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八佾篇大义

八佾篇大义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4-03-16 08:34 被阅读0次

八佾篇大义

唐文治

礼乐与人心,相为维系者也人心作礼乐,礼乐感人心。人心正而礼乐兴,人心变而礼乐坏,至礼乐坏而世道不可复问矣。悲夫!吾夫子欲以木铎之声,宏宣当世,而天下之聪皆塞而不闻,于是孔子特因季氏之舞八佾,诛其本心之明,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盖礼乐者,不忍之心之精微也。忍字从刃从心,如常以刃加于心,天下万事孰不可忍乎?三家以《雍》彻而孔子婉讽之,继之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盖为仁之道,起于君臣、父子、兄弟相爱之间,若并天性之爱情而澌灭之,其尚能用礼乐乎哉?大哉林放之问也,与奢宁俭,与易宁戚,礼之本,本心之所发也。夷狄、诸夏,以礼义教化而分,不当以区域论。乃即以区域言之,夷狄且有礼义教化,不如诸夏反无上下之分。痛哉其言之也!“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不仁者可与言哉?“揖让而升,下而饮”,谓之无争可也。世有以好争为能自强者,谬也。好争不让,适足以乱国而已矣。“绘事后素”,可以喻礼,素者,礼也。《易》曰“白贲无咎”,礼之文也。世之质美而未学者,皆当范之以礼也。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周公所手定也。夏礼不足徵,殷礼不足徵,志在于从周也。周之盛也,礼乐之兴自鲁始;周之衰也,礼乐之废亦自鲁始,夫子深有感焉。不欲观禘之既灌、不知之说、不与祭、如不祭,皆伤鲁也。媚奥不如媚灶,鄙夫之辞,然人必存一“获罪于天,无所祷”之心,而后可以行礼,以其本心犹未泯也。“郁郁乎文”,比隆唐虞之世,世有兴礼乐者,吾其为东周乎?每事问之是礼,至《关雎》数章,皆发明礼乐之本,而“哀公问社”一章,尤有深意。管仲霸者之佐耳,不能正其君,以纳民于轨物,遑论兴礼乐乎?语鲁大师乐律,所谓始条理,终条理者是也,秩序紊而世益乱。仪封人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茫茫九州,栖栖车马,谁与知孔子者!乐则《韶》舞,其徒托空言矣乎?而记者于末章,复志“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三致意焉,何哉?《孝经》曰:“礼者,敬而已矣。《礼记·曲礼》首言“毋不敬”,郑君注曰:“礼主于敬。”盖仁者,礼乐之本原也;敬者,礼之所以行也。不仁而不可行礼乐也,不敬而不可行礼也。不宽、不敬、不哀,皆末流之怠慢,礼之所由废也。间尝登泰岱,游邹峄,溯周公之盛治,观孔子之遗风,慨然有感于鼍鼓辟雍。西京已渺,鸾旂泮水,东鲁寝衰,迨至女乐之归,三日不朝,龟山作操,斧柯莫假,而木铎之宏音,且终不得闻矣。述《八佾》一篇,盖伤之也。

相关文章

  • 《论语》诵读第三十五天(八佾1)

    内容:“八佾”篇第1章 【注释】 ①八佾(yì):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按礼制,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

  • 【0208读书清单】《论语》贰

    八佾篇 001 孔子谓季式:“八佾( yi,第四声)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古时一佾为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

  • 【论语导读】谈谈论语八佾篇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谈谈论语八佾篇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八佾篇主要内容是讲礼乐,礼乐是实施德政的重要内容,篇名八佾就与礼乐制度有关,是...

  • 学论语3.1-3.3八佾篇(14/100天)

    14/100#100天改变自己 -----百天读书,阅读经典。 论语八佾篇 《八佾》篇包括26章,是《论语》二十篇...

  • 《论语》:八佾篇第三

    《论语》:八佾篇第三 【本篇引语】《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

  • 生活需要仪式感

    《论语·八佾》是儒家典籍《论语》的第三篇。《八佾》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

  • 《论语》2018年10月10日

    《论语》:八佾篇第三 【本篇引语】《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

  • 论语解读‖礼仁为美

    本章开始品读论语第四篇的“里仁篇”。 在上章品读了“礼崩乐坏”,讲解了八佾篇的核心内容。 在八佾篇,孔子主要提及了...

  • 八佾篇(八)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

  • 八佾篇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佾篇大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rg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