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 语花“雅馨”之语《一起来读书》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二五)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二五)

作者: 雅馨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19:25 被阅读16次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二五)

                              李白

    摘抄:李白在西域出生,却罩上华夏文明的神秘气息:母亲梦见太白金星,于是有了身孕。不管他是汉人还是胡人,有一点不用争议:他是在汉语中长大的。强大的汉语氛围笼罩他,他写诗近千首,又倒过来强化这氛围,笼罩后世的中国人。

    李白一生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多少山山水水,被他的诗句所激活。中国古代文人,激活了中国山水,他们的灵魂至今缭绕于绝壁,浸润于烟波。生存艰辛却朝着审美,这多好。仕途体验之类,被山势化为无形。

    伟大的诗人,干任何事都正常。只要他不是无缘无故地杀人放火。性格有毛病,为人有问题,是艺术家显著的特征之一。面面俱到者,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则多半是冒牌货。

    李白的及时行乐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用为他的品德操心。伟大的诗人,并非一定是道德楷模。屈原、陶潜、杜甫、苏轼是这类楷模,但李白不是。依我看,才华是第一位的,生命的强度在道德之先。

    李白感受夜空的能力无与伦比,他的眼睛比星星还亮。他不厌其烦地形容月亮,造词之多,中外第一。

    中国古代人物,李白式的自由奔放,实属罕见。单从文学的角度看他,显然是不够的。用浪漫主义概括他,总觉得有缺失:他不能济苍生安社稷,于是他就浪漫。这里有个隐形的套子。说来说去,他还是被权力所规定。这种理解模式,源于形而上学的主、客体分离,把生命拆解开来。倒不如动用直觉,尽可能瞄准这个鲜活的、呈喷射状的生命形态。

    李白已然抵达艺术创作的巅峰状态,磨难够多了,压抑够长久了,此后若干年,他只消释放内心的巨大能量,好诗定会源源不断地奔来笔底。

    李白的野性,更多的野在漫游,寻仙,干大事。这个外形并不高大威猛的男人,却留给人活力喷射的印象。他一辈子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没发疯,显示出他掌控极端情绪的非凡能力。人们形容执着的人,常说:嗬,他是一条道走到黑!而李白是几条路走到黑。中华文明几千年,这样的人是不多见的,李白是异类中的异类。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二五)

    感悟:其实,小川先生关于李白的品读读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然而,我却迟迟没有写关于这片品读的读书笔记。不是懒,而是不知该如何下笔。

    在我对李白粗浅的认知中,李白,那绝对是一个无人能及的高度。对于这位“诗仙”,就我这浅陋的乡村小教师,那是真的不敢妄语的。但是,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写一写关于他的读书笔记。《品中国文人》的读书笔记,少了他,似乎总是一个缺憾。

    无论是在自己求学时,还是在为人师表后。课本中,总是会遇见李白。在教科书上认识的李白,评价他的词语无非就是“伟大,品行高洁,浪漫主义……”。但从小川先生的品读中,却能看出,我们人为的给李白贴的这些标签,不足以使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李白。

    因为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所以我们总是会把“重情重义”这样的评价套在李白的身上。实际上从小川先生的品读中,却惊奇地发现,李白的友情,是此时此地的。他不会长时间惦记一个人。孟浩然,杜甫,汪伦都是如此。尤其是杜甫,后半生不停地怀念李白,他形容李白的诗句无数。更是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样让人惊心动魄的千古名句。而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则属应酬,可能写过就忘了。

    读过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给他套上“为国效力,兼济苍生”等评价性的论断。但从小川先生的品读中,我们会发现,以李白的性格,即使他一生仕途顺畅,他也不会成为苏轼那样的儒官。

    再有他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说他“视名利权贵如粪土,高洁傲岸”。殊不知,李白是一心想入仕途。而且还不屑从科举入仕。因为,他是一心要做大官,高官的。他的偶像是司马相如,那就是个典型的御用文人。为了能进入官场,他以隐士名号寻求出仕机会。在终南山,他结交权贵,一有希望立刻奔向长安。李白终于被封为供奉翰林,在长安三年,留下三首好诗。而这三首好诗,全是献给杨玉环的。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小川先生笔下的李白明显和我们从教科书上的李白是有差别的。那么,这是不是就是说,真实的李白就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他的评价呢?其实 这也不尽然。因为,小川先生说了:“伟大的诗人,并非一定是道德楷模。”

    李白对朋友的实效性,对仕途的强烈渴望,包括他对亲人的淡漠等等,这些其实也从另一个方面向世人展示出,他性格中的简单。他的精力,在俗务上没有那么多的缠绕。他就是一个有着非常鲜明特色的人,就像他的三件大事:求仙,任侠,干谒。

    而他的才华,世间确实少有。他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垄断了黄河;“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名月出天上,苍茫云海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除了中秋月,其余各类经典之月,大都归于李白。

    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都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有着杰出才华的凡尘异人。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二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二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hy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