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聊斋志异当中,也记载了一个狗报恩的感人故事。
周村有个商人到芜湖做买卖,租了船准备回家,看见江岸上有个屠夫捆着一只狗要杀掉它,商人动了恻隐之心,就花高价把狗买下来,饲养在船上。这条船的船工是个江洋大盗,专门杀人越货,看到商人的行李很值钱,就把船摇进了芦苇丛中,趁商人睡熟的时候,把商人绑住,拿起刀要杀死他。
商人哀求大盗让他能保留全尸,大盗同意了,就用毡毯裹上捆好投进江里。狗看见了,哀号着跳入江中,用嘴叼着毡毯,在水中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又浮上来,到一个浅滩才停止。狗又从水中趟上岸,到有人地方,汪汪地哀叫着。有人感到奇怪,跟着它往前走想看个究竟,在浅滩上发现了裹着人的毡毯泡在水中,拖上来弄断绳子。商人侥幸还未淹死,狗救了商人的命。
一只狗竟是这样的知恩图报,拼死报答主人的救命之恩。而世上有多少忘恩负义的小人,特别是不懂得孝顺的人更是可恶之及,他们甚至连狗都不如呀
在老家有这样一个邻居,夫妻俩个跟着儿子在城市住,家里留下一位七八十岁的老父亲,老父亲病了,他们不管不问,由两个出嫁的妹妹轮流照顾,眼着父亲已经卧床不起了他俩才回到老家。
回家后不给老父亲看病,两个妹妹实在看不下去,就找哥哥商量。可是哥哥是个怕老婆的窝囊废,老婆不让出钱,他连个屁都不敢放。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老父亲一天不如一天,只到驾鹤西去命归黄泉。
出殡的那天,两个妹妹哭得死去活来,他跟没事人似的。亲戚邻居都在私底下骂他是个没良心的白眼狼。
象他这样的不孝之子,在当今的社会中越来越少了。他和上边故事里的狗相比,真的是连狗都不如。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孝顺父母,是天性良知。没有父母,我们哪里来?对父母不孝,我们还能叫人吗?我们这个民族历来崇尚“孝”,我们的教育一直很重视德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惨剧?这是我们的悲哀!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大意是,现在所谓的孝顺,只是能赡养父母而已。即便只是狗、马,也都有人养,如果不尊敬父母,那又有何区别呢?
在儒家思想里,“孝”被列为百善之首,因为从“孝”从自身出发,可以推及到善待天下人的品德“仁”。
汉文帝刘恒,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使西汉社会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
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
汤药必亲尝。
“孝顺”一直被推崇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称为是“传统”的东西,就一定有其生命力的历史语境。董永卖身葬父的孝感天动地。
相传董永少年丧母,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于槐荫下遇一女子,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后来,槐荫改名为孝感。这就是湖北孝感的由来。
葬父贷孔兄,
仙姬陌上逢,
织缣偿债主,
孝感动苍穹。
佛经里说:最大的善,不会大过孝;最大的恶,不会大过不孝。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不孝顺,即便在外人看来多好多善良,都是伪善,因为父母才是这世上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人,善待父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
其实孝顺不需要轰轰烈烈,父母真的很容易满足,在外面忙工作时别忘了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周末假期多陪陪父母,和父母一起聊聊天;天冷了给父母添几件厚衣服;父母生日,陪父母一起吃顿饭。《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很朴实地诠释了什么是孝顺。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在。爱不能等,孝不能迟。钱没有挣够的时候,但人的生命却有尽头,孝敬父母要趁早,要珍惜每一天与父母相处的日子。
世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
我已经长大,
你还未老,
我有能力报答,
你身体倍儿好。
对不起 ,
我从未让你们骄傲,
你们却待我如宝。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长寿,平安渡春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