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阳欣
![](https://img.haomeiwen.com/i9984528/715877cb8edf8097.jpg)
自律,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中必然经理放弃的痛苦,其剧烈程度,甚至如同面对死亡。但是,如同死亡的本质一样,旧的事物消失,新的事物才会诞生。
——M·斯科特·派克
最近在看若杉的《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看到第七章《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有几分感触。
“自律”是近年来非常火的一个话题,越来越多人通过自律告别矮穷挫,变成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成功了,并四处宣扬自己的成功而使越来越多人开始踏上自律的道路。
然而那些普通人并不是人人都自律成性,那些参加了成长训练营的家伙一半以上都半途而废,所谓的“每天阅读半小时”只进行了三天就因为公司加班而戛然而止,所谓的“早起准备早餐”在坚持一周后就因为一场感冒不再进行,所谓的“每天运动一小时”奋力努力半个月就因为闺蜜的到访而瞬间荒废……
突如其来的事件让我们很快就忘记了“自律计划”执行之初的信誓旦旦,于是在别人晒书单,晒营养早餐,晒马甲线单的时候,我们只能默默点赞,心默念着“要不是没有那些突发事件,我也能够坚持下来”这样的话来。
自律真的很艰难,其艰难的原因就在于计划的连贯性执行总是会被这样那样的事情打断,计划被打断后我们常在心底里扮演监督者训斥自己,越是这样的态度越让自己没有动力,最后甚至破罐子破摔:对,我就是意志力不强的一个人,我做什么都没办法坚持,是,我坚持不了,既然这样就更没有坚持的必要了。本着这样的心理,很多人在一次出状况后干脆地放弃了。
那么要想真正做到自律,把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并进行到底究竟要怎么做呢?
第一:认清自律之艰难
但凡是挑战人类舒适区的事儿都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儿,自律就是典这样的事儿。它是人们打破舒适区的钝斧,没办法一下劈开那厚重的城墙,只能一下一下敲打,警醒城内沉迷于随心所欲的人们。认清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走这条路是要做好准备的,没有带足干粮就随意上路,导致的后果不是原路返回就是半路牺牲,是定然不能成功到达目的地的。
第二:做好原谅自己的准备
正如前文所诉,我们很容易因为自己的一次犯错而认为自己罪不可赦,甚至从心底里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咒骂自己,这样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让我们同叛逆期孩童一样选择远离“自律”,这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做好原谅自己的准备,当自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不打断计划时,告诉自己这只是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不能算是自己的过错,只要还能继续执行计划,这样的中断无伤大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完成计划,并且不断激励自己持续进行下去。
第三:预估潜在的打扰
自律计划因为突如其来的事儿中断了,除了做好选择原谅的准备,还需要预估潜在打扰,并做好备选方案。如当阅读计划因为公司加班停止在选择原谅自己的同时也给自己设置一个B计划--如果加班,那么周末多加一个小时看书时间作为填补即可;当早餐计划因为一场感冒而暂停多日在体谅自己生病的同时,也告诉自己即便不能为自己准备 早餐,也要到店里好好吃一碗馄饨不让自己饿肚子;当运动计划因为闺蜜突然到访而改为大吃大喝时可以安慰自己“不吃饱怎么有力气减肥”但吃饱后也告诉自己“有力气了就带闺蜜一起挥汗如雨”……
自律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既然如此艰难,那么为什么不让过程变得轻松一点呢?学会原谅自己,定制B计划是轻松执行“自律计划”的重要法宝。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阅己:做自己的心里顾问》
六月日更第42天 读书感悟第一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