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每天早晨,总是不等闹钟响起,就已经洗漱完毕。多年来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即便以前在岗位倒班时,只要不是下夜班,每天都会早早起床,沿着开发区向东的大道慢跑一圈,回到家,神清气爽,再自己做个早点,一家三口吃过早点,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
其实我不是一个爱运动的人,但是我承认运动能使人心情舒畅、身体强健,所以我强迫自己每天早晨出去运动一下,慢慢也就形成了习惯。时间久了,不仅感觉到身体上的变化,而且心态也越来越开朗年轻。
我在每天慢跑快走过程中,认识了一位大哥,他最早在铁矿工作,后来调到钢厂,已经退休快十年了。近七十岁的人,红光满面,说话中气十足,他坚持锻炼已经好几十年了,他说这是受他老母亲影响。刚认识他时,他的母亲已经九十四岁,但是身体依然很硬朗,每天还要到广场上舞一会儿剑。
大哥的母亲一百岁时无疾而终。有时候他会讲起他的母亲,说自己父亲去世早,母亲独自一人把他们兄弟姊妹六个抚养成人,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一个姐姐和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是他父亲当年收养的一位战友的女儿。老母亲在六十多岁时,因为脊椎病面临瘫痪,但是老人并不认命,她当时就住在养女家里,每天等孩子们上班上学走后,自己就开始锻炼,先是在地上爬,然后慢慢地扶着床沿跪着走,直到有一天她重新站起来,令所有人大吃一惊。
老人曾经说:“人的身体是受想法支配的,我心里想着要站起来,那就一定能站起来。”老人文化不高,也说不出坚定意志之类的话,但是她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老人在世时,我曾经在广场看过老人家舞剑,也和她聊过天,她总是微笑着,说话不紧不慢,条理清晰,视野开阔。她很少谈论家长里短,她说总把鸡毛蒜皮的事挂在嘴边,人就容易想不开。
大哥深受他的母亲影响,平时也总是嘻嘻哈哈,十分开朗。他说人要想长寿,其他都是次要的,主要还是心态好、适当运动,这个运动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包括脑力劳动。这个我相信,因为我知道他的母亲虽然文化不高,却喜欢看书看电视,快一百岁时讲起国家大事还头头是道,有时候就某个电视剧会分析出很多道理,说明老人家大脑一直没有停止思考。
这位大哥和他母亲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乐观开朗的心态给我影响很大,我想,我们很多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精气神。让自己的身体和头脑一直处于运转状态,勇敢面对现实,不为暂时的困难压倒,积极乐观地生活,你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