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大大小小的中医看过不少,我记忆最深的有三次。
十几年前,仗着朋友的面子去见了一位神秘中医。
我事先被朋友安排到一个豪华的酒店等候,半小时后,我才等来那位神秘的中医。据说他是省领导的御用医生,一年有半年时间待在国外,已经很少出山。
在酒店包间的沙发上,神秘中医边听我简单讲述病情边把脉,听我说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时,他轻描淡写地说:我来给你彻底解决掉。
我大喜,像接圣旨一样,虔诚地接过他开的药方离开了酒店。因为我并无陪他吃饭的资格。
第二天,我不辞劳苦,远道去他徒弟开的诊所取了药。至于效果嘛,看看我后面还有十几年漫长的求医经历,就可想而知了。
印象最深的第二次,是前两年看本地医院的一位中医。
这位中医很年轻,也就三十左右,却名声大噪,很多外地人也慕名而来。他的号很难挂,需要在开放日的早上6点抢号,每天看100个病人,一般网上给90个号,另有10个名额留给现场排队的人。据说现场排队需要头一天夜里就开始。
每当开放日的清晨5:55左右,我就会把全家喊起来,每人手捧一部手机,打开那家医院的公众号,打开专为那位年轻中医设置的抢号页面。为了填写资料时省时间,增加胜算的可能,我们会提前复制好我的身份证号码,不敢眨眼地等6:00这个神圣的时刻的到来。
几秒或十几秒后,我们要么看着卡顿的页面心急如焚,要么看着手机上显示的“很抱歉,今天的号已挂完”几个字,悻悻地再躺回被窝。
如此反复几次后,我有幸挂到了号,一大早就去医院侯着,见到了那位年轻的中医。他态度温和,把脉,看一眼舌头,跟我说:能治,好治,不过需要时间,大概两个疗程就能见好。
话毕,他扭头跟旁边的助手简单交代几句后,就开始了下一位病号。我退到一边,等候助理把药方写完,然后排长长的队伍去另一个助理那里取电脑打印的单子,再下楼排队缴费,排队取药。几番排队下来,已经是午后。
复诊时,如果抢不到号,可以一上班就去医院排队,现场的助理会放一部分号予以照顾。但每次助理都检查得很严格,必须是上次看病的第八天后才有资格加号,差一天也不行,多远过来的也不行。
这位年轻中医开的药,我吃了多半年,吃药期间病情略有好转,停药后又回到当初。本是抱着彻底解决问题的决心来看病的,不然就看病的艰难过程,我早就放弃了。
印象深刻的第三次,是昨天。
昨天看的中医也是朋友帮忙预约的。在等候时,恰巧看到一个人因胳膊麻在就诊。中医拍了拍他麻的位置,然后站到他身后,把手放在他脖颈处,指挥他左右摆动了下脖子,然后问:“试试,还麻不麻?”
那人半天没吭声,试了又试,才开口说:“好像不麻了,真是怪了诞了。”
看着那人千恩万谢地出了门,我顿时对自己治好病有了信心。
看病十几年,这位中医,是唯一一位认真研究舌头的。他拿出手机拍了我舌头的照片,看着手机,开始了一问一答:
他问:“你腰疼?”
我答:“几乎不。”
他说:“你脾气不大好,心急。”
老公笑着帮腔:“她脾气挺好的。”
他说:“你脑子想得太多,睡不好。”
我答:“确实,入睡太难,酝酿几个小时都睡不着。”
他问:“你有更年期症状?”
我回:“没觉得有,应该没有。”
他说:“你有焦虑症,追求完美,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我笑:“看舌头还能看出焦虑症呀。”
……
整个看病过程,中医一直盯着手机屏幕上我的舌头。
因年底忙乱,路途又远,我拒绝了针灸,只拿了药。出门,我忍不住问老公,这是看中医还是算卦?
老公说,他好像会点什么,据说针灸时还会用到他的能量场。
听罢,我对这次看病又失去信心。
总结我这些年的看病经历,西医一般比较保守:先吃药看看效果,不行换药。
中医一般都有百分百把握:没问题,一副药就好;找我算找对了;我给你彻底治好……
难道“心理安慰”是中医一道秘不可宣的药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