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艺调频感性心理
笔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笔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 如是如来 | 来源:发表于2022-05-17 05:43 被阅读0次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罗伯特·戴博德

    54个笔记

    第三章 初见咨询师

    >> 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

    >> 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第四章 抑郁的原因

    >> 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

    第五章 成长的寓言

    >> 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 我们学到的是一种生存的策略,并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幸运的话,我们就能用余下足够的精力来享受生活。

    >> 弗洛伊德曾说,‘本我所在,自我相依。’

    第六章 探索童年

    >> 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

    >> 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第七章 愤怒的表现

    >> 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 ‘适应型儿童’的所有行为里,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通常这是孩子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才做出的反应。

    第九章 秘密协议

    >> “PLOM代表了四个英文单词,意思就是‘可怜弱小的我呀’。这个游戏你每局都赢了,也可以说是输了,这取决于你自己的看法。”

    >> 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 ‘父母自我状态’

    >> 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 困惑是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这说明固有知识的局限开始被打破了。你要直面新的信息,这些新的信息会挑战你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由此产生的焦虑是让你改变的动力,很可能也会开启你的创造力。

    >>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 “那我能做什么?”蛤蟆问,“我的日子还很长,如果真有自我惩罚,我不要一直那样下去,我想过得快乐一点儿。苍鹭,我该怎么做,你能帮我吗?”

    “这么说也许有些残酷,蛤蟆,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第十章 午餐聚会

    >> 他发现自己能更理性地思考那些让人情绪翻腾或是感到害怕的想法。当客观地检视自己时,他情绪波动没那么大了,这使得他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学到东西。

    第十一章 蛤蟆先生的选择

    >> 我们称它为‘成人状态’。加上它,就形成了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分别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这个三位一体也代表了人格的结构。

    >> “‘成人自我状态[插图]’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 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 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第十三章 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 在叙述中,蛤蟆有机会全面回顾他的人生。他开始意识到,某些人、某些事件,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怎样影响着他。他看到自己倾向于怎样行事,也看到一个事件是怎样引发另一个事件。

    >> 现在,他渐渐获得了一种能力,让他在回忆时不再谴责自己。他能找到事件之间的联系,能客观地去看,而不再感到内疚。慢慢地,他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会以那样的方式发生,以及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蛤蟆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学习领悟。

    >> 蛤蟆认定,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他决定要让自己活得更真实一点儿。

    >> “无论你对生活形成了怎样的态度,从此你的行为和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往后余生都会如此。除非——”此时,苍鹭直视着蛤蟆,“你决心要改变。”

    >> [插图]

    >> “一切的关键就在于那是‘人生坐标’。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从那以后,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换一个词来说,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

    >> “有本很出名的书叫《人间游戏》[插图],命名并描述了一百种心理游戏,‘酗酒’是其中的一种。玩这类游戏的必然后果是,玩家最终会产生糟糕的、不快乐的情绪。”

    第十四章 赢了游戏 输了自己

    >> ‘我真不幸。’

    >> ‘可怜弱小的我’

    >> ‘不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

    >> ‘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

    >> ‘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

    >> ‘你怎么敢!’

    >> 愤怒能够非常有效地抵抗抑郁。愤怒的人从不觉得内疚,因为他们总在怪罪别人。他们自卫的方式,是把自己内在的恐惧对外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就能把对自己的怒火转向别人。

    第十五章 最后一次面谈

    >> 与苍鹭的面谈让他反思,让他明白要继续成长和完善就得有目标,而要实现目标就必须好好工作。

    >> 我已经在着手规划将来了。我说的可不是光有个愿景,像新年许愿什么的,而是真正的规划,有细节、有日程、有行动。

    >> 其实我对每一天都有期待,因为每一天都充满了让人激动的新的可能。

    >> 我觉得我比过去更能顺应生活了。可我不会忘记自己曾经是那么消沉,那段记忆会永远留在那儿,或许就是对我的提醒,告诉我,滑落到生活边缘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 你觉得自己是好的,也相信别人是好的,那就得靠行为和态度持续地对自己和别人展示出来。而这个选择肯定不能给你庇护,免于‘残暴命运如投石飞箭般的摧残’。

    >> 你是说‘我好;你也好’其实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

    >> 是的。它非常接近于人本主义的信条:信自己,信他人,而不一定非要信神或超自然。

    >>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不仅用头脑去思考,也用情感去体验。虽然你开始在理智上理解自己的行为,但要充分理解自我,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当你对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时,就能明白它们并非可有可无,也不会对它们不闻不问,因为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

    >> 情商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 理解你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且还能掌控它。

    >> “那么高情商的人是怎么样的?”蛤蟆问。

    “概括而言,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 情商和理解别人有关,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但也许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 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 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如同一个曾被殖民的国家重获自由一样。这当然没错,但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第十六章 道别与新生

    >> 人们太容易让重要的事件就这么过去,忘记关注或为它们庆祝,也许是因为我们通常都只在事后才明白它们有多重要。

    >> 不过,在经历过种种事情后,他们都从中了解了自己。改变早已发生,他们明白无论风险如何,都必须继续前行。

    >> 世上英雄辈出,史书皆有出处。若论大名万世瞩目,还得数我蛤蟆!

    >> 她喊:“看哪!是谁如此玉树临风?”

    她们答:“他是蛤蟆先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pg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