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第四》05:不失仁,不丢人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礼记》中归纳人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是人之常情,是人人皆有的。所以,孔子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贫与贱”是人之所恶。讲“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与普通人一样无法跳出七情六欲,会不由自主地受到七情六欲的影响。甚至普通人欲于“富与贵”,恶于“贫与贱”,君子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君子虽然欲于“富与贵”,却耻于用违背“仁”的方式求得“富与贵”;虽然恶于“贫与贱”,却耻于用违背“仁”的方式远离“贫与贱”。常人欲于“富与贵”,恶于“贫与贱”是不择手段的,君子的内心深处有较之更为重要的东西——仁。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这句话表面上看有两种解释,实际上两种解释是一体的。
首先,常人因为欲于“富与贵”,恶于“贫与贱”,所以,富与贵则处,贫与贱则去。君子自处于仁,所以,仁则处,不仁则去。仁是君子的立身之本,自身若是离开了仁,就会恶乎君子之名,为别人称自己为“君子”而感到羞愧难当。一句话,失仁——丢人。失去了仁心,便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无异于禽兽一般无二。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非要突出这句话中的“反问”意的话。可以理解为:君子是因为害怕留下“不仁”之名,才不敢须臾离开“仁”的吗?甚至可以更直白的理解为:君子难道是为名而“守仁”的吗?
后来弘扬光大了孔门学说的明朝大儒王阳明,本名就叫王守仁。他也是从“守仁”出发,陷入困顿,对着竹子格物,格到吐血无所成就,最终转向于心学,才顿悟因仁心而走向光明的。可见,“守仁”不是仁道的最佳途径,后来,王阳明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提到“大抵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君子在追求“仁”的过程,也应当如此,也只有如此,生命本身才是自然条达的。
所以,最后,孔子说出了自己的结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须臾不离仁,没有一顿饭的功夫是离于仁的,即使在匆忙、仓促、鲁莽、轻率、随便的状态下也是如此,在颠沛、困顿、愤懑、孤苦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说来说去,这个“仁”到底是什么?如果用科学的方法论去认知孔子所的“仁”、“道”、“礼”、“君子”等观念,会很快陷入一个怪圈,最终懵圈掉。实际上,一应思想、文化都要回到产生思想、文化的时空背景上去理解。
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平坦、辽阔、丰饶的土地资源,让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很快从采集、狩猎生活过渡到农耕生活方式。定居、种植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产方式,让人自然而然产生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产生“天人合一”的哲学。这一哲学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能将处在其间的一切化归为“一”,成为一个和谐、自然的共同体。
“仁”、“礼”、“君子”等都是在“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行为法则。这些行为法则的本质都是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自然和谐,构建一个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共同体。所谓“仁”、“礼”、“君子”都是一种调适方式,当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够和谐,还难于成为一个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共同体时,因为追逐的目标是“合一”,因此便不简单单向地去做向外的“改造”,而会更艺术地向内做相应的调适,向外做相应的影响,以期形成最终的自然和谐、共生共荣。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深谙其中道理的仁者,当然不会真正去厌恶一个人,因为他所求的是与之的“自然和谐,共生共荣”。
回到孔子这里所讲的一段话。
富与贵,是人人所欲求的,但如果违背了“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终极追求,君子将不会安处于这样的富贵之中;贫与贱,是人人所厌弃的,但如果违背了“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终极追求,君子将不会只顾自己的脱离贫贱。若离开了仁,君子恶乎成君子之名,哪里还成其为君子?所以,君子无论何时、何地,面对何种境遇、状况,都不会在哪怕是一顿饭的功夫里违背仁道,即使在匆忙、仓促、鲁莽、轻率、随便的状态下也是如此,在颠沛、困顿、愤懑、孤苦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由此来看,不失仁,便不会丢失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根本,不失仁,不丢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