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75期“礼”专题活动
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其"礼"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出行、坐卧、宴饮、婚丧、寿诞、祭祀还是征战,都有相应的礼仪规范。所谓的"礼",实际上包含了礼制的精神原则和礼仪行为两大方面。
礼仪,是礼制的精神核心,而礼仪制度则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紧密相连。
行走之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礼仪。例如,行走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礼节,对于地位高的人,我们需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表达尊敬,这就是所谓的"趋礼"。此外,行走时不可走在路中间,应靠边行走;站立时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既是对尊者的尊敬,也避免了妨碍他人。
见面之礼
当我们与人见面时,也有一定的礼仪。对于不同身份的人,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是拱手礼,双手合抱举至胸前,立而不俯。如果去别人家做客,进门和落座时,主客之间会互相行礼谦让,这时候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时也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除了这些,还有作揖礼,跪拜礼、万福礼,叉手礼, 鞠躬礼等其他形式的礼仪。
入座之礼
在室内,座席也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座,卑者末座。何种身份的人坐何位置都有一定的规矩。如果坐错了位置,不仅主人会不悦,自己事后也会后悔。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入坐时,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中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
拜贺庆吊之礼
拜贺庆吊之礼在中国文化中也非常重要。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或人生大事中。行拜贺礼时,需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要有贺礼奉上。庆吊之礼则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重要阶段,如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都伴随着一系列的礼仪活动。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精华的部分,也有需要摒弃的部分。我们应该以客观的态度和理性的思考去解读它。让我们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我们的特色得以保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