住着一个最爱的人。因为有他在,那个远方的、陌生的城市,那个停留在地图上、电视里、广播中的城市的名字,突然间变得那么可爱。
这也是我追这部剧的理由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6217079/2e9e50b0a69abeb4.jpg)
可是看了几集电视剧,又读了几节原著,我,我只好说,看不懂,读不懂,真的不懂啊!
我这人做事,总是这样,说好听点,叫及时止损;说难听点,就是浅尝辄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说得就是我。
看第一集,我就觉得水土不服,他们的角色出场方式非常特别,像“快闪”一样,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频繁的快闪让我感觉莫名其妙。影片同时配以悬疑大片的手法,再加上昏黄暗黑的色调带来的沉重感,让我看得既困惑又压抑。
剧情要表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历史,那会儿我也正是大好青春年华,怎么对剧情那么陌生,找不到一点共鸣来回忆?
还有角色的装扮越看越趋向于民国风,让人误以为这是一部民国剧,或者是解放前大上海的十里洋场的交际花与公子哥的故事。
总体剧情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装”。此处不展开论述,省略一千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6217079/db1ecd12346d330d.jpg)
看剧无感,那就看书吧,书,我也看不进去。作者金宇澄可能是上海人吧,小说也是上海方言写成,全是短句,方言味浓,阿拉凭感觉好像还知道是“我”的意思,小开”和“老克勒”就不懂了,还有“白相”更是云里雾里。
其次,小说的叙述相当细碎,人物数量在一本小说里史无前例得多,多到能让你感觉站到了90年代的上海胡同里,这上百个人每一个人都拖出一堆细枝末节的故事。
文字全是短句,按理说,短句更通俗易懂才是,可这小说不是。我这样说大家或许感受不到,我先上图让各位感受一波。
![](https://img.haomeiwen.com/i6217079/55865c9f1625a1c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17079/9927083a93992d1b.jpg)
哎呀呀,阿拉好歹也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呀,一本简体字版的汉语小说我居然看不懂,不不不,还不是看不懂那么简单,上面的每一字单拿出来我都认识,但是金老师把他们排在一起的时候我是懵圈的。
记得三年前张文宏医生也说过这样的话,还一语点破天机似的说,那是因为读的书不同。当时我以为我无法弄懂医学专业的书,毕竟文科生不懂的知识太多,今天连一本小说也读不懂了。羞愧,羞愧!
我以后是不是还要更认真地努力地去读书学习,今天看这书让我如此崩溃,让我一直在纠结我是不是曾经上过学。
我承认我自己文化浅,素质达不到,鉴赏力不够,我真的读不懂《繁花》,我,决定放弃。
都别笑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