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大学上的各种课程让我手足无措,可以说一片迷茫,如果不以考试为目的,我不明白那些讲师讲的那些有多少意义,可我是真的不想以考试为目的。
所以在一遍又一遍的纠结之后,我选择了做自己的事,偶尔抬头看看。还记得那次我在写自己一直想写的一部小说时,老师放了一些短篇,我没有去看,只知道是弘扬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东西。
那个女博士在讲台上讲着书本上的知识点,下面的孩子,有的打着瞌睡,有的看着视频,有的打着游戏,我大概是唯一一个奇葩到在写小说的人,但这些都得开个静音在桌肚里偷偷干,睡觉的也只能掩着委婉地睡,因为这个女博士认真得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扣你的分,自然也有认真听课的学生,不过也大多是坐前排,不好干其他事情的。就在刚刚有个女孩下课去上厕所来时已迟到了点儿,那个女博士便扣了她的分。
后来屏幕上弹出一个问题,我抬起头正巧看见了,那个女博士在那问同学们的想法,可是,许久没有反应,场面很冷,我想那个女博士只是忍着,挺尴尬的。
那个问题是曾经一个热点:一个大学生因为救一个落水的老头儿而被水淹死丧命,他这样的救人之举值不值得?
当时看见那个问题时我脑袋里蹦出来的第一句话是:这么伟大的吗?
其实脑海里的这句话确实不止一种意思,把伟大说得这样肤浅,我是不愿意的。
真的是过了好久,才好不容易有一个男孩举了手,站起来的说的是:值得。
后来他说了他的理由,他说人的生命是平等的,老头儿的生命不能说它不值钱,都一样,大学生救人,是高尚品德的体现。
那个人只说了这几句话,然后就是女博士在那扩展他的话,显然,在他回答问题的时候,女博士说的话,比他还多,因为他的话是断断续续的。
女博士继续问有没有有不一样想法的,下一秒我就举起了手。我并没有什么准备,好像只是潜意识在召唤着我,我也不知道我下一秒会说些什么。
“我不这么觉得,我反而觉得不值得,生命是平等的这句话并没有错,救人也没有错。我看到一个人,我想救他,这是作为一个人的直接的反应。但是救人之前,你应该作一个快速的思考,”我当时感觉所有的头都转了过来,可我又真的不在意,继续说着,“救人的确是应该的,但那个大学生这样冲动很不值得。因为他还有家人啊,他的父母盼望着他有出息,他突然就失去了生命,这样的惨剧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怎样的伤害,我想作为一个父母,它宁愿自己的孩子是个废物,我不会舍得送上孩子的性命,因为孩子,真的是家庭的希望,甚至是全部。所以那个大学生在救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有没有能力去救,这一下子的冲动的好心,被水淹死的那一刻他有没有想到自己的父母,一直为自己默默付出的父母。”我当时感觉到了自己的口吻,是一句比一句猛,充斥着愤怒的情绪,我不知道愤怒到底为了什么,当时脑袋里并没有语言组织,一下子蹦出来可能语言真的紊乱,可能有些人真的不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想。
如果让我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我想说:他确定他是善良高尚的,但我也确定,他是没有头脑的。在救人的时候,也要想着自救,每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何况是那么可爱的自己。
所以我之前讲的伟大,便很是讽刺了,无私还是自私,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当是完全不一样的。
显然,思修老师是支持前一种观点的人,毕竟教科书在那,她便照着教科书讲,因为后来一节课上课之前,她又讲了这个热点,然而从她的言语中,我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她赞成第一种。
自然,我不敢说自己的言论正确,这些本无对错之分,只是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观点,有不一样的想法,和不一样的偏向性。我觉得偏向性这个词,更妥当也更合适些。
我才生活了十八年,我的思想可能还没成熟,但我自认为心理年龄是极大的了,不管别人怎么想我,我只是想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说得可能不怎么样,但那便是我想说的,所以,我便说了。
网友评论
教课书在手上,想法在各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