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雅馨”之语读书语文 语花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九)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九)

作者: 雅馨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1-23 17:18 被阅读46次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九)

                        陆游

摘抄:他活了八十五岁,从呱呱坠地之日到奄奄一息之时,宿命般被伤国之痛纠缠着。一生写诗两万首,借酒浇愁愁更愁。他是南宋的伤心歌手,做梦也写诗。陆游在南郑挺戈杀死过猛虎,却未能一展平生抱负,“上马击狂胡”。

几十年辗转十万里,每天写诗。他是被称做“小李白”的,后来学杜甫。笔剑双绝。诗语顿挫。他的书法,也给人以飞沙走石之感。

伤心人真是别有怀抱。唐琬。这个名字是陆游心中的另一个伤痛,六十年不能消。青梅竹马,青丝红颜,她却落得孤坟青冢向黃昏……

陆游的童年,弥漫着书香。几千年文明所赋予人的丰富性,不读书断难领悟。他是一个活得非常较真的人。他活得心胸广阔。广阔通自由。文武集于一身,就像他祟拜的岳飞。

爱国的种子悄然播下。爱与恨,盛开如并蒂之花。爱不模糊,恨也清晰。陆游从小爱憎分明。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他分得很清楚。情感教育的好环境,促使他日后活得明白而坚决,对陆游来说,爱,犹如一粒奇妙的种子:它破土而出时,向天空向人世,亮出了异样的美丽花辦。

陆游之所以受人敬重,讨人喜欢,只因两个字:重情。而重情的前提是活得认真,凡事投入。陆游活得投入,投入才有丰富。心爱的北国,心爱的女人,一辈子魂牵梦绕。

中国文学史,陆游的身影格外清晰,为什么?因为他爱国。从汉朝起,汉民族遭异族侵略的悲剧就一再重演,民族英雄受推崇,陆游的身影在其中。他的诗篇,对后世有巨大而持久的精神感召力,头号爱国诗人,非陆游莫属。陆游的爱国情怀很纯粹,并无一丝造作的成分,童年的经历非常关键。

爱恨交织成就了陆游。两种恨:恨敌人,恨奸臣。他活得认真。这才叫剑胆琴心。如此深切地眷恋着故国与亡妻,不是偶然的,他是点点滴滴走完了漫长的人生旅程,堪称“深度生存”的典范。

陆放翁的这一生啊,多少光荣与梦想、狂放与落寞、欢乐与辛酸,最后,时间收尽一切:趺宕起伏的一生,化为稚子秋末牧鸡啄。

感悟:对陆游的感觉有个变化。小的时候,学了他的《示儿》,被他的临终绝笔深深打动。从老师的嘴里,知道了南宋这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后来,无意中读到他的《钗头凤》,惊讶于他伤心伤肺的深情。然而,在读了唐琬的《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黃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后,我的心一下被击垮,潸然泪下。多少深情,抵不过世事的磋磨。断断续续的,又读过一些关于他们二人的故事。说实话,对陆游的敬意有所折扣。

今天,在小川先生的笔下,他依然着重向人展示的是陆游的爱国情怀。对陆游爱国思想的产生,到追寻,再到执着,先生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文中,也不乏动人的细节描写。在他的笔下,我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力量的爱国者形象。确如先生所说,陆游的爱国,在任何状态下,意志都坚不可摧。

他17岁,惊闻岳飞的悲剧,和泪书写《满腔红》。34岁开始做官,从踏上仕途就对收复北地念念不忘。他力挺张浚,追随张浚,曾距离前线只差一步。可惜,最终还是转眼成泡影。后来,入王炎幕府,做高级参谋。磨拳霍霍,可惜,英雄梦最终无法实现。英雄只能猎虎豹,不能收拾旧河山。即使,在成都这会消磨意志的繁华地,他的爱国思想依然清晰,《金错刀行》“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依然出现在他的梦里。他这份至真至纯的爱国热忱,确实令人为之动容。

对于他与唐琬的爱情悲剧,小川先生也仅当个点缀,几笔带过。就如,唐琬对于陆游的人生一样。可是,一想到年级轻轻就香消玉殒的唐琬,而陆游居然还背负一生深情之名,我就对陆游始终无法释怀。

小川先生说,陆游直到80岁还在怀念唐琬。可,也仅仅是在诗中怀念而已。此时的唐琬早已化作一抔黄土,湮没在尘世的洪流中了。唐琬,二十几年短短的人生之旅中。感受过两情相悦的甜蜜,但更多的却是承受生命中无以复加的苦痛。心心念念的如意郎君,却不能护她一世安稳。被人休弃,无奈再嫁。心情还未平复,就看到昔日心意相通的情人指责“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的《钗头凤》,直接击中这个可怜女人的心脏。回一首“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最终,抑郁而死。

当王氏一又一个生儿子时,当他在南郑宣抚司与营妓嬉笑时,当他五十多岁在成都与杨氏女孩如胶似漆时,不知他有没有想起过唐琬?唐琬,也仅是他漫长岁月中的一朵浪花。她用年纪轻轻的香消玉损,成全了陆游一世深情的美名。夜深人静的时候,陆游也许会对月怀念。朝阳初升时,他的人生主旋律依旧昂扬。于国家民族大义上,他是伟人;但在女人面前,他绝不是良配。

无意对他进行指责,只是从一个女人角度心疼唐琬。如果人有来生,但愿唐琬再也不要与陆游相遇。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rs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