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三国102

作者: JohnVeeCaptain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07:31 被阅读11次

第一百零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谯周是个非常识时务的人,有些像之后的长乐老冯道,只有迎新主子的乐趣,没有对过去的留恋,跟诸葛说了不祥征兆,不要出兵了,不好,最好跟家呆着,我觉得吧,首先说三分天下时间已经很长了,北边,曹操当年虽然是丞相基本上跟当皇帝也差不多,现在有历经了曹丕现在曹睿,也算三世了,三世会给人一种貌似时间不短的感觉,只要在任期间不是太胡来,民间也就认了,换句话说,就算还是大汉天子又能如何,不都这样吗,旁边的东吴,也自立为王,而且你诸葛也认了,这些都是在说明原本你正统的大汉已经越来越被遗忘,没人关心你了,如果是这样,能守住已有的也算不错了,诸葛不管心里是不是承认,嘴上肯定不听,必须再出征,他此时已经五出祁山,之前还算是名正言顺,现在觉得诸葛有些偏执,明知没戏,还要做,他到底在坚持什么?正准备出征,得到消息,关兴挂了,本来人才就不多,看来诸葛的偏执确实有些逆天;

孔明起兵三十四万,还是祁山,北魏这边倒是出现了祥瑞,从井里飞出了青龙,连国号都改了,知道诸葛又来,曹睿跟司马商量咋办,司马说没事,诸葛这是逆天找倒霉,你在家歇着,我去跟他说,同时我还准备保举四个人,曹睿问都谁啊,司马说就是夏侯渊的四个儿子,你看看人家曹魏后人的数量,张飞就一个儿子,人家夏侯渊一个人就四个儿子,曹睿说这事靠谱吗,之前夏侯楙胡搞,到现在都不敢回来,也不知是不是死了,你这回别再弄四个夏侯楙,那你可倒霉了,司马说放心吧,曹睿就同意了;

送司马出征时,曹睿跟司马说,主要战术还是防守,但也要小心诸葛勾引,如果他要跑千万不要追,等他消耗差不多了,准备撤的时候再追击。司马表示完全同意,诸葛五出祁山,连曹睿都找到规律,知道如何对付他,看来诸葛也不过如此,曹睿也确实是个不错的皇帝,小小年纪继位,到现在也没出什么乱子,这是很难的,不像以前认识的曹睿,觉得跟汉献帝似的;

司马带了四十五万人马,来到渭滨下寨,正准备开会,郭淮孙礼也来参见,郭淮每次击退诸葛之后不怎么回中央,还一直在边境驻防,平时也不闲着,对这边确实有了解,见面就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证明郭淮是个有心的人,对自己的业务还是比较钻研;

诸葛部队抵达之后开始布置战术准备战斗,我只能说诸葛已经太僵硬了,或者也许是他太小看对手,别人觉得他神机妙算就可以了,难道他也这么看自己?布置的战术完全被司马看透,明明白白的,司马针对诸葛的战术做了自己的安排,那么一执行起来不用问,诸葛惨败,人家司马还有个优势就是,司马家的两儿子争气,司马师司马昭,都是狠角色,不管谋略还是厮杀还是朝堂都是好手,这点诸葛完全不能比,战斗的过程就不细说,完全被算计,诸葛这辈子大概没吃过这种亏,我觉得可能是这样,一开始出征,谯周就拦住,诸葛心里是有数的,他知道谯周说的对,所以他心虚,关兴去世对他也有打击,所以诸葛直到阵前应该还是懵逼的状态,这一战虽然失败,但对他是个好事,他不再思考世人是不是真的忘记了汉朝,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战阵前,一旦这样,他还是无敌的;

正好费祎来送快递,诸葛让他去给孙权送封信,意思都明白,分担一下北魏的注意力,拍拍孙权的马屁,孙权很高兴,能得到诸葛的认可,还跟他说软话,这是有成就感的事情,让陆逊准备进军,起兵三十万,孙权还跟费祎说魏延这个人不能用,如果孔明不在了,魏延会失控,费祎就把话带回了诸葛,诸葛说这个事他知道,如果自己要死,也一定是都安排好再说;

这天孔明正在开军事会议,来了个叫郑文的魏将要投降,这就是司马的昏招,司马也自大了,第一司马也知道星象,知道老天不向着诸葛,第二,刚打了胜仗,这基本是百年不遇的好事,有些冲昏了头脑,还开始主动出击,那你可干不过诸葛,郑文是来诸葛这里上访投诉司马用人唯亲,不用他而用一个叫秦朗的人,正说着,秦朗来叫阵,孔明先让郑文杀了秦朗,然后又要杀郑文,郑文一害怕就把实情都说了,就是来诈降的,孔明判断的依据很简单,司马不是瞎子,他用的人都是徐晃张郃这个级别的将军,没两把刷子司马可看不上,连郭淮孙礼这级别都是在外围,怎么可能会重要这么块料,一吓唬这就都招了;

既然是你先动手,我正求之不得,那动手就别怪手黑了,将计就计,骗司马出来,诸葛的特工人员估计也都是训练过的,不管司马怎么盘问,都没有露出破绽,都准备出征了,司马懿才被司马师劝住,说去可以去,您别冲在最前面,总可以吧?司马懿听了,然后就是让那个秦朗带一万人走最前面,到了埋伏圈之后,这一万零一人基本是被秒杀的,司马死里逃生,蜀兵一扫之前的阴霾,孔明得胜回营,第一件事就是把郑文杀了,这哥们的作用快赶上蒋干了,司马也老实了,不敢再轻易出招了,只说防守;

这一日诸葛出来查看地形,发现一处非常好的地方,形似葫芦的山谷,叫做上方谷,孔明很高兴,因为这里如果设伏,运用得当,可以全歼司马,于是开始布置,调专门的工程兵,封闭整个场地,封锁一切有关这里的消息,诸葛基本是把上方谷作为和司马最终决战的场地来设计考虑的,成不成在此一举;

没几天,杨仪来见,说粮食都卡在剑阁,运不出来,因为道路实在不方便,孔明一听就乐了,说他已有方案,就是木牛流马,虽然诸葛留下了制作木牛流马的文字,但我是看不懂的,这东西太过神奇,就是高级机器人,一只牛一次能载十个人一个月的粮食,这效率也是挺赞的,看来前几次北伐失利,核心原因之一就是粮食,诸葛这回可是长了记性,提前有准备,咱们假设一下,如果有一只超大型的木牛流马,出现在战场,也许不是木头的,是金属的,那会不会就是坦克一样的存在呢?

虽然我连图纸都未必画得出来,但当时的工匠还是做出了木牛流马,并投入使用,非常方便,这也完全打乱了司马的计划,本来想消耗你,结果变成了消耗我,这可不成,司马赶紧派人先抢几个木牛流马回来,研究研究,这么好东西,司马一见了肯定也要自己投入使用,马上拆了一只,开始山寨,司马的山寨可不是产品质量的山寨,而是他自己思维山寨,因为他只是形而上的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到底木牛流马这种东西怎么玩,他还是不懂,这样就容易被钻空子,其实木牛流马有个手刹,总制动,但他不知道,诸葛早就知道这东西司马一见肯定要效仿,到时再利用司马不懂总制动的操作来坑他,果然,坑了司马很多粮食,还装神弄鬼的,唬的魏兵真以为是遇到鬼了,粮队遇到危险,司马也发慌,亲自带兵去救,结果就是连自己的营地一起丢了,而且差点把自己也留在这里;

相关文章

  • 我读三国102

    第一百零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谯周是个非常识时务的人,有些像之后的长乐老冯道,只有迎新主子...

  • 阅读是种强求不来的缘分

    有人说,年轻读《三国》年老读《红楼》; 有人说,夏天读《三国》冬天读《红楼》; 有人说,得意读《三国》失意读《红楼...

  • 心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本周宝宝姐读书会共读《三国演义》第97到102回,想着共120回,现在故事也差不多进入最关键的尾声了,之前还没看过...

  • 读书是我的强项

    2018年6月24日,我读三国啦,但是呢三国对我来说有点难,我就改读红楼梦了,虽然红楼梦还没读,可是我把三国读了有...

  • 《读心三国》目录:

    读心三国01|| 人世难逢诸葛亮:你之宁静,我之平衡! 读心三国02|| 刘备:曹公论我是英雄,天涯路上几相逢 读...

  • 孖妈说三国:曹操和他的儿子们

    读三国,应该读陈寿的《三国志》,《三国志》是史书。 平时我们所调侃的三国,很多情节都出自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

  • 三国之后

    儿子读《三国演义》,问我“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为什么后来魏统一了中国?”我多年前读的《三国演义》,情节忘得差不多...

  • 完美?不存在!——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小孙同学的读后感) 我读《穆斯林的葬礼》时把书丢下了两次,颇有冰心女士少年读《三国演义》之风。冰心读《三国》时,...

  • 小话三国

    小学的时候读三国,文字的头上有着密密麻麻的拼音,中学的时候读三国,每一页的下面都铺满了注解,如今到了大学,读三国...

  • 读《三国》的感觉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4

    读《三国》的感觉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4 这次共读的栏目是“经典漫读”,用十个月的时间细读漫品《三国演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三国1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dt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