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周一,晴,24-34度
读《徐志摩全集.书信卷》。徐志摩自出洋留学起,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写了二十年,有二百多封。除此之外,还有给其他亲人、爱人、朋友的书信,简直不计其数。可惜留存下来的只有冰山一角。
据徐志摩信中所写,他常一写就写万字的长信。撇开其文学成就不谈,单只他一生所写的信件,起码也有几百万字,还有日记等不以发表为目的的私文字。想想旧时文人,即使没有传世之作,其一生所写的书信、日记,字数也是可观的,这是一笔多么丰厚的精神财富啊。而今书信变成了电话、消息,联系方便了,时光却成了空白。
写给人看的文字与写给自己的文字是两类性质截然不同的文字。我以为,一个作家倘若没有写私文字的习惯,只从事职业写作,那他的写作或许缺少点诚意,因为少了这份沉溺于无用的兴致,至少谈不上是有文字癖的。而一个不会写作的普通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记录,在我眼里,似乎比作家更热爱写作。
某次,与文友坐在一起闲聊。一网络作家说,我强迫自己每天一定要输出两千字,上不封顶。其他文友顿时对其投去肃然起敬的目光。我说,我每天也要写一两千字的日记。大家却像没听见似的。文友中几乎无人写日记。因为大家都不是专职作家,都是拣些工作、娱乐之余的下角料时间写作。她们不写私文字,也很少读书。她们关心的是,如何出书,如何收回成本,如何申报项目及作协会员。可以说,唯我一人,一天到晚读书,尽写些没有发表价值的私文字。只写私文字也有写作水平不长进的弊端,如同整天只知不动脑子地临帖,脱了帖仍是不会写字。写惯了私文字也可能就写不来正儿八经的文章。所以,今天一读到徐志摩一生写了海量的书信,直咂舌。可见,写不出正儿八经的文章是因为不写、不常写而渐渐不会写的,而不是写惯了私文字之过。
但私文字的价值深为我迷恋。那些公开发表的文字,除非是天才惊世骇俗的杰作,多是一次性消费品。而私文字,却是将一个人的生命活动鲜活生动地留存下来,它的价值至少对此人而言胜过世间一切文字。待到临终时,将所有日记堆叠床头,对子孙后代说,我每天都郑重地生活,未曾辜负自己,这些就是明证。
临池日志(33):解索皴
今天国画课学画解索皴。解索皴与披麻皴的区别,线条是波浪状曲线,像刚抖散未拉直的麻绳。今天这幅画,远山皴得比近山好,近山线条交错得有点杂乱。脱离集体,自学国画,有两大弊端:一、之前作业要发群里,就会有与人比拼的念头,下意识地想画好。如今却是画砸就画砸,反正也没人看。二、之前除教学视频,还有范画。现在没范画,也就没法清晰对比差异。
中午,图书室来了两个写字的同事,边聊天边写书法,写个毛啊,明天不聊了。
瘦身打卡(11)
今天忘了记录饮食热量、秤体重以及跳操、瑜伽。上午还吃了三颗喜糖,晚上散步回来吃了两块西瓜,热量肯定超标。体重说不定都超125了。明天一定要记录,否则体重又会在无意识中增长。
早上煎了四季豆饼。晚上做好德国结面包生坯,放冰箱冷藏,明一早起来泡碱水、烘烤。现在做面包,不讲究工艺了(没时间),味道好就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