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吃岭头

作者: 寻梦man | 来源:发表于2019-10-21 02:22 被阅读0次
    跳岭头

        每年的农历八九月,是桂西南独有的节日“吃岭头”。有人会问“吃岭头”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找推土机把山头挖走那样的呀? 非也。说到“吃岭头”必须从广西钦州民俗“跳岭头”说起,“跳岭头”是古代乡傩(戏)的遗存,是古老的傩文化与历代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吃岭头”不像其它节日那样大家一起吃的同一天,而是各个村不一样,今天是这个村过节,明天是另一个村过节,时间从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二开始至十月二十日,长达两个月余。“吃岭头”的村子,家家户户必备一种点心叫“岭头”也称“糯果”(类似粽子), 即用糯米煮熟和成面,包上红豆馅,然后用冬叶、竹叶、芭蕉叶包裹,两只一对放笼上蒸熟,用来招待和回馈亲友。家家户户杀鸡宰羊、捕鱼捉蟹,大宴宾朋,故称“吃岭头”。 只要你有精力,这两个月保你吃个够。轮到哪个村过节,亲戚朋友都会不叫自到,来的人越多主人越高兴,少的三五桌,多的十几桌,是一年里最多亲戚朋友汇聚的节日,隆重程度堪比过年。

          “吃岭头”又叫“岭头节”、“看岭头”、“跳岭头”、“傩舞”,是钦州最古老的一种祭祀形式的带面具舞蹈,是一种驱恶鬼逐瘟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为目的的祭祀仪式。表演一般从头天下午开始,到次日上午结束。演出地点一般在村边的山坡上,故又称“跳岭头”;开戏之前,都要到庙里拜祭,在这里,又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有些村庄祭完庙后就直接在庙前空地表演,故又称“跳庙”。

    它由“设坛”、“开坛”、“跳日午”、“跳三师”、“扯大红”、“跳四师”、“跳忠相”、“灭妖精”等戏段组成,以豆鼓为主要打击乐器,由世代相传的“老师班”进行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具,身着戏服,拍击长鼓,表演“抛偈”(舞蹈)和“唱格”(歌舞)。据明嘉靖《钦州志风俗》记载:“八月中秋,假名祭报,装扮鬼像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清嘉庆版《灵山县志》记载:“八、九月各乡村多延师巫鬼童于社坛前赛社,谓之还年例,又谓之‘跳岭头’。其装演则如黄金四目,执戈扬盾之制,先于社前跳跃以遍,始入室驱邪疫瘴疠,亦乡傩之遗意也。”

    “岭头”即村边山坡,跳舞的地点。这种傩戏沿袭了商代傩舞的基本特征,成为桂西南地区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那些舞蹈动作与广西花山崖画有着惊人的相似。传说产生于尧舜时代,现在全国已不多见。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岭头节”还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日子,都喜欢叫上自己喜欢交往的朋友到家里做客,还朋友带朋友的朋友,来做客的朋友也会带来好吃的水果饼干之类的食品。搞的节目还多种多样,看班师跳岭头,看大戏,看电影,看采茶,打纸牌,打麻将......

    花山崖画 花山崖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你去吃岭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jz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