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论语八佾篇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八佾篇主要内容是讲礼乐,礼乐是实施德政的重要内容,篇名八佾就与礼乐制度有关,是指天子舞乐的一种规格,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按礼制规定,天子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用六佾,四十八人;大夫用四佾,三十二人。本篇第一章讲季氏违背礼制,用了天子才可以用的八佾在自己庭院中舞蹈,是严重的僭越行为,除了季氏外,把握鲁国国政的三桓都是如此,随意践踏礼制,又如接下来的第二章,说的就是三家在祭祀祖先结束时唱天子祭祀时才可以唱《雍》的诗句,真的是乱套了,到了礼崩乐坏的时候。
下来第三章,孔子说,礼乐如果不以仁为本,就失去了意义,礼就不是礼了,乐就不是乐了。这一章间接指出了礼乐的根本。
紧接第四章,林放向孔子问礼之本,事实上一章第三章已经回答这个问题了,那这一章孔子首先肯定了林放的问题,问得非常好,然后用礼宁可俭朴勿用奢侈,丧礼宁可哀戚勿过隆重繁琐,引导林放自己去找礼之本的答案,礼的根本当然是要回归到人真诚的实质需要,即以仁为本。
接下来这一章讲礼的重要性,是说礼制对于社会的有序与稳定有重要作用,孔子说没有礼制的外国即使有国君,还不如有礼制的华夏各国没有国君,也能维持社会的有序运转。相当于今天说依法治国,有无元首不是很重要,只要制度在,国家机器按照法制进行,各就各位,各尽其职,社会就不会有大乱子。
那么对于违反礼制的行为,要及时去有效制止,作为下属应该劝谏阻止居上位者的违礼行为,所以第六章举了冉有作为家臣不能阻止季氏去祭拜泰山之神。泰山之神是天子和诸侯王才可以祭拜的,季氏只是大夫,不够格。孔子说难道泰山神不如林放知礼吗?意思是说,季氏这样做,也是没有用的,泰山神不会接受这种无礼的祭拜。同时这章说的林放知礼与前面第四章林放问礼之本,又呼应联系起来。
那为什么季氏还要这样做呢?完全是私利熏心,私欲作祟,或为争名夺利。这是有德的正人君子所不为的,那君子会争什么?第七章,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如果有争的话,也是象射箭比赛,友谊第一,互相谦让,比完可以一起喝酒,君子是文明之争,不会争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象季氏做不该做的礼仪,争那些不合礼的虚名。
那平时所作所为该如何做才合乎礼仪呢?第八章,子夏与孔子谈美人的巧笑与美目,不管如何化妆打扮,背后都要符合礼仪规范,这样的美才是真的美,才是有意义。任何社会人,包括君臣,也包括美人,大家都要以礼来约束日常行为。同时也是说《诗经》里可以找到很多符合礼的情节实例。
除了《诗经》有礼之外,还有传统留下来的礼仪,如夏朝的礼仪,殷朝的礼仪,在第九章,孔子说他都能讲这些礼仪,但象杞国、宋国有的地方已不能相应证实了,主要是历史留下来的文献不足够,如果足够的话,他相信自己还是能证实与还原的。这一章也说明了孔子是一个礼仪大家,学识渊博,对前朝的礼仪了如指掌。
下来几章讲具体的一些礼仪,第十章,先从大的礼仪说起,如禘礼,孔子说禘礼,从开始主祭者献上第一爵酒后,就看不下去了,完全不像他所了解的禘礼流程与规矩。
孔子说禘礼,自己目不忍睹,那人家就会以为他很懂啊,所以第十一章有人就要请教他说说禘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孔子故意说自己不知道,但说知道禘礼的人治理天下就会易如反掌。禘礼属于是国君礼仪,孔子知道自己不能随便说,这反映孔子说话是非常谨慎的,一定是看对象看场合。
那除了国君的禘礼之外,还有形式很多应用很广的祭祀之礼,该怎么做呢?第十二章,孔子强调祭祀要真诚,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神时一定要想象神灵就在眼前,象真实的存在,要虔诚地祭拜。要祭,就一定要亲自参与祭,否则请人代祭,就不如不祭。
祭神是重要的仪式,但神灵有很多,该怎么做呢?下来第十二章王孙贾就问,有人从实用主义出发,认为与其献媚远的西南方奥神,宁可多拜拜近的灶神。孔子说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得罪了天神,还能去哪里祭拜祷告了,天神无所不在啊。不管祭拜哪位神灵或祖先,都是要从真心真诚出发。
那对于礼制,夏朝就有了,已经有夏商周三代的礼仪了,该用那一代为好呢?第十四章,孔子说,周朝的礼仪是借鉴前面夏商两个朝代的,有继承有损益,而且已经有了极大发展,非常丰富和完备了,孔子说他按照周朝的去做,也是说让大家遵守周礼就好了。
孔子在当时已经名闻天下的礼仪大家了,接下来第十五章,说他每次去国君的太庙,每件事都要详细问,于是有人质疑孔子是否知礼,好像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似的。孔子当然知道太庙的礼仪制度,但是以这样谨慎认真的态度进入太庙,对待每个细节,恐怕有错,这才是合乎入太庙之礼,如是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下来第十六章是说有关君子射礼的一个细节问题,射礼是看谁能射中箭靶的皮子,而不是看谁能把皮子射穿,因为大家力量不一样。
第十七章是讲告朔之礼的一个细节,子贡想去掉祭献的活羊,可能是那时大家已不太重视这个礼仪了,经常走过场了。但孔子希望保留这一环节,因为这是仪式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了这一环节,告朔礼还会流传下去。
第十八章是讲为臣之礼,本来事君尽礼,乃是为臣之道,但那时合礼的行为反而被某些人认为是谄媚,说明现实的礼已经崩坏了。当然这主要是那些敢僭越违礼的小人会这样认为,把自己的无礼当成有礼,把别人的有礼当成太过。
那君臣之间的礼是该如何规范呢?下来第十九章,就有鲁定公来问这个问题,孔子就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之间是相互的,不是绝对的。臣子是不必绝对的忠,如果君不对臣以礼相待,臣是可以不忠的。
前面各章讲的主要是礼。那乐呢?下面有几章涉及到。礼与乐是相辅相成的,关于乐该如何呢?第二十章,孔子以《诗经》第一篇《关雎》为例,说《关雎》这首诗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正如学而第一篇中有子讲过,礼之用,和为贵。乐之用,也是如此,在于和,以和为贵。礼乐除了要符合仁道外,还要符合中庸之道。
下来第二十一章讲有关社礼的一个细节,是鲁哀公问孔子的学生宰我,宰我认为周人用栗木做牌位,有让人战栗的意图,孔子听了就说已经既成事实就不要去追究了,既往不咎。
接下来第二十二章,讲齐国一个著名人物管仲,孔子认为他的器量小,不节俭。举了塞门与反坫两个例子,批评管仲有违礼出格的地方。
接下来第二十三章讲音乐,是孔子对鲁国乐师,讲音乐是可以知道的,一首乐曲是怎样完成的。
接下来第二十四章是仪地的地方官与孔子见面后,他认为天下无道失礼太久了,天下将以博学多才的礼仪大家孔老夫子为榜样。真的给他言中了,孔子还成了万世师表!本章树立了一个礼的代表人物——孔子。
第二十五章,再次提到音乐,举了两首非常重要的乐曲,孔子认为《韶》乐是尽美且尽善的,而《武》乐尽美但不够尽善。这里提出了音乐用形式与内容两个标准来衡量评价,最好的音乐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达到尽善尽美。本章给出了一个乐的完美作品——《韶》。
本篇最后一章第二十六章,以孔子批评那些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的无礼的人,实在让他无法忍受,看不下去了,作为结尾,呼应了开头第一章,让他无法忍受的季氏僭越的无礼行为。
综上所述,八佾篇,主题非常明确,始终围绕礼乐这一中心课题去展开论述,虽然以章节出现,但整体脉络是清晰有序的,前后是注重关联性的,最后一章还不忘呼应开头第一章,总的来说,八佾篇的文章结构是相当严谨的。
博雅堂主20201002
附:八佾第三篇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3-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3-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3-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3-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3-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2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3-2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3-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3-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