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我们结婚吧?”
“这……”
95后,一个被“脱发”、“中年人”包围的年纪。其实在我的潜意思里,我一直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婚姻”这两个字,太过于沉重,不是我这个年纪能承受的来的。我也从不认为我这个年纪是该结婚的年纪。直到回家后,听身边的朋友谈起幼时的玩伴、同学都要结婚了,我很震惊,丝毫没有预兆,就这样步入了婚姻。
“结婚”,究竟是为了什么?
水到渠成?顺其自然?还是仅仅为了完成任务,传宗接代……
1
有次我借住在同学A家。那一晚,我俩的同学B来找我们闲聊。在这之前我只听说B要结婚了,结婚的对象又高又漂亮。
我们见面之后,免不了几句寒暄。随意闲聊了几句,便扯到结婚这事了。
A说:“挺厉害啊,媳妇人美心善,简直就是女神级别。”
B说:“哎,都是家里安排的,我只负责照办,结了婚,孩子一出生,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A说:"天呢,我还没结婚呢,你别吓我,好不好,这样真的好吗?”
B说:“有什么不好,各取所需。现在不都这样?”
……
我在一旁没有说话,听着他俩的谈话,刷新了我的三观。我真怀疑是我自己在学校呆的太久,身边的信息过于闭塞,与社会脱节。居然都不知道婚姻何时成为了各取所需。
2
C去世了。
起初,我并没有很惊讶。因为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生病,事故或其他),不过后来我问起,他们说,因为C的儿子D总也娶不上媳妇,C对这事耿耿余淮,成了心病。
C的家庭条件挺好的,儿子也不错。但结婚这事,就老是不成。
第一个“媳妇”,用我们方言说都“过礼”了。结果买三金的时候,D没带钱。女方说,卡里没有吗?要不回家拿?D拒绝了。
D在北京工作,家里的事情告一段落了,要回北京了。女方说,我去送送你。D再次拒绝了。
……
然后就结束了。
好几年过去了,一直也没有结婚。
这事也就成了C的心病,身体大不如从前。最后到了需要住院的程度,但最后结果却不尽人意。人走了。C的女儿好几次因伤心过度晕了过去,D恨得抽自己,埋怨自己不争气。
因为“婚姻”,而发生这样的事。这应该是可怜,还是可悲?
儿孙自有儿孙福,该来的总会来。有时候强求也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也许我还没到那个年纪,我不懂。
3
“我换新男友了,但我并不喜欢他。”
“那你为什么?”
“他家庭条件好啊,母亲是大学教师,父亲是工程师。他现在也在某研究院上班。”
“那挺好的,先处着吧,日久生情。”
“准备结婚啊。已经见过家长,很满意。”
“嗯,那挺好。”
“……”
这是朋友H说给我听的。
H说,那句“嗯,那挺好”是她硬生生的从嘴里挤出来的。
H说,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婚姻携带了功利性。这样的结合,她没有办法接受,怎么可以接受。
是啊,怎么可以接受。我也不懂。
我一直羡慕杨绛与钱钟书、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爱情。
杨绛在书中写到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
我第一次与钟书见面是在1932年3月,他身着青布大褂,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
见面时,他的第一话便是:“我没有订婚。”
而我则紧张的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
一见钟情、乍见之欢,久处不厌、琴瑟和鸣、伉俪情深……再多的溢美之词放在这里都不为过。
一切都那么刚刚好。
请你不要吃我,
我给你唱一支好听的歌
我把我的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他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他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王小波 星期日
我对好多人怀有最深的感情,尤其是对你
我真的是个好人,
我对好多人怀有最深的感情,尤其是对你。
我很想为别人做好事,尤其是对你。
我真想把我能做出的一切好事全献给你呢。
小波 8月22日
对,你没有猜错,这就是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
王小波这样的大家在李银河面前不过也是个患得患失的小孩子。因为李银河太优秀,害怕李银河忘记自己。所以就以这种方式时常出现在李银河面前,让她可以可以想起自己。
这样的王小波,很可爱。
这恐怕就是情到深处不能自已。就像有人说,爱这个东西,即使捂住嘴巴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喜欢一个人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不喜欢也来的莫名其妙。就连结婚,都这么突然。无所谓喜欢,一切都只是按部就班的走好每一步,完成父母给我们安排的每一个任务。这样,好像就是最大的成功。
皆大欢喜的结局有什么不好?
是啊,皆大欢喜的结局,真TM好。
结局不过是众人皆喜,我独悲。
但愿铁锤MM永远不会走上这条路。
愿每个人都能走出桎梏
拥抱生活
走向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