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西游系列之四:西游记之真假唐僧
原创/浔阳雨潇潇
西游记中真假孙悟空一章曾经集中展示了美猴王与六耳猕猴的瑜亮之争,但除此之外,其实西游路还上演了一出真假唐僧的好戏,这场好戏里就蕴藏了一些可参破却不可说的阴谋。
这乌鸡国王的事情原本是由唐僧牵头而起,悟空只不过是具体策划者和执行者,但是一旦牵连入罪时,唐僧立马翻脸,撇清责任:
“你这弼马温!专撞空头祸,带累我哩。”
事实上,唐僧正是因为与国王、太子境遇相类,颇有几分感同身受,陡生了同情之心。乌鸡国王讲述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三藏大为感叹道:
“你的灾屯,想应天付,却与我相类。当时我父曾被水贼伤生,我母被水贼欺占,经三个月,分娩了我。我在水中逃了性命,幸金山寺恩师,救养成人。记得我幼年无父母,此间那太子失双亲,惭惶不已!”
此外,唐僧生父陈光蕊被水贼推下海,被海龙王救下,用定颜珠保存尸身完好,十八年后送还岸边还魂;而乌鸡国王被妖怪推下井中,被井龙王用定颜珠保存尸身三年,最后吞下太上老君的九转还魂丹,重返阳世。这些都是他们境遇相似之处,方使得唐僧移情于己,点头应承,才接下了这桩公案。
唐僧生父陈光蕊原本以为这一劫中有个真假国王已罢,谁知道后文中又演绎了再一出真假唐僧。这恰恰是唐僧与乌鸡国王境遇的又一次吻合。作者为何屡次强调二者之间的相似处,或许其中暗含深意?不妨可以从中作些大胆的推测:唐僧与国王、太子的身世契合撇开不论,暂且来看看两起案件的施害者——水贼刘洪和青毛狮子精同样是作为唐僧渡劫的注定要出场的人物,推彼及此,彼此之间是否也能有一些共通之处?譬如,狮子精在位三年,乌鸡国始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刘洪在江州十八年,应该也是政事平和,百姓安居,否则早已狼狈事发。再如,狮子精是个被骟的畜生,所以三宫娘娘不曾被玷污,而水贼刘洪是否也是“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
唐僧生母殷温娇观附录中载,刘洪待殷温娇也甚不薄,至少头疼脑热,嘘寒问暖,时时会查问,彼此“相敬如宾”。而狮子精与王后虽然同眠同起,但碍于身体原因于是冷淡如冰。殊不知,“相敬如宾”与冷淡如冰其实是一线之隔。夫妻客气如宾主委实很温馨,但久了实则透着些玄妙。很难说刘洪是否存在有男性身体原因,否则十八年不至于无有子嗣。究其原因,只有三个可能性:一是他从未对殷温娇有过越轨之举,但是这显然与前文中他因贪图美色而痛下辣手的前提大相矛盾;二是他对殷温娇欲行不轨,奈何身体机能有障碍不得遂;三是殷小姐权且苟活迎合,使用了避孕术,但是因为古代避孕之术落后,实用性有限。根据殷温娇小姐与刘洪相安无事的相处模式而看,第二者有很大可能,即虽然未遂但是还是有侵犯之举,否则殷小姐身家清白,完全没有必要在父、夫、子一堂团聚的美好氛围下,决意选择了“从容自尽”。故事发生在唐朝,而唐朝妇女尤其贵族女子的贞洁观相对淡薄,所以身为唐朝女子的殷温娇在沉冤得雪之后,不论失身于贼与否,根本不必去死,但书中为何一定要求死?原因在于作者,吴承恩生活在明朝中期,毕竟在明朝愈演愈烈的妇女贞操观念里,虽未失身但却事二夫的行为绝不可原谅,以贞妇烈女的标准来衡量,所以殷小姐非死不可。
青毛狮子精书归正题。乌鸡国一劫中青毛狮子精的出场率不高,一直活在众人的言语中,所做之事都是通过国王、太子、正宫娘娘之口讲述而出的,战斗指数也不高,连一件趁手的兵器都没有,在与悟空打斗之时,只是仓惶间夺了镇殿将军的宝刀匆匆应战。西游一路上历经的妖怪中,多数都是“内外兼修”,不仅武艺高超,而且内心坚强,输人不输阵。相较之下,此一劫中的妖精实在是有点弱——胆量不大,心理素质不过硬:被悟空一番言语揭破真相后顿时就变颜变色,
“唬得他心头小鹿撞,面上起红云”,
立马坐不住,“急抽身”就想逃命;法力一般,在打斗中不敌悟空,无奈只得摇身变作和唐僧一模一样,悟空辨认不出。但就是这看似极平常的一招,却是极阴险的心理战。他变作唐僧这一举措无疑拥有很大的杀伤力,不仅戏弄了悟空,更在唐僧、悟空心中留下一道芥蒂,从内部瓦解,即最毒辣的离间计。
悟空性子暴烈,被妖精戏耍后,急躁之下,数次举棒欲打,
“这大圣赶上,就欲举棒来打”“这行者举起棒望唐僧就打。可怜,若不是唤那几位神来,这一下,就是二十个唐僧,也打为肉酱!”
这是西游途中悟空第二次举棒欲打唐僧,第一次是在初投唐僧门下,被唐僧连哄带骗戴上紧箍儿时,心有怨愤、心意不坚时有意想打;这第二次是碍于妖魔作怪,无意为之。但是也难说悟空是否夹带了私心在内,毕竟唐僧与悟空师徒初期彼此心有隔阂,唐僧顾忌悟空无故逞凶,悟空也厌烦唐僧无原则、耳根子软。也许悟空并非是真心要打下去,但是也是一种变相的震慑作用:谁让你没事儿听八戒的撺掇就念紧箍儿咒的?而此处也难说唐僧没有加深心理阴影,早在第一次被悟空举棒要打的时候或许就已存了戒备之心,些许不如意动辄就使用言语羞辱和紧箍儿咒羁勒羁勒悟空,正如托塔李天王对于剔骨还父的哪吒的暗中忌惮一般,明面虽百般掩饰,心中却不自主已扎根。
孰真孰假?正因为唐僧本是心有芥蒂,对于悟空在初相识就要举棒打他的场景中始终心有余悸,对于紧箍儿咒大为倚赖。唐僧在八戒献计认出真假后,注意作者的叙述顺序:
“那妖魔纵身跳起,踏着云头便走。好八戒,喝一声,也驾云头赶上;慌得那沙和尚丢了唐僧,也掣出宝杖来打”,“唐僧才停了咒语”。
也就是说,唐僧是在妖精逃走——八戒追赶——沙僧助阵的一系列事件发生之后,才停止念咒语。按照正常逻辑,不是应该在辨认出真假后,立刻第一时间内停下不念了吗?毕竟他多次见识到紧箍儿咒对于悟空的威力,然而他却没有,难脱假公济私之嫌。狮子精被文殊菩萨降伏带走后,作者一直没有描述师徒之间的互动,始终在描写唐僧与国王、悟空与国王间的来往言语,却唯独没有师徒间的安抚与宽慰。
果然,在紧随其后的圣婴大王红孩儿一劫中,唐僧故态复萌,怀疑悟空故意戏弄他,痛骂连连,要念紧箍儿咒,还是沙僧劝阻才作罢。
请看唐僧的骂词:
“长老抬头看时……便骂行者道:‘这泼猴多大惫懒!全无有一些儿善良之意,心心只是要撒泼行凶哩!……’”
此话别有深意,此时悟空并未对红孩儿做任何事,缘何骂他“心心只是要撒泼行凶”?分别是借机在宣泄未曾发泄出来的牢骚,暗示悟空在真假唐僧一节中,假公济私想要打他唐僧。
而乌鸡国中,破解妖精之计的是猪八戒,八戒出谋划策,让唐僧念紧箍儿咒一辨真假,表示真的唐僧会念,而不会念地自然是假的唐僧,据此果真判断出了真假唐僧。八戒这一方法,一举多得,一是让悟空再次遭受了头疼难忍,战斗力暂时下降;二是让唐僧得以趁机报复;三是让自己有出手擒妖的机会,增加取经成果。最绝的就是明明让悟空吃了苦头,却还能让悟空为他的主意点赞,“兄弟,亏你也。”
始终觉得西游记并非阴谋论,但是,西游记里的确有很多阴谋。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