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读书何尝不是学习语文的最佳路径呢?
2017/10/03 星期二 小雨
书读得多了,语文情怀就上去了,有深度,又有广度,水到渠成。年少时代很不懂,作文也写得干巴巴,后来有幸在文学的海洋里遨游。
如今走上教师岗位,再次到,看到季羡林,叶圣陶的文章,终于懂了编辑把这些言简意赅,却意蕴深远的文章放到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良苦用心了。
这明明都是最绮丽的宝藏,一篇篇文章字字珠玑,都凝结着写作者质朴纯真的感情,有着彩虹似的梦。
如果年少时接触到好的书籍,多读课外书,我一定那个时候就感受到。即使语文老师煞费苦心,引经据典,设置真实的情境,语文在年幼的孩子心灵上依然激不起太大涟漪。
文学是发自内心的,生成的东西,只有孩子内心真正有了感触,心灵有了触动,热爱上了文学,那语文课就是一件美妙无比的事情了。那个时候,我不排斥语文课,但也并没有觉得语文课和其他课有什么不一样。
直到走出校门,看到了书店、图书馆的课外书,我才真正领略到文学艺术的美,手不释卷了。这个时候,我觉得文学就在生活里面,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包罗万象,直指人性和人心。
今天偶然去听了一节别的老师上的语文课,上的好不好呢?从学校和传授知识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好的。然而却缺乏了温度和情怀,现在的教育培养的大多数人是缺乏温度的,以我旁观者的角度看,学生很难在课堂上领略到美、人文。而这一篇文章要带给我们的却远非如此,它也不仅仅是一张试卷上面的题所涉及到的那些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