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山流传劝儒茶

作者: 劝儒白茶 | 来源:发表于2019-06-22 21:22 被阅读15次

劝儒白茶

        相传尧时(公元前2358一2257年)战乱,劝儒乡望海里十都太姥山下一农家女子为躲避战乱逃至山中,栖身鸿雪洞,以种蓝为生,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人称蓝姑。由于连年战乱,附近村庄麻疹恶疾流行,无数患儿困无药救治而夭折。一日夜里,蓝姑梦见南极仙翁,仙翁告知:鸿雪洞顶有一株2米高小树叫“茶”,是当年给王母娘娘御花园运送茶种时不小心掉下的一粒茶种发芽长成的,“茶”的叶子晒干后泡开水是治疗麻疹的良药。蓝姑惊喜醒来,趁月色攀上鸿雪洞顶,洞顶岩石垒垒,杂草丛生,荊棘遍布,在榛莽之中找到那株与众不同的茶树,迫不及待地采下绿叶,晒干后送到每个山村的村民手中,过了半个月时间,神奇的白茶终于战胜了麻疹患魔。从此,蓝姑精心培育这株仙茶,并教太姥山乡亲一起种白茶、采白茶、制白茶、很快整个太姥山区就变成了茶乡。晚年,蓝姑在南极仙翁的指点下羽化成仙,人们感其恩德,尊称她为太姥娘娘,太姥山也因此而得名。

相关文章

  • 姥山流传劝儒茶

    劝儒白茶 相传尧时(公元前2358一2257年)战乱,劝儒乡望海里十都太姥山下一农家女子为躲避战乱逃至山中...

  • 茶姥

    茶姥广陵茶姥,不知姓氏乡里。常如七十岁人,而轻健有力,耳聪目明,发鬓滋黑。耆旧相传云:晋之南渡后,见之数百年,颜状...

  • 姥山

    我们坐船,小艇溅起的水哗啦啦的,飞溅的浪花溅到脸上和衣服上,小艇如离眩的箭一样,碧浪斩波,眨眼间,我们就到了姥山岛...

  • 劝儒白茶

    長溪县劝儒乡境内盛产茶叶,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是勿庸置疑的,茶圣“陆羽”在他的著作《茶经》中,引用“永嘉县东三百...

  • 武夷茶的前世今生(一)

    武夷山人将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内涵概括为“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儒、释、道三教同山,赋予了武夷岩茶以丰...

  • 茶儒

    东风润烟雨, 莲心*明前煦; 茗茶千秋事, 独饮嫩黄绿。 注:中国绿茶分四个等级,其中“莲心”为一级,一般在明前采...

  • 天姥山

    流光映桥水红鳞戏青池谪仙留别处

  • 姥山岛

    姥山是座山,也是一个岛。 姥山的“姥”不念“老”,念“母”。 来合肥四年,整日惦记的是那些赫赫有名的名山大川,黄山...

  • 读苏轼诗词联赘——武夷茶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此句是对武夷山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概括,她除了向人们诉说着,武夷山是集儒、佛、道三...

  • 劝茶

    夜里别喝茶, 记忆会发芽。 腹中空荡荡, 脑袋千重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姥山流传劝儒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xb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