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篇第十四」29-30
【原文】
29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
29 子贡在品评别人(贤否)。孔子说:“端木赐啊,你很贤能了吗?我就没那空闲。”
30 孔子说:“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需担心自己不够贤能。”
【注释】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门十哲”言语科弟子,小孔子31岁。曾任鲁、卫之相,办事通达,善经商之道。
“方”,正也,道也。《周礼·冬官考工记》云:“方者中矩”,故此处是指以“正”或“道”为标准进行测量、比较。“方人”即以“方”度人、以“方”比人,意即品评或评判他人正否、贤否。也有解作批评、诽谤的,今不从。
“赐”,子贡之名。孔子对弟子皆称其名。
“贤”,贤能,有德且多才。
“夫”,音“扶”。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如《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夫秦有虎狼之心”。
“暇”,闲也。空闲,闲暇。
“患”,忧也。故“忧患”常连用。
“己知”,即“知己”。“知”,了解。
“能”,此处指贤能。
【评析】
“子贡方人”的背景,大概是在其初入孔门之时。子贡约20岁即开始经商,约25岁始入孔子之门。但拜师之后的两三年,子贡仍时常到各国活动,较少在孔子身边聆听教诲。子贡的外祖父是闻名于世的卫国贤大夫蘧伯玉,子贡自己的家世想来也定非泛泛。三十岁之前能有这样的成长环境和早期经历的人,即便在现代也属凤毛麟角。因此,相较于孔子的大多数弟子,子贡就显得尤为见多识广。加之子贡为人聪敏,长于言辞,因此初入孔门时,很可能常给同门师兄弟讲解所见所闻,点评各国人物。
孔子见状,便出言劝止。其用意大概有两个:一是劝学,不愿弟子耽于闲谈,以免玩物丧志;二是劝慎,不愿子贡轻言是非,以免自误误人。子贡虽也算博学多闻,但其初入孔门之时,见人见事仍未能明。当时的子贡就连对孔子本人,也并没感到有什么了不起。只是后来跟孔子学习日久,才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据《论衡·讲瑞》记载:“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当一年、二年之时,未知孔子圣也;三年之后,然乃知之”。《论衡》是著名的东汉思想家王充的著作,而王充本人则对儒家多有批评,因此其上述记载应当是可信的。可见,以子贡当时的见识水平,其若“方人”,极易误导他人。
方人需要知人,知人需要有智,有智需要为学。若不知人而“方”之,则无异夏虫语于冰、井蛙语于海,贻笑大方事小,而误人误己事大。是故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这其实很像一位操心学生的老师常说的话:你是不是已经学得很好了?怎么会有那么多工夫干闲事啊?因此对孔子的这句话不必过度解读。因为孔子在这里既没说不可以“方人”,也没说可以“方人”。对于君子而言,天下事可不可以做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合“义”,亦即“义之与比”。
要知义,就必须要为学进道。因为道愈进,则义愈明;义愈明,则贤愈甚;贤愈甚,则如灯入暗室,莲出淤泥,虽不欲人知,亦不可得。是故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由于为学日久,对孔子的认识也日益加深,子贡后来成为了孔子最亲近的学生之一。孔子死后,子贡终日守在灵旁。鲁哀公前去吊唁,子贡为孔子“生不能用”而伤痛万分。孔子葬后,众弟子依礼“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只有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足见子贡与孔子感情之深。子贡认为孔子的学识高深莫测,对孔子充满无限的钦佩和崇敬,称孔子为圣人,比孔子于日月。这使得子贡成为孔子及其学说的坚定宣传者和捍卫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