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活在关系中,因此所扮演的身份角色多种多样。
有的是既定的角色,比如父母、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等等。有的是职业角色,如教师、医生、律师、警察、法官等等。有的是临时角色,比如观众、听众、顾客等等。
还有的人喜欢扮演受害者角色,以此获得他人的怜悯和同情。
成人角色是每个人都要扮演的,但它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人”没有关联。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对于自己扮演的身份角色是毫无觉知的,因为他已经与身份角色融为一体了。
当一个人完全认同自己扮演的身份角色时,他的所作所为就不再纯粹,因为有小我掺杂其中,行为会自动地维护小我的存在。
当一个人完全认同自己的身份角色,很难有真诚的关系。因为当他在和他人交流的时候,是四个概念上的身份认同在互动。比如,A和B在交流,A的心理概念上有自己和B的身份认同,B的心理概念上也有自己和A的身份认同。而这些概念上的身份认同都是幻相,不是真实的本质。
越是有名气的人越是认同自己的身份角色,因为那些身份角色就是光环,能为他们带去利益。和他们靠近的人,多半也是看中他们的身份角色,期望从和他们的交往中获得实质利益。因此,有名气的人难有真诚的关系。
有的人能清醒地意识到这点,就会刻意隐藏自己的身份角色,为的就是想建立真诚的关系。
无论任何情况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但不要让做事成为自己所认同的一个角色。只是纯粹简单地去为,而不是为了保护、加强和顺从角色的身份认同,那么无论你做什么,都会获得强大的力量。
比如,妈妈关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真诚地关爱,但不让“妈妈”这个角色身份掺入其中,她的关爱就能获得强大能量,那能量从她的内在源源不断地流出,直抵孩子的内心,孩子因为感受到妈妈的关爱而快乐,不会有任何抱怨和不满。
如果妈妈关爱孩子掺杂了自己的身份角色,为了维护这个角色的权威,她就会以爱的名义绑架和控制孩子,而缺乏了真诚。这样的爱是狭隘的,孩子也不会感受到快乐。
爱,因为纯粹才具有强大的能量,能疗愈自己,也能疗愈他人和这个世界。
如何才能做到不认同自己的身份角色?保持觉知。当我们觉知到自己正在扮演角色时,就把自己从角色中释放了。
当觉知生起的时候,头脑的念相功能(对外在)和心象功能(对自己)就隐退了,没有了身份认同的幻相,是真正地在和他人交流, 是真正地在专注做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