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二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与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去森林公园玩,大外孙女看见公园里卖玩县,孩子抱着玩具死活不撒手,妈妈爸爸我们怎么劝都无济于事,而哭闹翻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9536780/8edaff97deafcb3f.jpg)
这种现象非常常见,要知道孩子自我意识和自制力都较差,没有办法很好地控制情绪,极其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9536780/3551204064b4ddc6.png)
有的父母为了哄孩子,会事事都顺着孩子来;有的父母则耐心不足,认为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凶一点孩子就不敢闹了。
但其实,这些都不是很好的处理方式。顺着孩子的情绪走,非但没有解决孩子产生情绪的原因,还容易让孩子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冷处理或批评责骂会令孩子受到伤害,不仅会激化与孩子的矛盾,也会消磨亲子感情。
如果孩子一言不合就发脾气,家长不妨试试“红绿灯思维”,让孩子提高自制力,学会情绪管控。
为什么孩子总有各种情绪?
心理学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7岁以前的孩子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对情绪的把控能力很不成熟。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总是无理取闹、不懂得体谅父母,这不是因为自私,只是因为认知不够完善。
从生理上来说,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两杏仁体,它们负责感知外界的变化,产生恐惧、焦虑、愤怒等情绪,也是孩子各种情绪的来源。
除了杏仁体这一“情绪中枢”,大脑中还有一块前额叶负责着理性分析、判断、思考和抑制,是大脑的“理智中枢”。
成年人的大脑发育完全,各个中枢配合默契,可以很好地控制情绪。
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杏仁体已经发育完全,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情绪;但与之相配的前额叶却还没发育完全,导致孩子容易被各种情绪冲昏头脑。
情绪是伴生于每个人身上的,但无法控制的情绪就如洪水猛兽,不仅会把孩子的心扎得千疮百孔,负面情绪也会让孩子积郁成疾。
研究显示,长期处于抑郁、暴怒的不良情绪下,很容易引发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也会变得低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