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 少云转阴
大发明家爱迪生,
有一次需要一个灯泡的容积数据,就随手把任务交给了一个年轻的研究员,这个年轻的研究员忙活了一上午也没有得出结果。爱迪生着急了,就到他跟前问他:“数据出来了吗?”
那个年轻的研究员满头大汗的回答说:“我正在计算呢?”爱迪生看着他桌子上乱糟糟的一堆纸上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怎么还用计算呢?”随手拿起灯泡,到水龙头前装满了水,倒到量杯里面,简简单单的数据就出来了!
由此可见人不能囿于框框,要学会思考,前几日我写了一篇文章,《教育乱弹‖干什么总比怎么干重要(日更)》——一个人要学会思考,要勤于思考。
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不去想怎么干才能省把力气,可能的结果是事倍功半;如果是善于动脑,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出做事情的捷径,可能就是事半功倍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可能喜欢,沿用别人已经做过的方法,来做相同的事情。孰不知,天长日久让自己的脑袋只知道因循守旧,萧规曹随,慢慢的自己就懒得动脑了!
连《孙子兵法》中都提出“上兵伐谋”,在武力方面,都讲究用智谋去战胜敌人是良策“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乐于动脑,乐于探究不同的方法做同样的事情。慢慢的他可能会提升自己——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自己也会成为一个会谋划的人。
因为他会动脑子,做事的效率提高了;因为他会谋划,能够在做事的闲暇中,思考自己还可以做什么事情,他生活的路子会越来越宽的。即使失败了,他也会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失败,找出原因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当然思考也是有层次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三个工人在筑墙,有一个人问第一个人:“你在干什么?”第一个人回答:“我在垒砖。”问第二人这个问题时,第二个人回答:“我在盖房子。”
问第三个人这个问题时,第三个人回答:“我在建造最伟大的建筑!”虽然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三个人的未来是不同的!
在平日里,对待这样一个很多人看着不起眼的工作,不同人的心态是不同的——他们的心态就是他们内心世界的外在流露。上面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思考是必要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只思考不去做事情——像王阳明那样对着竹子什么事也不干,七天七夜的去思考,头都想疼了!他这种辩证唯心主义,行而上学的行为,体现出圣人的那句话——“思而不学则殆。”
在大自然当中,蜜蜂的勤劳受到了人们不吝词藻的赞美。但是,蜜蜂除了酿蜜,应该说不会再干什么。即使它们的巢,再符合建筑工程美学的原理,它们只是一群劳动的“机器”!
我们人类讲究生活的层次——“生存”,“生活”,“生命”。可能我们绝大部分人只是为了“生存”而活着,有一小部分人能够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极个别人能够达到“圣人无己”的“生命”的层次。
对于这些“圣人”们来讲,他们的人生轨迹,也是那样跌宕起伏的,受到了这样和那样的磨难,只是他们不忘初心,踽踽独行,让他们的思想能够照耀着我们后人,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南。
我们平常人也需要像圣人那样去思考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是我们绝大部分人,是无法达到圣人思想的高度。可我们只要去做,长此已久,最起码的能够改善我们目前的境遇……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如若转载请联系作者,
电子信箱:1345236039@qq.com
手机号码:15688538578 (微信同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