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有什么样的家规,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子女。我们都在普通家庭中长大,父母长辈的教诲和身体力行,就是我们的家规家风,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影响着我们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我的父母都有文化,他们不善言辞,不喜欢讲什么大道理,对我们的教育也都是做人的基本素养,包括善良感恩,包括诚实守信,包括尊老爱幼……
记得小时候邻村有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光棍,瘸了一条腿,长过癞疮的头上经常系一条白毛巾,以讨饭为生。每次他来我们村,小孩子们远远地看到他背着那黑不溜秋的白褡裢,拄着拇指粗的棍子走进村时,就成群结队地跟在他的后面,追着他喊“癞头和尚”,“瘸驴”。
有一次他要饭到我们家门口,我和姐姐也在他身后喊“瘸驴”,母亲从厨房出来,把我们训斥了一顿,领着他进了厨房,把我们的中饭分了些让他吃完,临走母亲又塞了两个饼子到他的褡裢里。以后他每次来,母亲都带他到厨房,让他吃饱后再给些食物,有时是玉米面饼子,有时是地瓜,还有时也会是一两个菜团子。
母亲在我们村里做了三十多年赤脚医生,从我记事起,晚饭后母亲都会背上药箱去给病人看病打针,往往夜已经很深了,母亲还没有回来,我和姐姐趴在被窝里,在黑暗中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屋门,支楞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害怕的不敢入睡。
直到听到母亲的脚步声在院子里响起,接着看到她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悬着的心才放回肚里,踏实地闭上眼睛睡觉。
有时候睡到半夜,外面有人叫门,叫门不应转而拍门,及至连叫带拍还是叫不开门时,屋子的后墙被来人踹的“咚咚”作响。这个时候,别说父母,就连睡的像死猪的我们,也被一下子惊的坐了起来。
这是村里有人发烧或突发了什么急病,来叫母亲去看病的。
家里农活再忙,母亲也没有耽误过病人的治疗。村里刘家三爷和王家二奶奶,都七十多岁无儿无女,母亲还经常带我们过去探望,看有没有能帮忙做的事。
有几年父亲在镇中学当校长,那时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虽没有现在这么重视,也是想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镇中学比起下面的初中,算是乡里最好的。每到小升初成绩下来,就有人托关系找到父亲,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的学校。
这个时候的父亲总是温和地摆事实讲道理,摆明自己的立场,微笑着把心服口服的客人送出大门。
宽容理解,凡事都为别人着想应该是我们家的传统。记得爷爷在九十七岁那年,在一个路口为了给一辆三轮车让路,自己不小心掉进了猪圈里,被车主扶上来之后,一连声地说着没事,撵着人家快去赶路,别耽误正事,自己一瘸一拐地挪回家,脸上身上满是伤口,过了好久才慢慢痊愈。
就是这样,也没有耽搁他每天拿着小铁锹去修补村里的那几条黄土路。
家里长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学会了善良,懂得了感恩,知道了诚信是为人之本,宽容是处世之道,只有坚强乐观,踏实努力,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通畅。
前年暑假,儿子坐了十五个小时的火车从学校回来,到了家还没坐下,跟我要了电车钥匙就要出门。
那个时间是下午一点半,我们顶着毒日头刚从火车站骑了十几分钟的车子到家。他洗了把脸,换了一身干净衣服,接他之前我就已摆在桌上的饭菜,他只是看了一眼,说来不及吃了,晚上一块吧。
原来儿子在学校时,就和他以前代过课的培训学校约好,那天下午正式去上课。本来他计划的时间很充裕,到家后休息一天再去上班,没想到前一天的车票没有买上,就晚到了一天。
我往他的手里塞了一个鸡蛋,看着他飞快地“噔噔噔”跑下楼去,心疼之余却又倍感欣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