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在产业科技化日渐深入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产业开始了与新科技深度融合的序幕。
作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金融行业亦不例外。
不过,在金融产业科技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某些“互联网+”的影子,最终让好生生的金融科技化变成了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
很显然,如果金融行业的科技化仅仅只是将新技术与金融行业简单相加,而忽略了新技术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所谓的金融科技化或许仅仅只是一个概念。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必然需要选择一种有别于“互联网+”的模式,所谓金融科技化的才能真正跳出互联网的固定思维,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时代。
那么,什么才是有别于“互联网+”的模式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弄清楚了“互联网+”模式的“关键部件”,在金融科技化的过程中,避免与这些“关键部件”触碰,那么,跳出“互联网+”的怪圈,便不再是一种幻想。
回顾“互联网+”模式,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流量和资本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玩家都把获取流量和资本看成是发展的“生命线”。
因此,避免对流量和资本的依赖,找到流量和资本之外的新驱动元素,成为金融科技化真正开启的关键所在。
这就需要我们深度思考互联网时代的玩家对流量和资本依赖的根本原因。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玩家们对于流量和资本的依赖便会迎刃而解。
其实,互联网时代的玩家们之所以会把流量和资本看得如此重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流量和资本是互联网玩家们的吸收养分,光合作用的关键要素。
资本的投资是互联网玩家在获取养分,流量的获取是互联网玩家在光合作用。只有两者相互协同,互联网玩家才有生存下来的可能性。
为了避免金融科技化陷入到“互联网+”的怪圈,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就是要建构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重塑玩家们的能量获取与消耗体系。
1
根据我的理解,金融科技化的养分更多地来自于对于金融行业的激活、重塑和再造,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流量收割。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金融行业的流量并不如互联网时代充沛。
相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以C端用户为主,金融科技化时代的流量主要是以B端用户为主的。
我们都知道,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很多的互联网平台有少则上千万,多则上亿的流量,并且这些流量的获取成本是相当低的。
到了金融科技化时代,流量早已不像那个时代那样丰沛,流量的获取成本同样正在不断攀升。在这个时候,我们再去用流量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无疑会使我们的发展路子越来越窄。
因此,我们不能再把流量作为发展的生命线了,我们需要在流量之外找到新的增长引擎,以驱动金融行业驶向更加遥远的深海。
这就需要我们立足金融行业本身,从战略纵深上下功夫,通过对于金融行业的深度精耕来获得新的发展动能。
其次,资本的投资策略发生改变,更多地开始坚持长期主义。
相对于互联网时代资本的狂热与躁动,现在的资本市场越来越趋于理性与客观。现如今,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就是长期主义,生命共同体等理念。
说到底,资本已经不再把自己当成是一个第三方,不再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开始更多地参与到行业的建设与运作过程当中,以此来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当资本市场的投资策略开始发生这样的变化,我们的策略同样需要发生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符合发展的需要。
对于金融科技化的玩家们来讲,我们同样需要进行相类似的调整,以适应资本市场的新变化,从而更好地发挥资本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科技化的玩家同样需要放弃以往只做平台的思维,通过更加深度地参与到行业的实际运作过程当中,通过长期的精耕细作实现与资本市场的协同与共生。
从互联网时代的两条生命线——资本和流量来看,我们都需要更加深度地介入到金融行业本身,通过对金融行业本身的深度改造,才能跳出原有的怪圈,真正进入到属于金融科技化自己的“时区”里。
2
既然在金融科技化时代,我们需要立足金融行业本身,通过对金融行业的深度改造来获得新的发展动能,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才能将这种目标付诸实现呢?
首先,需要寻找新的“手术刀”。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原本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工作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实现。
在这个背景下,互联网其实就是解决这种痛点和难题的“手术刀”。互联网平台便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并且发展起来的。
当金融科技化时代来临,重塑与再造金融行业成为主要的痛点和难题。这些已经不再是互联网技术所能解决的,于是,我们就需要寻找新的“手术刀”。
跳出金融行业本身,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更加清晰的发展路线图:当下,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成为改造行业发展的“利器”。
在这个大背景下,它们同样具备成为金融行业“手术刀”的潜质。通过将它们应用到金融行业里,我们的确可以解决那些互联网技术无法解决的痛点和难题。
其次,需要寻找新的“互联网平台”。
这里所说的“互联网平台”其实仅仅只是一个代名词,它所做的早已不再是互联网时代简单地撮合和中介的角色。
在金融科技化时代,所谓的“互联网平台”更像是一个联接器的角色,它将新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当中,让金融行业内部烟囱林立的信息孤岛打通,从而建构一个全新的金融运行体系。
虽然我们依然用“互联网平台”来称呼它,其实它的功能和作用早就已经超脱了“互联网平台”本身,从而具有了更多的内涵与意义。
在金融科技化的过程中,这个角色是相当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新技术能否真正应用到金融行业当中,金融行业本身能否真正发声根本性的改变,金融行业的重塑能否真正达成。
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会用“互联网平台”这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概念来定义它。通过这种定位,我们才能真正明白它在金融科技化时代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再次,需要寻找新的“产业链”。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它过度地放大了金融行业的投资和理财的属性,忽略了金融行业产业链的打造。
早在几年前,我就意识到了“产业链”的重要性。这不仅仅只是在金融行业重要,即使是在其他的行业,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金融上下游的“断层”,最终让金融行业的风险无限扩大。当金融科技化时代来临,我们必然需要用“产业链”来弥补金融行业的“断层”,从而让金融行业的发展进入到全新的时代。
所谓的新金融产业链,其实就是要修复互联网金融缺失的,被阉割的“断层”,从而让金融行业重新回到完整、有序的发展阶段。
对于金融科技化的玩家们来讲,这就需要他们不仅仅只是要做金融本身,还要做金融相关的流程和环节的工作,从而将金融行业打造成为一个全新的生态体系,彻底规避互联网金融的痛点和难题。
当金融科技化的大门开启,产业科技化的大军当中又多了一个有力的参与者。
可以确定的是,金融科技化与互联网金融本身是存在着巨大差别的。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互联网思维来实践金融科技化,于是,寻找金融科技化的正确方式和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寻找新的“手术刀”、寻找新的“互联网平台”,还要打造新的“产业链”,只有这样,金融科技化才能真正跳出“互联网+”的牵绊,真正进入到属于自己时区。
这时,金融科技化才有金融科技化的样子。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