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38年前后,大批国人随国民政府迁居台湾,希图谋求一份安定的工作,让下一代有更平和的成长环境。然而事与愿违,成长的一代恰恰面临着比其他时代更迷惑的苦恼,也有着更敏感的神经。他们抱团,结成帮派,互相敌对斗殴以寻求一种集体意志的保护,但这种歧途式的“团结”恰恰酿成了更大的悲剧,影片的主人公小四即是如此。
作为从小学习优异的学生,他是父母眼中家庭实现跃迁的最好途径。然而一次分配考试的失利却让他进入了建中夜间部——那里的学生大多混吞度日,他们各自结成帮派,口出诳言秽语,结交女友,打架成性。身处其中,小四言语上难免受其影响,但依旧和他们不同。
命运总归莫测,在浓重的社会背景下很难描绘出多么与众不同的色彩。小四喜欢上了小明,一个因为长相而备受男生追求的女生,也曾是“小公园”老大哈尼的女朋友。
小明因为家庭的原因,很懂得保护自己,也很会审时度势。为了保护,她选择了哈尼;为了慰藉,她选择了小四;为了新的保护,她又和小马混在一起……但这种反复无常的跳跃却让小四难以接受。他感到痛苦,一面是自己的好友小马,一面是自己喜欢的人,他纠结、苦闷,他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不允许这样的丑恶继续发生!是的,他要阻止,要清洗,要改变,于是他拿起了刀,准备找小马了结。
小四没有等到小马,却等来了小明。小明斥责他过于自私,“我就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一句话却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小四出手了,他握住手中的刀,紧紧贴着小明,连捅七刀,小明倒地,血流一片。与之同时崩溃的,还有小四的坚持与认知。
人们都难以置信,一个学习成绩优异、品质良好的学生,为何会成为杀人者?谁是暗夜里的杀手?我们很难单纯去指摘小四。他行为的罪恶自不必多言,但这种行为背后的成因却更值得人们反思。正如影片中所展现的那样,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扭曲畸形、浮光掠影的声色中,而这种浮艳背后,埋藏着整个社群的恐慌。人们对未来迷茫,更多人对现实沮丧,于是借酒浇愁、熙熙攘攘,其实都是在追求一种群体意义上的安全感。
青少年群体当然也是如此。男生们拉帮结派,以此展示力量;他们和女友交往、游戏人生,以此展现自己的魅力和洒脱。当然,更多少年被莫名卷入其中,被迫成为了跟随者,乃至牺牲者。小四作为一个乖学生,一直信奉着父亲的教导——“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获得成功”,但迷乱的社会现实和接踵而至的遭遇却让他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力,以及欺骗。他在用一种超越同龄人的道德感约束自己,似乎也在规训着别人。这种强烈的改造欲望在他人看来,当然就是一种自私。
纵观整部影片,我的感受是每个人都像一个齿轮,彼此嵌套着转动,无法跳出其中,而整个社会在这种转动的惯性中前进,又裹挟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因为是未成年杀人,小四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一个人又能有多少个15年呢?况且是这样青春年少、花样美好的年华。再说,同样青春年少的小明失去了生命,小马失去了唯一的挚友,可以说是满盘皆输的结局。嗟叹一声的同时,又是深深的无奈。社会发展的惯性如此,时代变化的节奏如此,个体在其中又能如何选择?
因为影片改编自真实故事,于是我也就能从中窥见曾经发生的种种。客观地说,每一个时代发展都有过渡,每一次突变后必然是漫长的适应,其间也必然伴随着阵痛。即使时至今日,青少年犯罪依然是一个社会沉重的话题。我突然想到上学期老师在青少年犯罪心理课上所讲的观点:每一个青少年犯罪的当时动因大多简单直接,而其历史成因又往往盘根复杂。社会的基调、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家庭的生存状态、青少年成长环境下的敌意与威慑,都可能成为诱导其犯罪的因素。
我们一再强调下调恶性犯罪的入刑年龄,这是立法者的考量,固然有其规制的必要;但我们或许更应该意识到,每一次青少年犯罪的屠刀落下,杀死的不只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还折射出整个社会,在某些方面的失调。只有超越法条本身、切实落入社会现实中的思考,才更具有立法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