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命之言讲道
16.09.26《如何变成小孩子?》

16.09.26《如何变成小孩子?》

作者: fcf3d08c3a85 | 来源:发表于2018-08-03 12:39 被阅读39次
16.09.26《如何变成小孩子?》

上一篇 16.09.25 富翁和拉匝禄的故事(下)

305,常年期第二十六周星期一

《如何变成小孩子?》

V 恭读圣路加福音 9 :46 - 50

那时,他们心中起了一个思想:谁是他们中最大的。耶稣看透了他们的心思,就领来一个小孩子,叫他立在自己身边,对他们说:“ 谁若为了我的名字收留这个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谁若收留我,就是收留那派遣我来的;因为在你们众人中最小的,这人才是最大的。” 若望说:“ 老师!我们曾看见一个人,因你的名字驱魔,就禁止了他,因为他不与我们同伙。” 耶稣却向他说:“ 不要禁止! 因为谁不反对你们,就是倾向你们。”

16.09.26《如何变成小孩子?》

V 前 言

主内亲爱的兄弟姊妹,大家好!

“ 收留小孩子 ” 和 “ 变成小孩子 ” 是一个意思,就是要有一颗赤子之心,因为天国的奥秘正是启示给这样的人(玛11:25)。这端道理是主耶稣特别强调的,可以说福音精神就是小孩子精神。可问题是,一,为何要变成小孩子呢?即为什么福音精神就是小孩子精神呢?二,如何变成小孩子?

V 第一,为何要变成小孩子?

我们从两个理由来看:

1、变成小孩子太难了;

2、只有一颗小孩子的心才能拯救这个世界,也就是说小孩子精神是进入天国的必要条件。

先说变成小孩子有多难?成为小孩子难,但是成为大人容易。可能马上就会有人说:变成小孩子有何难?我们每人心中不是都有一个小孩子吗?另外,我们不是都很喜欢小孩子吗?

的确,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小孩子的心,即有个小孩的我;另外,我们的文化也是特别喜欢小孩子,在很多大型的聚会中,导演总是将小孩子作为一个吸引大家眼球的焦点镜头。另外我们大部分人都有喜欢怀抱小孩子的感觉。

可问题的关键——什么是感觉?即在我们心中有一颗小孩子的心,有一个孩童的我。但是,那只是感觉,只是童年的回忆。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早已与那个天真无邪、童稚纯朴的小孩子相隔万里了,那个美丽的童年只能是美好的回忆罢了。

而将这种美好回忆的感觉装饰渲染的是文化艺术,即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我们可以在文化艺术中找到:找到那份童年的爱情,童年的友谊,以及童年的人生理想等。所以一般地艺术电影真能达到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的效果。这也算是成人的童话吧!

或许这就是我们喜欢文化艺术的原因,有人喜欢爱情片,喜欢励志的,等等。因为这些故事能把我们带到美好的一点。其实,人们都知道文化艺术中的故事几乎都是虚构的,与真实的故事相差太远。但是,没有人在乎,因为人们在乎的不是真假,而是,此时此刻能够使人远离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换言之,文化艺术就是一种短暂的麻醉剂,可以使人暂时忘记现实生活的伤痛。有人在生活中失败了,可以看一下文学或者看一场电影,就有点安慰。从某种角度上看,只要用的适度,文化艺术的正面作用真的是很大,例如媒体。但是,无论如何那真实的童年还是远离我而去,如果我们只是逃避到文化艺术里,那就会出现一个分裂的人生,即我们一方面像孩子一样,泪流满面、推心置腹,可是一转脸我们却又面目狰狞、心狠手辣。并且这两方面不会老保持平衡,后者慢慢会吞噬前者,如果人生不发生大彻大悟、痛改前非的事件,恐怕就会出现越老越坏的局面,到那时,在人心中的那个小孩子就再也没有余地了。

另外,在我们的祈祷灵修上面,会不会也出现文化艺术的这种现象?也会,即是分裂的。我们在祈祷中在弥撒中象个小孩子,但是现实生活中真的是个坏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心机的一个人,分裂的。包括礼仪。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原因,我们要如何让心中的小孩子,那颗赤子之心,成为我们生命的主导者,这样就能战胜这个尔虞我诈的成人世界。那么今天福音里就提到两个成人的面孔,一前一后包围着中间的小孩子。

这两个面孔,一个是“争强好胜”,另一个是“拉帮结派”,二者都是典型的世俗精神,与福音的小孩子精神针锋相对。因为小孩子不会争强好胜,更不懂得拉帮结派。即便是争强好胜,也没有心机,不是那种争权力的争强好胜。我们再听听福音原文,是如何描述这世俗精神的。在小孩子前:“ 那时,他们心中起了一个思想:谁是他们中最大的(路9:46)。” 在小孩子后面有若望的声音,他说:“ 老师!我们曾看见一个人,因你的名字驱魔,就禁止了他,因为他不与我们同伙(路9:49)。”

这句话表面的意思是嫉妒,事实上我称之为拉帮结派。因为嫉妒往往成为拉帮结派人的怂恿。所以后者比前者更严重,因为争论谁最大,当然也分大小。争论谁再大,如果是变成一个具体的事实,会变成后面的拉帮结派。光前面:恋慕权贵、好出风头、沽名钓誉,这些东西虽然也不好,但这些东西已经不属于小孩子的范畴,但是,他们还算是成人世界里的孩童,还不懂得用心机。

而拉帮结派则不然。虽然这句福音原文有点象“嫉妒”,但是嫉妒的深层意义就是拉帮结派,也只有成人,并且还是城府极深,经验老道的人才懂得拉帮结派。要知道,福音最怕的就是拉帮结派。因为在拉帮结派的队伍里,福音真理是没有地方的:在这里只有站队没有真理对错。另外,拉帮结派也是教会最大的敌人,因为他们是造成分裂的怂恿者。事实上能够将教会弄分裂的,往往就是那些争权夺利、拉帮结派的团伙们。我称他们为团伙,是说他们懂得搞人际关系,懂得权谋之术,他们会玩弄棋子,把别人当成棋子,使用一些头脑简单、冲动鲁莽之人,成为他们的爪牙。

当然这些人的后台最后的大老板就是撒殚。在任何时代,这种团伙,这样的人都是教会的大敌人。他们远比那些有个人毛病缺点的人更可怕。原因就是他们的懂得用心机,而心机恰恰是小孩子的正反面。也就是说能够制止世俗精神的只有小孩子精神。问题是如何成为小孩子?

V 第二,如何成为小孩子?

的确,在这个污浊邪恶、尔虞我诈的世界中保持一个小孩子的心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但是,不容易并非做不到,因为基督徒的信德就是从不可能中创造出可能的信德。这种小孩子的信德,从亚巴郎就开始了。信德就是小孩子,天主就是让亚巴郎小孩子一样,行走在世界面前和天主面前。

亚巴郎在埃及上演的那一出丢人现眼的戏,不就是像小孩子在成人前耍弄的小聪明吗?难道法郎和大臣都看不出亚巴郎是处于害怕才将自己的妻子说成是妹妹吗?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孩子的把戏,稍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看穿的把戏(参见创12)。可是,为何圣经还要如此描述亚巴郎呢?因为天主就是要亚巴郎保存那颗小孩子的心。在亚巴郎身上的小孩子不是单纯幼稚不懂事的小孩子,事实上福音上所说的小孩子也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在世界前丢人现眼的小孩子。藉着丢人现眼的心成为小孩子的信德。

这就是亚巴郎的信德,以后以色列子民的信德都是如此发展的。譬如以后的梅瑟,还有达味王,他们看似智慧勇敢,但是在世界前不都是小孩子吗?他们所用的招数也等同小儿科。试问,梅瑟到法郎前要求释放以色列离开埃及这个举动,就是放在今天也是小孩子行为。那不是玩笑是什么?就等于一个奴隶的小头子要求当时世界的霸主埃及,取消奴隶制?你梅瑟是谁啊?一没有枪、二没有炮,三没有权,四没有势,五更没有财富做后盾,他的这个举动就是放在今天开明时代都是小儿科,就更说将近四千年前了。

再说达味,不就是娶了一个下属的女人,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按照世界的精神说,一个先知,不就是一个谏臣,哪能他一句话,就让一个国王低头认罪,承认自己是通奸犯和杀人犯?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是的,达味忏悔就是开了一个超越历史的国际玩笑,也只有小孩子才会开如此的玩笑。无论亚巴郎还是梅瑟,达味王,能让他们胆敢以被整个世界都嘲笑的举动去做出一个小孩子般的行为,完全是因为信德。即是天主让他们变成小孩子,是天主住在他们心中,才能使他们不害怕被世界嘲笑。

因为他们知道,“ 只有天主与我们在一起,谁会、谁能反对和伤害我们呢?” 没有人,一个也没有,因为“上主天主是我的光明,我的救援,我还畏惧何人?上主是我生命稳固的保障,我还害怕何人?当恶人前来攻击我,要吃我的肉时,我的对手,我的仇敌,反而跌倒在地。虽有大军向我进攻,我的心毫不战栗;虽然战争向我迫近,我依然满怀依恃。我有一事祈求上主,我要恳切请求此事:使我一生的岁月,常居住在上主的殿里,欣赏上主的甘饴慈祥,瞻仰上主圣所的堂皇。因为在我困难的时日,他将我藏在他的帐幕里;将我藏在他帐幕的深处,并将我高举置于磐石(咏27:1-5)。这些圣言不就是一个小孩子的精神吗?

最后,我们就不列举如何成为小孩子,如何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方法了,因为方法不是重要的。只要我们心中有天主,自然就是一个孩子。这就是今日福音主耶稣说的:“ 谁若为了我的名字收留这个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谁若收留我,就是收留那派遣我来的(路9:48)。” 可以这样说,收留耶稣不单指在礼仪祈祷中,更是在具体的生活中,那才是齐全地将天主接纳到心中的方法,此方法也是成为小孩子的方法。天主就是要让一个有小孩子精神的人成就大事。

V 祈 祷

主耶稣,求你派遣圣神使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小孩的心,求你驱除在我们心中争强好胜和拉帮结派的世俗精神,给我们穿上福音的小孩子精神,你是天主,永生永王,阿们。

下一篇 16.09.27 愤怒是魔鬼

16.09.26《如何变成小孩子?》

相关文章

  • 16.09.26《如何变成小孩子?》

    上一篇 16.09.25 富翁和拉匝禄的故事(下) 305,常年期第二十六周星期一 《如何变成小孩子?》 V 恭...

  • 16.09.27《愤怒是魔鬼》

    上一篇 16.09.26 如何变成小孩子 306, 常年期第二十六周星期二 《愤怒是魔鬼》 V 恭读圣路加福音 9...

  • 变成小孩子

    你说如果我不能变成小孩子 就无法走进你的心里 小孩子天真乐观 而我却像一个没有归途的流浪人/ 背负着太多的行囊 寸...

  • 变成小孩子

    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

  • 变成小孩子

    小孩子的情感是什么样子的呢? 他如果给你一块糖吃,那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

  • 变成小孩子

    老子说: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

  • 身为人父母,你合格了吗?

    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

  • 快乐

    当心 变成 无忧小孩子 快乐 就会变成 脸上的菊花

  • 老师与学生

    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 二十六~该护的时候护,毫不犹豫;该批的时候批,绝不心软

    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陶行知 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6.09.26《如何变成小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uy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