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已经是心里第N+1次划过想辞职的念头,只是我怂人怂胆,在疫情后时代,不敢裸辞,海投简历又都没反馈,只能先继续这么做下去。之前有和其他行业的小伙伴交流过,发现其实大家都一样,干一行怨一行,每个人都是“委屈的小透明”。不信,你来看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4144997/b5408cae362e1559.jpg)
当我轮岗前,每个月重复刷新同样的十几套报表,虽然身为财务就是要做报表做PPT,但是日复一日几乎一成不变的工作,感觉一眼望到了头。于是在上层推行轮岗机制之后,我果断选择了轮岗,因为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如果能换一份每天都能学到新知识的工作就好了。(轮岗的事情,会在之后文章里表述)。
身边有个小伙伴,毕业后在银行工作,前几年跳槽去了一家文化传播服务行业的公司,主要做一些视觉创意设计、活动策划、图书编辑等,用她的话说的确每天都在接触新鲜的事物,但现在互联网的更新速度实在太快,为了阅读量、为了热点热度,导致这类媒体人不得不随时stand by进入工作状态。
听到小伙伴的抱怨,我就在反省自己,当时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为什么不听老妈的意见,填师范专业,当老师真的是太好了,有固定的寒暑假才是王道啊!但是,我朋友的朋友是老师,听她说没有疫情的时候天天吃粉笔灰、还要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还要妥善处理和家长的关系、还有申报职称啊论文啊之类的,学校这个象牙塔没有那么简单纯粹,寒暑假不是陪着学校夏令营,就是要做一些简单辅导的工作;疫情后,还要学习运用直播来辅导学生们,每天不是和学生打交道就是和作业考卷打交道,面对的不是四四方方的讲台就是四四方方的本子,真的很想去世界各处走走看看。
以前旅游的时候结识到一些导游和旅游行业的朋友们,那时候真的很羡慕她们这个职业,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到处走走玩玩,但她们也是满腹牢骚:团队中总有几个人,以为出了团队游的钱就包含了一切,要求高还嫌这个嫌那个,以为导游是自家保姆,吆五喝六。后疫情时代,旅游行业受到的震荡很大,没有了旅游的人,特别出境游大受影响,导致很多导游开始纷纷转行(大多做起了微商)。也是不易。
说到疫情,来看看疫情期间备受尊敬的医生护士们,面对危险的病毒,奋不顾身冲在第一线,当下是新闻、网络一拥而上的尊敬拥戴,但是在平时,有多少医闹事件频频发生、有多少医护人员得不到该有的尊重、又有多少逆行的白衣天使无法回家和家人团聚;就算在平时,当他们疲惫奋战十几个小时好几台手术后,更多的是累倒在手术室走廊的地上,其实他们想要的是家里温暖的小菜和家人的团聚……又有多少医护人员倒在了就算小心翼翼也还是不被理解的血泊中。
……
真的没有工作是不委屈的。
前段时间红遍网络的收费站姑娘,前一秒被车主不理解的骂哭,但下一秒就微笑面对下一位车主。你看到的是网红煎饼果子摊的高额的月度营业额,但你没有看到摊主早上三点多就起床开始准备材料、出摊的艰辛。你以为全职妈妈只要做做家务就可以了,不用面对社会的复杂,但你不知道做好家庭经济账、人情账、时间账也是不输给金融行业里的翘楚,还会被不理解的声音指指点点。你觉得早上五六点起床晚上八九点下班很辛苦,那么在物流行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货车司机都是没日没夜的开车,还会被投诉物流怎么那么慢。
……
网上有句话很红也很精确:“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就没有容易两个字”。没有工作是不委屈的,没有生活是轻松容易的,给自己加油熬过最艰难的时候,也许就会别有洞天。
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