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次跟朋友家庭聚会,朋友家的小男孩6周岁,虎头虎脑的很可爱,但就是不愿跟妈妈坐在一起,妈妈一挨着他就气呼呼地将头扭向一边,饭一口都不吃。我们很疑惑,朋友说,他和爱人平时忙于工作,孩子平时跟着爷爷奶奶,惯的没了样子,执拗的不行。
我频频点头,我家何尝不是。我家经常上演“孩子哭闹要吃烤串、冰棍——老人妥协——老人回来提示我们孩子该管管了”的剧目。
朋友说,我们无法要求老人怎样教育孩子,因为他们没有这个义务,也没有学习进步的能力和动力。
我们果真只能任凭孩子在老人家为所欲为,然后回到小家再管教吗?我们可以对老人提出共同教育孩子的要求吗?
02
中国4-2-1的家庭模式下,孩子的主要教养者不一定或不仅是父母,老人也承担了重要的教育使命,最起码上幼儿园以前,他们可能是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人。
在教育孩子方面,该不该对老人提要求可大多数中国老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别磕着、别饿着就好”的阶段,对于怎样教育孩子,他们通常是“避之不及”。同时,老人又通常愿意溺爱孩子,对于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轻易满足,然后再对着我们提出“孩子得好好管管了”的感叹或要求。
站在老人的角度,他们的想法很好理解:一是真的疼爱孩子。所谓“隔代亲”,是加进了对我们童年和对他们自己童年两方面的补偿;二是想尽力撇清教育的责任,只承担“保姆”的劳动义务。限于知识接受和更新能力的退化,老人感到自己对新一代的教育力不从心;三是思想上有顾虑,担心自己“越俎代庖”,管教孩子会受累不讨好。
对孩子“不敢管、不能管、不愿管”与“无原则妥协”加剧了老人和孩子之间看似亲密实则巨大的鸿沟,造成了对孩子教育的不一致性,也让新父母左右为难。
中国的孩子与老人相处的机会特别多,尤其是双职工家庭,入园前几乎是寄养在老人处,上了幼儿园和小学,负责接送的也主要是老人,那么,形成教育一致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究竟该如何跟老人沟通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怎样引导他们转变思想,统一思想?
03
作为晚辈,我们不可能对老人提出硬性要求或者埋怨他们,因为他们的确没有代替我们教育孩子的义务。但在很大程度上,老人又确实成为我们教育孩子的代理人。因此,要想顺利地养成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我们也需要对老人“循循善诱”。
(1)新父母要保持育儿知识的更新和心理学的学习计划,让老人看见孩子在自己新教育方式下的进步
最有说服力的方式莫过于“现身说法”,尤其是自己孩子的变化。我们要敢于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式,而不要在老人面前上演妥协的戏。
新父母要做到育儿理念的更新,有必要成为半个“心理专家”。读心最难,而当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我们就会更加懂得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和情绪。所谓陪伴式成长,就是借由孩子得到自身的领悟和成长。
我们的父母没有做到的,我们让他们看到我们在努力地做着,老人看见我们与孩子这样良性互动的成长,也会有所触动。
(2)树立身边看得见的正面榜样,让老人感到教育孩子的成就感
在教育孩子方面,该不该对老人提要求这不是让我们转述“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好,而是将你身边或新闻书籍中“会教育孩子的老人”推荐给他们,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让老人得知,原来“自己也可以跟上时代的脚步”,可以教育出有规则意识、懂得分享、有自控力的孙辈。自己的功能不止是“保姆”,更是好的“助教”。
(3)鼓励老人参加幼儿园或学校的“家长课堂” ,让权威引导老人接受教育新理念
当老人羡慕于“人家奶奶”时,她便有改变的动力了,这时我们可以顺势鼓励他们加入幼儿园或学校的“家长课堂”,让更有权威的老师当他们的心灵导师。与其我们苦口婆心地劝说,不如这样让老人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育理念。
(4)鼓励老人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休闲生活,只有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才能教育好下一代
如果你细心了解,就会发现,那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性保持较好的家庭,他们的老人本身就是懂得生活情趣、开朗乐观、兴趣广泛的人,他们当初对孩子的教育就比较成功,因此对第三代的教育就顺理成章地行之有效。
但还有很多老人,也就是新父母的原生家庭本身是比较“呆板、沉寂、闭塞”的,新父母受到育儿新理念的开化,向着教育孩子和完善自我的大道前行,可对老人却无能为力,其实这样的原生家庭对于新父母修行自我也造成了很大阻力,我们的内在小孩无法得到彻底修复,我们也就无法与原生家庭达到心灵层面的和解。
因此,引导老人更好地教育孩子也就成为我们这一个家族达到心灵修行的唯一契机。我认为,最好的途径是启发老人“修行自我,领悟自我”。他们是人生颇为艰难的一代,我们作为儿女要体会他们人生的不易。退休以后他们忙于帮我们照顾孩子,身体和精神上这一生都未曾得到滋养,他们当然无法接纳更新的教育理念。
转变要从放松开始,教育你的孩子不应该是你给老人念的“紧箍咒”,而应该是他们乐于尝试的“新鲜事”。那么,就应该先给老人放几天假,让他们有休闲的机会,想想自己喜欢什么,我们尽量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
当老人发现这个世界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未知时,当他们愿意在花甲的年纪拿起画笔挥毫泼墨的时候,愿意拿起相机、背上行囊行走世界的时候,他们才有能力和意愿为一个崭新的生命去分享人生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