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杜牧的诗作――《清明》。杜牧是陕西西安人,祖上世代为官。他的祖父杜佑曾任平章政事(宰相),父亲做过太子司仪郎。这首诗杜牧写于池州剌使任上。身在江南,孤单无亲,特别是清明节这天,对已逝亲人的怀念之情更甚。因此,多数人认为这是一首清明祭祖,遥祝亲安的诗。若如此,我倒有几点疑问:清明节正是南方稻禾长势茂盛之时,诗中毫无提及;祭祖多去已逝亲人的坟墓或十字道口烧些纸钱,杜牧遥居江南,那里没有他祖上的坟墓,若烧纸钱也没必要跑得那么远;清明节虽有饮酒习俗,杜牧询问的却是牧童,而非游人、农夫、过路的商贩……在稻禾长势葱郁之时却只见放牧的小哥,难道这不使人感到意外吗?而诗人就给读者留下这样的惊奇。那个“路上行人”我感觉就是诗人自已。因为路上除了诗人、牧童,亦再无他人。安史之乱出现了长期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的局面,唐朝国土已“荒草千里,万室空虚”(剪伯赞*《中国史纲要》)。诗人这一天应该是郊外踏青,当他看到荒凉萧条的残败景象,忧国忧民之心使他愤懑忧伤,他渴望人民安定幸福,他希望国家统一富强,他的愿望是重回清明盛世的大唐。情绪过度低落使诗人神情愰惚(欲断魂),借酒浇愁使他想抚慰忧伤。感念时局,抑郁惆怅,怀国忧民,昌盛富强。因此我感觉诗意的理解务必根据社会背景,依据诗人触感情想。
网友评论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