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有的是不可描述的梦
陈花卷
盲人会做梦吗?

盲人会做梦吗?你是否也会和我一样对这个问题充满疑惑?如果会,那他们的梦与视力正常的人一样吗?会有颜色么?会有事物的具体轮廓和形状么?
对于盲人会不会做梦还有做的梦是什么样子的,美国盲人基金信息中心的回答是:盲人确实做梦,但是存在先天性失明和后天性失明的区别。在人生早期就失明的(先天性盲)人的梦,与现在失明但是有过视力的人的不同。先天性盲人的梦里表现出更多的声音。两群人的梦都表现出与有视力的人的梦一样的丰富想象。
可以肯定的是盲人虽然存在视力缺陷,做梦的机能和正常人是一样的,只是梦中出现的东西会有所差异,而且,盲人做梦的具体感觉也要依据先天性盲和后天性盲来做出具体分析。
先天性盲人与后天性盲人对梦的感受是不同的

对于后天致盲的说法在学界上大同小异,并没有太多引起争议的地方。后天致盲的盲人在失明之前就用眼睛感受过这个世界了,对颜色和日常接触事物的具体轮廓会有一定的了解,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视觉记忆会逐渐发生偏差,所以后天致盲的盲人在睡梦中是会出现有相应的视觉图像,只不过没有正常人表现得那么清晰和准确。

萧煌奇是1976年出生于台湾的歌手,因为先天性白内障而全盲,4岁动了眼部手术后成为弱视,15岁那年因用眼过度而失去所有视力,2002年12月凭着第一张创作专辑《你是我的眼》而走红。《你是我的眼》唱道: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人们说的天空蓝,是我记忆中那团白云背后的蓝天。也进一步验证了,后天致盲的盲人记忆中的视觉图像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抽象。所以,对于在后天致盲的盲人来说,他们仍然会梦到颜色之类的具体图像,但对于此前所认知的人、物和颜色等等,通常会淡化和零碎。
然而先天性盲人是否梦到图像的问题备受争议
先天性盲人是否梦到图像的问题已被研究,但是研究结果却有所差别:有些研究的结论说先天性盲人不会梦到可视图像,然而另一些报告总结说他们能。
有些学者指出,如果是在5-7岁之前失明,那这些盲人梦到视觉图像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如果是出生时就失明,或在婴儿时失明,那这些盲人就不会有视觉图像的梦。
先天性盲人所做的梦只包括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而这些感觉在盲人的梦中比视觉正常的人要更强烈。
不出意料的,对视觉画面这个概念的定义成为了研究者之间的主要分歧。多数研究结论是那些先天盲人并不会经历有视觉信息的梦,但是对视觉信息的定义存在很大争议,有的认为是“通过视觉系统看到的实际图像”,有的则认为是“不依赖视觉系统的虚拟图像”。这种概念细分在学术界可能是很平常的,但是对我们来说有点太过复杂了,专业术语太多,涉及范围广泛,难以理解。
对于学界中出现的各种观点,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并没有过多的资格去评判对错,只能是当作了解。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50个人实施了四个星期的监测。其中11人是先天盲人,14个是后天致盲,剩下的25人是拥有视觉的对照组。每天早晨实验参与者们都要根据他们梦的内容填写一份调查问卷,与其他参与者的记录进行对比。包括先天盲人和后天致盲的所有研究对象的梦都主要是由嗅觉,触觉,味觉和声音这些信息所组成的,并且没有先天盲人反映经历过视觉印象。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Raj Dasgupta 博士说:“盲人测试者们的梦被视觉之外的其他感官所主导,他们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眼球运动更少。拥有视觉的人的那种眼球运动就像是在“观看”梦中的电影。”

用电影来描述梦境可算是共识,但也有局限。会有一些包含视觉信息,却很难让人联想到电影的梦么?盲人诗人、回忆录作者和雪城大学项目主任Kuusisto(史蒂夫·库斯杜) 觉得这种梦是存在的,他说:“拥有视觉的人的梦可能像是动作电影,而盲人梦中的视觉印象可能不能用电影来形容,盲人的梦更像是莫奈的画,梦里会有人物和地点,但是更抽象,更写意。”Kuusisto 出生时伴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他可以看到一些颜色和万花筒般的形状。他认为盲人不能梦见视觉信息的观点是很荒谬的,他的一位先天全盲的朋友也同意他的观点。
Kuusisto对所有医疗机构关于盲人的理论都抱持着一种合理怀疑的态度。他与世界上最好的眼科医生一起工作,那个医生私下告诉他,大多数眼科医生在忙着治疗失明者的同时,对于失明这事本身几乎一无所知。Kuusisto在刚刚所说的研究中也看到了同样狭隘的思维模式:无视主观经验,只注重身体表现,比如实验中用快速眼动睡眠来作为判断标准。
一个人感知和解释世界的方式和他本身的特点有着很大关联。比如相对于盲人数学家,盲人诗人可能会用更多的想象力来解释世界。盲人们同样花很多时间想象,他们根据别人的叙述说明,在脑中描绘出意像。Kuusisto说“如果蒙上你的眼睛把你带到一个地方,然后用语言给你形容这个地方,你就会在脑中描绘出这个地方的样子。”盲人的梦中能反映出多少这种意像还未可知。但至少说明了上面所说的实验的参与者并不能普遍代表所有盲人。
争论的另一个焦点就是对颜色的理解。
Raj Dasgupta博士坚持认为如果从未实际看过颜色,那么在梦中也不可能看到颜色。Kuusisto认为事实并非如此,盲人一直都能看到颜色,不过对颜色的定义也许稍有不同。所有的名词都有一个基本定义,但根据个人理解不同这个名词表达的意思也会稍有不同,不过这仍然不妨碍我们用词汇进行沟通。但是一个盲人理解的小甜甜布兰妮可能和视觉完好的人所理解的有很大差别。其实即使是视觉完好的人之间对布兰妮的理解也不尽相同。Kuusisto说“即使从未见过蓝色,当别人形容说蓝色就是大海的颜色,你就能对蓝色这个词形成意像,不过反映出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所谓蓝色。希腊人就认为海洋呈紫红色。”
盲人比正常视觉的人作恶梦的次数多四倍。

Dasgupta博士的研究指出视觉完好的人和盲人的梦的主题也是非常不同的,比如盲人的梦就鲜有反映社会交往情形的。人们讨论最多的“发现”是,盲人比正常视觉的人作恶梦的次数多四倍。当实验参与者年龄较大,或者曾经拥有过正常视力,作恶梦的频率会下降。导致恶梦的原因可能是恐惧感和焦虑。而出现这种情感可能是因为没有视觉,容易做关于迷路、掉到洞里、还有被看不到的车撞的噩梦。Kuusisto则指出和视觉正常的人不同,盲人的昼夜节律和褪黑激素的释放并不能根据光照来调节,这导致盲人有更多的睡眠问题。不过他从未听他的盲人朋友们说过做的恶梦比别人多。这里也再次重申,Dasgupta博士实验中的盲人参与者们并没有觉得他们自己作恶梦的频率很高。
只注重实验方法和生物反应的科学家,也许很难接受主观感受会比客观条件更有研究价值的这个理念。
Kuusisto说:“Dasgupta博士坚持认为梦的内容与想象相关,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完全由外部感官决定。我不太同意,我认为梦是个性化的,美丽的,神秘的。”
以上盲人诗人Kuusisto与Dasgupta博士在对盲人在梦中所感受的内容存在很大的分歧,同样身为盲人的Kuusisto更注重盲人个人的主观感受,而Dasgupta博士更相信由科学的实验探究而得出的结果。那到底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我们也无从判断,只能说各有千秋。
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9个月大时失去视力和听力)在她的自传中描述,她的梦没有任何的视觉、声音或思想,梦里只有强烈的抽象感觉以及恐惧。
之前,梦里除了恐惧,没有任何声音、思想或情感,只有感觉的形式。我经常梦到遇到我跑进一个寂静黑暗的房间,当我站在那里,我感到一些东西重重地掉下来而没有任何噪音,但地板会猛烈地摇晃,每次我都会被惊醒。随着我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周围的事物,这个奇怪的梦就不再出现了。后来我还梦到了一只狼,它冲我扑过来,它那恐怖的牙齿深深地咬入我的身体!我无法说话(事实是,我只能用手指拼写),我试图尖叫,但没有声音从我的嘴里发出。这很可能是因为之前我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这个梦后来也消失了,我开始梦到自己以外的物体了。”
聋哑人的梦也类似于此,但与盲人刚好相反。那些先天性聋哑人在他们的梦中不会听到声音。在聋哑人的梦中,人们与他们交谈都是使用手语。视觉图像在他们的梦中被增强,而且也更加生动。
另外在网上流传的一些盲人个人对于梦境的主观感受都是存在很大的共性的,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平日里最常使用的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在梦中的感受会更加强烈,但不排除有一定的视觉图像的出现。
网上有个编辑对身边的盲人朋友进行了相关谈话而总结得出的结论

盲人在睡觉的时候会产生相关的梦境是确定了的,而这些梦境的具体内容与和盲人失去视力的时间、盲人平时接触的环境以及盲人心理状态息息相关。
对此,我个人认为梦境的产生是与我们的生理需求和大脑中枢的运动是有很大关联的,即使是存在视觉障碍的盲人,同样是可以做梦的,只不过对比于正常人来说,在盲人的梦境中不会出现过多的正常的色彩映象,就算有色彩的出项,说个比方,我们的妈妈如果从小告诉我们这个黑板的颜色是白色的,没有其他人去纠正我们的情况下,我们就会以为这种颜色就是白色,更何况先天性盲人没有关于色彩的概念,所以说,先天性盲人理解的色彩肯定不会和我们站在一个平行线上,即使他们的梦境中有相关色彩的出现,他们也未必知道这就是颜色,而对于后天失去视觉的盲人来说,如果失去视觉的时间过长,慢慢的,一些颜色的概念就会发生偏差,甚至抽象化,以至于出现在他们梦境里的通常是日常感受较多的触觉和感觉之类。
正常人闭上眼睛和盲人感受的是一样的吗?

我的第一反应是,肯定会有相同之处,但是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唯一一句我能记住的高中政治课本上的话。就好比我们失恋了,各个因素会交替发生作用,使我们产生负面情绪及其程度是不同的。有网友对此做出了相关分析来证实正常闭上眼睛和盲人不会有一样的感觉,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性。

我们也可以试着把眼睛蒙起来,亲身体验一下盲人的感觉。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明眼人可以对盲人表示同情或者理解,但他们永远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
同样不可能的,应该就是去理解盲人的梦了。这就好比想在深海辨别航向,却发现自己迷失在马里亚纳海沟。当然,潜意识对每个人来说都像是深不可测的海洋。说到梦,我们会本能地联想到一系列视觉信息,不是么?不过,说真的,我们对盲人的梦了解到什么程度呢?
在热衷于研究盲人梦境的这个领域时,无论结果如何,学术界到底是倾向于客观的科学结论,还是个别盲人的主观感受,这些都不是凭借我们个人的意
志来决定的,我们能够确定的共同点是,给盲人少些歧视,多些理解,多些关爱,多些友好。

参考文献
利维坦《盲人的梦里会“看见”什么?》http://cul.qq.com/a/20170802/015809.htm
怪罗科普《盲人会梦到什么?终于知道了》
http://news.mydrivers.com/1/513/513908.ht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