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前很少喝茶,更喜欢可乐。可乐多痛快,一口冰爽下去,浑身舒畅。
我常想,喝茶跟年龄一定是有关系的。青年人中要么喝碳酸饮料,要么喝咖啡,喝茶确是少了些。上些年龄的人,则更多的选择喝茶。
35岁以后,生活和工作逐渐发生了变化。生活中的朋友,工作中的伙伴似乎喝茶的人原来越多,耳濡目染也就稀里糊涂地喝起了茶。
第一次进茶店(不是茶馆)喝茶,是在北京亮马河饭店北边的路边店。老板是福建人,一晚上给我们试喝了大红袍,金骏眉,普洱。老板只字不提钱的事,很平淡地跟我们聊天,天南海北。偶尔也会说一说哪种茶的特点,采摘的季节,制作的工艺。虽然听不懂,一晚上竟也跟老板聊得不亦乐乎。临走买了些铁观音(我以前觉得铁观音有些甜味,还算喜欢)。
来自网络侵删老板跟我说,以后你遇到卖茶的店,就进去喝茶,不买也没关系,卖茶的老板不会不高兴的。于是,以后有了个逛茶店的习惯。大多数时候,多少都要买一点茶。
有一次去昆明出差,有半天的闲暇,我就去了茶叶市场。没有多逛,选了家位置稍偏,人流不太大的店,进店喝茶。这是一家叫老仓的茶庄。现在他们网店也做得很大。在茶庄一坐就是一下午。滇红,生普,熟普;饼茶,沱茶,砖茶;冰岛,班章,易武,昔归...老板给我做了个茶知识普及教育。那一次,我买了几千块钱的茶。
我喜欢进茶店,就是喜欢跟老板聊天喝茶的感觉。茶店,是一个把顾客与卖家关系淡化到最低的地方。只要老板不忙,就会陪你聊天,品茶。
当然,只跟茶店老板品茶聊天,似乎太LOW了些。这的确是我开始喝茶时的状态。
除了喝自己买的茶,喝的更多的是公司老板的茶。自从老板喜欢上喝茶后,脾气平和了很多,也很少发火。原先不管是向老板汇报工作还是被老板叫来商量事情,通常就是坐在他的办公桌前,一本正经。后来,是坐在茶桌前。气氛缓和很多,虽然顾不得品茶,茶确是气氛的缓和剂。不忙的时候,跑到老板办公室,厚着脸皮请老板赏一泡他藏了许久的班章,或者刚买来的白牡丹,既解了馋,也增进了感情。
工作中,不管是会见客户,还是内部开会,喝茶是一种谈事的方式,很难真正地把精力集中在品茶上。
更让人惬意的是,一人独处,或是约一两好友,一壶茶,一支香,一本书。想说话,便说,不想说话,便自顾读书。把手机放到一边。
人生,不是不停地奔跑,还要走走停停。掬一把清泉,拈一朵花,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品茶,是让茶的香,醇,甘,涩化入血液,消除内心的焦躁,从容应对人生的酸甜苦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