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儒白茶
相传尧时(公元前2358一2257年)战乱,劝儒乡望海里十都太姥山下一农家女子为躲避战乱逃至山中,栖身鸿雪洞,以种蓝为生,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人称蓝姑。由于连年战乱,附近村庄麻疹恶疾流行,无数患儿困无药救治而夭折。一日夜里,蓝姑梦见南极仙翁,仙翁告知:鸿雪洞顶有一株2米高小树叫“茶”,是当年给王母娘娘御花园运送茶种时不小心掉下的一粒茶种发芽长成的,“茶”的叶子晒干后泡开水是治疗麻疹的良药。蓝姑惊喜醒来,趁月色攀上鸿雪洞顶,洞顶岩石垒垒,杂草丛生,荊棘遍布,在榛莽之中找到那株与众不同的茶树,迫不及待地采下绿叶,晒干后送到每个山村的村民手中,过了半个月时间,神奇的白茶终于战胜了麻疹患魔。从此,蓝姑精心培育这株仙茶,并教太姥山乡亲一起种白茶、采白茶、制白茶、很快整个太姥山区就变成了茶乡。晚年,蓝姑在南极仙翁的指点下羽化成仙,人们感其恩德,尊称她为太姥娘娘,太姥山也因此而得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