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个人的喜好爱恶各不相同。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红色,有人对红色特别反感;小狗狗很可爱,可是有人看见黑色的狗就害怕,进而害怕黑色,甚至害怕黑夜,晚上不敢关灯睡觉。
有时偶然遇到一个人,就感觉特别亲切,一见如故。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就说:这个妹妹我见过。王菲的一首歌《传奇》唱道: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而有的人,素无瓜葛,心里却无比厌烦,不愿接近。
找对象,相亲,找的是感觉。所谓感觉,就是双方自己的需求。不管在外人眼里外表般不般配,有感觉就可以继续谈,没有感觉就再也不想见面。
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呢?或者说我们为什么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处理方式呢?
春节前的时候,玉姐开车和母亲回老家。家里人都进城了,现在老家只有哥哥留守。哥哥在老家种地、养猪、养鸡,虽然忙得不亦乐乎,但是自得其乐。
上午被其他事情拖住了,走得有点晚。她们进家的时候,已经12点多了,错过了饭点。哥哥把新杀的猪肉割了一块给她。玉姐这趟回来主要也是来拿肉,顺便带母亲回来看看。玉姐按价付钱,想到要过年了,多给了哥哥两百元。哥哥在老家费力,生活不宽裕,弟弟妹妹经常接济他一点。哥哥没有过多推辞,把钱收下了。
母亲去看猪栏里的小猪仔。
这时,来了一位同村乡亲,哥哥的朋友,也是来取猪肉的。哥哥马上热情地迎上去,问他吃饭了没有?他说还没吃。哥哥手脚麻利地添锅,馏上两个馒头一根香肠,准备招待朋友吃饭。
一开始哥哥没有提吃饭的事,玉姐在心里替他解释,是哥哥没有想到。此时,已经提到了吃饭的事,她以为哥哥一定会问的,然后顺便做上她们的饭。可是哥哥什么也没有说。看到此情此景,她心里一阵发酸,继而感到说不出的难受。但是她什么也没说,若无其事地和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喊上母亲走了。
她和母亲出了村,走出好长一段路,在一个小饭店吃了饭,并且拍了一张照片,发到了兄弟姐妹群,注了两个字:午饭。当时是下午三点半,没有人回应。
到了晚上,弟弟打电话问她,怎么中午饭吃到那么晚?她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说到哥哥招待朋友吃饭,竟然都没有问一句她们,心里又泛起那种酸苦的感觉。
弟弟不以为意,说:姐,哥又不是外人,你直接告诉他没吃饭不就完了?你和哥开开玩笑,问问他怎么也不问妈有没有吃饭?你这么个爽快人,这回咋小心了呢?
听了弟弟的话,玉姐一想,也觉得奇怪。她一向性格热情开朗,善于和别人沟通交流,为什么对这件事如此在意而又难以启齿呢?
因为学习过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她就想探究一下其中缘由。
晚上,她去了母亲那里。她不想告诉母亲自己的真实意图,免得母亲担心,于是绕来绕去地套母亲的话,问母亲:妈,你再给我讲讲小时候的事,在吃的方面,有哪些笑话?
母亲开始一点一点地回忆,说了好几件当年孩子们缺吃少穿的故事。然后,母亲讲到,当年她家和大娘家住一个院,大爷在城里当工人,家里经常有稀罕的吃食。哥哥嘴馋,脸皮厚,看到大娘家包水饺,就站在院子里喊:大娘大娘,我不去你屋里吃饺子,我知道大娘煮好了准给我端一碗!大娘只好用碗盛上几个送过来。
玉姐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大娘炒了胡萝卜丝,那年代有菜吃就是上好饭食,平常人家谁吃得起菜啊!正巧玉姐在院子里玩,大娘用筷子夹了胡萝卜丝,喊玉姐过去,意思要喂给她吃,玉姐就张开嘴去接。谁知菜到口边了,大娘突然撤了回去,把菜放进了自己嘴里,得意地哈哈大笑。
玉姐转身跑了。母亲说,从此你再也没有吃过你大娘家一口东西。
还有一次,母亲抱着弟弟、领着玉姐出去玩,家里没有别人了,大娘家趁机切西瓜吃西瓜。没想到母亲忘了拿什么东西,很快又回来了。大娘瞅见母亲她们回来,急忙把西瓜往屋里藏,大娘家的两个姐姐也帮着大娘,拿起切开的西瓜往屋里跑。母亲看见了,装作没看见。
事后,母亲说:当时你弟弟感冒了,嗓子干、疼,你大娘是知道的,她哪怕给我一小块西瓜给你弟润润喉咙,我也会感激不尽。
从那以后,母亲经常教导儿女们:要活得有志气,有骨气,不看别人脸色吃饭!
而且,母亲至今引以为自豪的是:俺玉儿最有志气,有记性!别人施舍的饭,一口也不吃!
玉姐跟我讲到这里的时候,她的眼泪哗哗地流。她知道自己的心结是怎么来的了。
因为当时的经历,一个小孩子没有办法讲述她的内心感受,她是一个自尊心特别强的孩子,没有因为吃不到而哭闹。但是那个场景形成图像被记忆储存,当时没有发泄出来的情绪被压抑在潜意识里面,再加上后来母亲重复地讲述、强化,内化为玉姐的认知,影响着玉姐的行为习惯。
她对于吃别人的饭特别抵制。
一起出去吃饭,不管关系多好的朋友,她都坚持买单。
她到别人家串门儿,只要不是事先约好的,不管到没到饭点,都坚决不留下吃饭。
这是为了不让自己再次受伤,做出的本能的防御。
而事件带给她的伤害并没有停止。不管在家里还是外面,只要吃饭的时候看到别人的脸色有一点难看,就难以下咽。平时生气了,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吃不下饭。
这次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和自己的亲哥哥,在吃饭问题上,竟然也这样生分。她嘴上说是小事,不值一提,其实内心有很大的情绪反应。
这次去哥哥家,哥哥可能以为她们吃过饭了,或者哥哥真的忽视了她们吃饭的问题。以她的性格,以她和哥哥的兄妹感情,完全可以当面说出来的,想必哥哥也会立即修正。可是她心里难受,说不出来。这和当年面对大娘调笑时候的心理感受有些相似,心里感到委屈、愤怒,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能说什么呢?尤其是面对关系亲密的人,自己寄希望于感情回馈的人。
玉姐觉察到问题的原因,相当于问题解决了一半。
事情的发生看似偶然,却也是必然。就像扎进肉里的一根刺,一直在隐隐作痛,却找不到它、拔不出来。恰好有一根磁铁链接它,现在这根刺冒出了头,可以顺势拔出来。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契机。
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不同的喜好,和每个人的经历有关,不同的经历带给我们不同的情绪体验。人的成长经历中,有些无法用语言和文字的形式储存记忆,尤其是童年早期的经历,那时候还不具备语言叙述的能力。但是当时的场景会以图片的形式储存在大脑里,时间长了当时的事件已经忘记了,但是情绪感受记忆犹新,逐渐转化到潜意识层面,内化为性格,在不知不觉地左右着我们的行为。
为什么有人偏爱某种颜色?可能在他的早期记忆里面,这种颜色曾经带给他愉快的感觉。有人特别害怕黑色,可能他很小的时候被黑狗咬过。
对人的长相、声音、肢体动作的喜爱与拒绝,也是同样的道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调取当时的图片,回到当时的场景,退行到当时年龄,去拥抱自已的内在小孩,同时保持着现在的觉察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当年的小女孩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50岁的姐姐可以帮她解决,从而解开心结,自我帮助,自我成长。
至于需要不需要进一步解决,用什么方式解决,取决于玉姐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