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个女孩子来说,勃朗宁夫人在15岁前是非常幸福的。家境富裕,兄妹有十一个之多,可以做她那个年代任何一个有钱家庭女孩子应该做的事情。然而,有一天,命运和她开了一个玩笑,她从马上摔下来,接着下肢瘫痪。这个时间长达24年。也就是说,她要在床上躺24年,被人照顾,她的少女情怀,青春豆蔻的梦想,以至于到了正常的生育之奇妙的年龄,都全部像她的身体一样,瘫痪了。哪怕到了今天这个时代,这样的一种状况摆在任何一个女性面前,都是无法接受的现实,无法背负的痛苦。而就在24年之后,命运再一次几乎隆重得要让全部文学历史举行唯一一次仪式一样的的安排了她和当时最负盛名的罗伯特·勃朗宁见面,从此开始了让无数人动容的15年的幸福生活。文学历史会不断讲述她们的意大利生活,也会不断重述她们感动人心的浪漫情怀。勃朗宁比她小六岁,然而,爱情,从来就不会和年龄讨论距离,真正的爱情只关顾心灵的温暖。
摄于奥克兰如果没有遇到这本1895年伦敦出版的《勃朗宁诗选》,我几乎会放弃自己关于她的任何认识了,一个原因是太多的文学研究资料足够我丧失信心。1895年,距离勃朗宁夫人去世已经34年,距离勃朗宁逝世6年。1895年到今年2017年,也有122年了。一本122年前出版的书,怎样辗转的从英国伦敦来到南太平洋几乎孤立的新西兰,然后再到我的书房,似乎有了说不清的宿命。书的命运和人一样,漂泊着,有一天会遇见一个港口,有一天又会随风而逝,然后又触及一个港口的波纹,也许就不再漂泊了……
摄于奥克兰24年的瘫痪生活,平常到令人除开平常就找不到第二个词语来形容。唯一能够赋予勃朗宁夫人的生命以活跃力量的就是她的想象力,她透过语言来重新建立个人的情感生活。我们今天已经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女性如何征服自己的所有细节了,她后来的幸福爱情远远超越了她的瘫痪生活带来的痛苦和不方便。身体的艰难,并非是打压精神的巨大威胁,实际上,构成对于生命摧毁力量的从来和肉体的折磨不发生丝毫关系,而是精神本身。就勃朗宁夫人来说,我宁愿相信她一开始对于瘫痪身体的恐惧和失去耐心,要在一个瘫痪的身体里高举灵魂自由的旗帜,勃朗宁夫人做出了经典的说明。关键是,勃朗宁在给她写信并且求爱的时候,她的惊喜才是最值得关注的。第一,她是残疾人,第二,她比他大六岁,第三,勃朗宁即使不顾世俗观念,接下来的希望会有多久?显然,所有的疑问的答案其实一方面在勃朗宁对于她的追求与真正的爱,扶持,一方面是她本人在接受爱与到来的幸福之前,她所做的一切。
摄于奥克兰也就是说,勃朗宁夫人做好了一个值得被爱的女人的最重要的事情。维多利亚时代本身的开放,浪漫,唯美,以及社会赋予女性的价值,只是外在条件,要知道,从小开始,勃朗宁夫人就对于文学历史上伟大的作家有了深刻的热爱,甚至是宗教一样的情怀。莎士比亚,弥尔顿,但丁,荷马史诗,阿里斯托芬,伏尔泰,卢梭,希腊神话,罗马哲学,《圣经旧约》等等,所有这一切陪伴了她的童年,少年,青春期,接下来是她在床上所感知到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热情与温暖。她渴望成为这样的温暖,渴望成为这个时代的情绪。所以,当命运安排他们两个见面的时候,就不再是一见钟情,而是灵魂与灵魂的融化。只有这样的完美契合,整体的接受,彼此的鼓励,才允许他们奔赴热烈的意大利,在那里,爱情与文学再一次无比磅礴地证明了一件后来被伟大心理学家所反复验证的事实:爱能够彻底治愈身心。当勃朗宁夫人真的能走进意大利的阳光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后来者都应该热泪盈眶:没有比能够经历真正的爱才站立起来的身心灵更加令人激动和催人泪下了!这是一部伟大生命影片的开始,也是一部伟大生命影片的尾声。
摄于奥克兰所以,勃朗宁夫人给到后来的美国著名诗人艾米丽·狄金森的深刻影响,首先就在于勃朗宁夫人这样神奇的命运,没有任何一个女人不愿意接受这样真正的爱情,更何况这样的爱情温暖到可以治愈身体的疾病。从完美健康的角度出发,身心平衡才会实现生命奇迹,现代心理学不断强调一点的是:透过改变我们的思想来改变我们的人生。这样的真理体现在勃朗宁夫人身上,也体现在海伦·凯勒身上。任何关于身体的治愈最终都要落实到爱,关于自己的爱,关于接受他人给到自己的爱,关于短暂生命和永恒宇宙之间的关系,关于上帝和所造之物之间的唯一纽结。美国著名临床医学教授 Dean Ornish有一本对于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的书《LOVE & SURVIVAL》,为亲密关系的治愈力量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勃朗宁和勃朗宁夫人创造了全部文学历史不朽的爱情幸福寓言最好的版本,直到勃朗宁夫人最后“请再说一遍我爱你”,安静地躺在属于自己灵魂的温暖里……
(图文原创,盗用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