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楚国的改革与屈原稷下精气说的传播
楚国的封建化的改革
吴起从儒家转化为法家,推动了楚国封建化的改革。
主张削减贵族土地对劳动力重新安排(让贵族种地)。这是吴起富国的一种措施。
屈原继吴起之后传播黄老之学改革,屈原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进步的政治思想。
屈原和靳尚一党斗争,围绕革新变法问题进行。
政治上认为要明法度,富国强兵,君无为而臣有为。
外交上认为要合纵。
背法度而心治会有祸殃,歌颂咏舞歌颂战争。
屈原天问中的唯物主义的宇宙发生论。
天问就是问问天,发泄心中的气愤
这个宇宙发生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根本。
天问所问是阴阳二气运动变化形成天地万物这个程序的具体过程以及人是怎样知道的。
屈原《远游》《离骚》中的精气说。
认为精神是一种细微的气,是物质型的。但是屈原相信神可以离开形独自存在。
天问是当时科学思想,而远游的内容是当时的哲学思想精气说。
屈原的《远游》有神仙家的意义(新兴地主阶级喜欢)。
《远游》认为要靠聚集精气,使神能够上升,不同于庄子一派所说是否定知识,得到心里的混沌状态。
古代医学中的精气说。
《吕氏春秋》注重重形体和精气的关系,认为精气在人身中于血脉相连,所以要养型,保持精气,饮食得当。
并且把治病和治乱相提并论。认为要防重于治。
《吕氏春秋》和《内经》虽然仍将精神看作是特殊物质精气,但是强调经济要依靠形体血液才能发挥作用。为形神一元论提供了思想基础。
哲学小记摘抄——《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冯友兰第二册战国(2)第十九章墨辩——后期墨家向唯物主义的发展。
关于《墨经》
《墨子》中有六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其中经和经说是墨家所用跟别家辩论的手册。
后期墨家学说的一个特点——在反对诡辩的学说斗争中特别研究了关于辩论逻辑学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
后期墨家继承了前期墨家学说中唯物主义思想和重视辩论的精神。建立了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
后期墨家思想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
个体手工业逐渐成为了社会上重要的经济力量。
墨家思想是地主阶级在上升时期重视生产的反映,也是战国时期革命解放生产力的反映。
后期墨家学说的另一个特点——积累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并将它提高到理论的水平。(光学几何学。)
《墨经》中的科学知识
《墨经》中有许多几何学的定义和原理。也有一个相当完整的光学系统。
墨经不仅是后期墨家思想的辉煌记录,也是战国时代自然科学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光辉记录。
后期墨家的思想反映了商人阶级的意识,他们不仅研究手工业生产技术,还探讨物价法则。——商品流通中的价格法则
后期墨家的反映论的认识论。
认为认识就是主观认识能力和客观事物相接触的一种关系。
认识过程是感觉摹写客观事物的态貌,思维再在这个基础上对感觉的内容加以分析综合。
承认感觉的作用,也承认思维的作用。
知识来源分为三类,闻说(推)亲
把知识内容分为四类,名实合为
后期墨家的逻辑思想。
墨经认为:两个是非相矛盾的论题不可能都正确,其中必有一个不正确。
接触到形式逻辑的两个重要规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辩的功用
功用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
方法
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指出辩论和事物本身的复杂性,片面规定的危险性,提出了正确和错误的转化问题。有辩证法的意思。
后期墨家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①去掉早期墨家思想落后的天志明鬼
②在自然观方面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哲学范畴
——物是一个达名,包括一切存在的东西,
——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给时间和空间定义。
——运动必须有一定长的时间和一定长的空间。
——认为知形不分离,梦是睡眠中所有的幻想。
后期墨家比稷下黄老学派又前进了一步,在形神关系这个问题上得出了更能体现唯物主义的结论。
后期墨家的进步的社会治思想。
墨经认为君可以约束人民,君需要顺从人民的意志,对尚同学说有一个进步意义的改正。
墨经以利的定义为基础,给各种道德下定义。墨经以人的喜爱和憎恨规定利害,又以利害规定善恶。
墨经认为对于目前的利益,必须从长远的利益观点加以考虑和取舍。
——做这种决定的是智,取舍的标准是全。
后期墨家把趋利避害看成是人的行为准则和动力。
后期墨家继承了前期的功利主义抛弃了他的宗教意味。
补充了前期墨家兼爱的学说,认为正确理解个人利益必然于公众利益相结合。
墨家把爱人和利人分开,认为爱只是一种思想状态,利是一种实际行为。
后期墨家对于当时诡辩学说的批判。
比较全面的辩证处理的同和异的关系问题。也是事物同一性本身中差别性的问题。——指出事物性质是相对的。
肯定物体的属性独立于人的感觉存在。并且是依赖于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
——肯定一般寓于个体之中,不能脱离个体独立存在,
——认为名要符合实,不承认物质可以无限分割。
后期墨家对于当时老庄学说和其他各家的批判。哲学小记摘抄——《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冯友兰第二册战国(2)
第二十章阴阳五行家的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世界图式。
这个图式是以当时农业生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关于阴阳五行家。
以术数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流派。术数是巫术和科学混杂
阴阳五行家掌握有科学,特别是天文学的知识,但也有许多宗教,巫术和迷信。
水火木金土是术数中五行的范畴,也是天文的范畴。
《洪范》以五行为基础的自然观
《洪范》是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家的作品。
战国时期,以五行为基础,发展成为一个包括自然和社会的体系。
《洪范》宣扬皇权神圣的著作,肯定上帝的地位。但当他具体说明世界的变化时,实际上已经抛弃了上帝。
他用五行观念对自然,社会, 精神现象分类,企图说明他所认为的世界的秩序。——自然社会精神都有五行的性质。
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可以相互影响。
《月令》的世界图式。
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家的一个重要著作。是决定农业生产方面应该做的12个月的月历。
《月令》吸收了管子的《幼官》(宗教迷信)和《夏小正》(农业科学月历)
月令的体系——把时间与空间上的东西配合在一起,反映了地理区域和气节变化的关系。
月令企图用五种物质所具有的属性及相互作用说明四季气节的变化。
四时的变化,除了五行的盛衰,还有就是阴阳二气的消息。
月令以自然界所固有两种对立的物质力量和性质,说明四时的运行和万物生灭变化的过程。
认为不仅是人的农业生产活动,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统治者的生活也应随着四季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将数目与五行配合虚构了一个宇宙图式
邹衍的地理学说和历史观。
地理方面:他认为中国只是全世界的1/81,中国分九州。他的地理学说扩大了人的心胸。
历史方面:他认为历史变化受五德转移支配。
阴阳五行家思想对于中国哲学和科学发展的影响。
阴阳五行家思想是一个科学和巫术相混合的体系,阴阳五行本质上都是气,的对中国科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古代的科学家们把阴阳五行看成是不同性质的物质元素来说明物质的构成,用他们的相互作用说明物质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①就医学来说——古代医学认为人生的内部于自然界有密切联系,因此阴阳五行家的世界图式成为了生理学的依据。
②卫生方面有月令——认为人应该随着四季的变化对自己的身体适应。四季变化可以影响人的生理变化。
有一定的辩证法观念,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
对于阴阳五行家的估价和批判
阴阳五行家企图对宇宙做一个有全面系统的说明,认为各种现象的变化相互制约影响。不按秩序就会引起整个宇宙的失调。
是一种机械的宇宙论,大部分是荒唐无稽的。虚构幻想出天人感应的原则,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神秘的联系,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同类,为巫术的提供理论依据。
哲学小记摘抄——《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冯友兰第二册战国(2)第二十一章易传的具有辩证法因素的世界图式。
关于易经和易传
周易包括两部分,经和传。经包括卦,卦辞,爻辞,分为上下两部分。传包括十翼(战国)从易经到易传中间有个过程。
易经不仅是一部占卜的书,而且是一部道德教训的书。
不必占卜就可以引用爻辞当教训,引申爻辞含义添加道德。这样易传就成了一套具有哲学体系的著作,特别表现为《系辞传》
巫法和易传中的数
易传最重要的不在于道德教训,而在于他的宇宙观和辩证法的思想。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巫法的关键在于变爻,以变为占看吉凶。易传从这个启发中得到变的概念,作为他的辨证法思想的基础。
易传认为数目代表万物的数目。数目有神秘的意义,他不但能离开物质的独立存在,而且可以有发生万物的作用。
易传中的象
易传中的卦辞是一个套子,随而引申到范畴和公式的作用。
总易传中的卦辞和爻辞可以完全表示所有的道理和自然界和社会的原则。
象是客观世界的形象。是表示事物的道理的符号,是逻辑中的变项。
易传,首先自觉系统讲到范畴公式的作用,使人类能在抽象思维的时候,去运用范畴和公式。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一切事物构成和发展的总规律。
阴阳是宇宙事物构成发展的两个主要范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是总原则。
易传的宇宙发生论及世界图式。
认为阴阳二气具体表现就是天地万物就是从阴阳感应化生出来。
易传也像阴阳五行家那样,把八卦分配于四方四时,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立一世界图式。
易传认为事物经常在变化之中,但自然和社会都有规律(道)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认为圣人观道而做器。
易传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易传阴阳五行家企图证明宇宙,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有连贯性的整体,并为其做一套有系统的说明。
易传是一部事物规律的代数学,可以包括一切可能有的规律。
易传作者们认为易传的体系是整个客观世界及规律的缩影。
规律第一性,具体事物第二性,道是主宰,万物,服从于道。
易传同五行家的世界图式的根本不同就在于——五行家的图式是在物质世界和具体事物之中,是唯物主义的。
——易传是在物质世界和具体事物之上,这是唯心主义的。
易传中的辩证法思想。
——一个要点:易的本身有变易的意思。
易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动之中。具体事物变化是复杂莫测,但是变化之道是有规律的。
易传有意识的研究事物变化法则。易传认为变化的根源是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事物的变化根源在于自身存在着内部的矛盾。
——易传另一个要点就是主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认为物极必反是事物变化所遵循的通则。事物无止境,永远处在转化的过程中。
生生之谓易
——易传强调变革。
认为经过变革事物才能更好的发展,不同于老子认为事物变化是社会后退的过程。
易传哲学的阶级根源。
新生地主阶级的两方面矛盾:一方面与奴隶主贵族有矛盾,一方面与劳动人民有矛盾。
易传哲学的辩证法的一面是为向奴隶主的斗争服务的。
①他把封建社会中的秩序硬加在自然界上,并反过来用自然界说明封建社会秩序的合理性——乾和坤的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易传认为事物的发展和时间,地点,限度联系在一起——位时中,并且主张中和 时中 与儒家思想相联系
易传关于运动和对立统一的思想中有很大形而上学的成分,基本上是循环论看不到质的飞跃。
易传讲的最多的是辩证法核心——对立统一中的统一。
哲学小记摘抄——《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冯友兰第二册战国(2)第二十二章荀况儒家思想向唯物主义的发展。
荀况与荀子
荀况又称孙卿子,战国时期赵国人。曾在齐国游学,是稷下先生之一,并成为领袖
《荀子》32篇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唯物主义思想与孔丘,孟轲针锋相对是精华,是荀子之为荀子。
第二类是对奴隶主旧制度给新的解释使之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
第三类是荀况和学生从儒家带来的包袱。
荀况论王霸
荀况认为法家政治的主要精神是最好的政治——无为无不为。
荀况把他理想政治叫做王道,次等的叫做霸道。
王霸只是在程度上不同,王和霸是一类东西。霸进一步用修礼来完善就能为王
总的来说认为王霸不同,王是以德服人,霸是以力服人。王优于霸是儒家的公识,孟珂认为这个不同是种类的不同,荀况则认为这是程度上的不同。
法先王和法后王
荀况所说的先王和后王都是指的周文、武王。先王是因为他们离战国时代有七八年之久。后王,因为他们是三代之中最后的王。
荀况批判孟珂,并不是说他法先王而不法后王,而是说他仅知道法先王的枝叶皮毛而不知道先王的精神,他们两个都要法周道。
礼和法
春秋时礼法对立,战国时是平行的。荀况同商鞅等人一样认为要礼法并举,
礼和法有着相同的思想原则,规定社会秩序。礼法的最大职分就是把百姓用职业分类——暴露了剥削阶级的本质
法和礼分别是政治和文化道德方面的上层建筑。
与法家不同,荀况认为要维持社会秩序主要靠礼而不是法。认为法只是标准和规范,只能用于众庶百姓和小人。
荀况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认为气是万物的根本,他注重明于天人之分,这是他自然观的一个中心命题。
①天
天行有常——天有自己的规律和因果,反对天人感应有目的有意志之天,认为一切都是自然的,彻底否定上帝存在。
②人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神不能离开形而独立存在。形是第一性的,思维必须依靠一个物质器官。
人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但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天人
荀况认为人与天地并立,三者各有功用。
④荀况的天论
——一方面认为人依靠于自然,自然是第一性的,批判了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
——另一方面又指出人可以控制改造自然,批判了宿命论,
他比较正确地处理了天人关系,他人定胜天的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⑤局限性
人的感官和思维虽是自然界的产物,但其发展和社会实践分不开。
他重视社会组织,但是他强调的是统治与被统治之间的隶属关系。
荀况的反映论的认识论和思想方法
①认识论
同墨家思想一样,认为认识发生于人的认识能力与认识对象相接触——并且进一步肯定认识的本源是外物,人的认识能力是从感觉器官得来的,
认为对于外物的感觉是认识的初级形式。并且他肯定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克服了墨家经验论的狭隘性的片面性。
认为感觉和知觉是外界的反映——就是一种摹写
他认识知识要和客观行动相联系,并且对于言论的考验,必须看其是否合乎客观实际。
②认识方法
他反对认识过程中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弊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主张解蔽(客观方面)——类似于宋尹的别宥(主观方面 )
主张心术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认为心术是知道的必要条件,荀况受稷下黄老学派影响。
虚壹而静就是不要用感觉知识去扰乱心
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要以所有的知识妨碍即将接受的知识。
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壹。不要以一个知识去妨碍认识另一个知识。
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要以胡思乱想扰乱正常的思想活动就是静
——继承了稷下黄老学派的虚壹而静但是批判了它的极端性和片面性。
③认识的目的
达到大清明——认识事物全面的情况,带有唯理论的倾向。
④缺点
第一:把大清明的作用夸大了
第二,他消极地接受外物,没能注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他的理论固然有辩证法的因素,但他的思想方法也有形而上学的一面,他认为自然界于社会中的变化都是循环的。
——认为人有认识客观规律规律的能力,但人无论怎样也不能对于自然界有完全了解
荀况的逻辑思想
关于名的讨论,荀况提出三个问题:
一、“所为有名”
“制名以指实,上以别贵贱,下以别同异。此所为有名也”
荀况认为“别贵贱”是名的主要作用;“别同异”是次要的
二、“所缘以同异”
即名称同异的根据:荀况区分了别名和共名,——使同类同情者,共约其名以相期
三、“制名之枢要”。
荀况主要的贡献,在于坚持“制名以指实”——认为“实”是首要的,第一性的;“名”是从属的,第二性的
“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稽实定数
正名的标准——荀子认为名的作用是表达思想进行辩论。
荀况认为,“辨说”必以“道”为标准,“道”是政治的原则
对于诡辩的批判——
第一种是“惑于用名以乱名”
第二种是“惑于用实以乱名”。
第三种是“惑于用名以乱实”。
这是荀况“正名”的政治目的——为王权服务
荀况的社会思想
荀况认为人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有义,是人与自然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且他还接触到了物质发展诸阶段的问题。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
荀况认为,社会组织之所以需要的一个原因是合群——才能生存
荀况认为,社会组织之所以需要的另一个原因是分工——互助生活
荀况认为在社会组织里,人所欲求的对象相同,但是可以满足欲求的东西太少,就引起了争夺。
荀况认为消除争夺要从两方面解决问题。
一方面增加生活资料的生产。——农业土地和农民积极性减轻赋税。
另一方面就是对人的欲求定出一定的界限,就是分——一职分,界限
分的具体规定就是礼,以分为基础的道德原则就是义,他在谈论礼仪起源时说: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况以此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和道德原则做出了理论根据。
他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秩序, 认为社会中的各种人都按照自己的能力取得自己的地位。
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
他从新兴地主阶级的角度,意识到人民的力量及其重要性。
他反对奴隶主贵族政治上的世袭,举贤态度。
矛盾之处:地主阶级一方面要求天子实行集权,一方面又希望他把全交给宰相代为行使,而他自己只做想安富尊荣。
荀况关于文的理论。
荀况把宗教仪式(丧祭礼)都归结为
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从根本上否定迷信,但是他要把这些仪式保留下来——这样的礼仅作为一种文是人道所必须的。
荀况认为文是一种点缀装饰,它以人的感情为根据,是出于自然的,所以要给他适当的满足。
荀况认为文还有一种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维护等级制度。他认为缺文理是霸的一个缺点。
荀况的人性论。
他把天人之分的原则应用到人性论。
荀况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是人的生理直接构成,伪是社会制度,道德文化。
荀况认为:道德不属于自然界,而是社会的产物。
荀况主张化性而起伪与其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是一致的。
荀况认为通过后天礼仪学习人皆可以为圣人。孟珂认为他们不能。
荀况和孟轲关于人性的理论都是为一定阶级和政治路线服务的
孟轲主张性善,证明奴隶社会的道德原则和秩序是出乎自然的。加强自然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荀况主张性恶是通过以此证明封建社会的道德和秩序是出乎必要的。加强自然唯物主义观点
局限:
①荀况的社会思想包括人性论,把推进社会的主要动力归之于圣人是历史唯心主义。
②认为人性恶,但属于天,这就把道德的属性加于自然。
荀况对统一思想的主张。
《非十二子篇》着重从政治上批判当时各家错误的危害性。
荀况认为:
一个新兴阶级还没有得到政权时,就宣扬理论,制造舆论,为夺权铺路
在他已经夺得政权时,就运用政治使本阶级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荀况主张:
在《非十二子篇》中荀况对付百家争鸣,要用辩论说服的方式,
在《宥坐》中就主张暴力了——被韩非 李斯发展
荀况统一思想的主张是当时政治统一的反应。
主要贡献:建立了包括对自然,社会认识,逻辑学各方面的比较完整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是先秦最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这些是中唯物主义的发展于当时科学知识与生产技术的发展密切联系。
哲学小记摘抄——《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冯友兰第二册战国(2)第二十三章战国时期最后的理论家韩非的哲学思想
韩非,韩国贵族
韩非提出实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策和理论都比以前法家前进了一步,更能适合秦始皇的需要。
韩非的人口论的历史观。
韩非属于晋法家,注重从历史的发展上论证变法的必要,他用人口论说明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其必然性。
韩非把以前的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时代不同,生活问题不同,解决办法不同。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韩非批判儒家道家厚古薄今的退化论的历史观。反对复古守旧
他的历史观接触了国家起源的问题——认为历史是圣人开创的,君权是出于人民的拥护。(摆脱宗教迷信)
韩非认为,决定历史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生活资料相对越少,所以人与人的竞争越激烈。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遂于智谋,当世争于气力。
还认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随着社会历史情况的变动而变动,是历史的产物。
局限:人口增长是自然现象,他用来说明社会现象。并且认为圣人是决定历史阶段的主要力量。
韩非论他所认为的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质。
他认为统治于被统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主张公开的以利害关系为基础,对劳动人民进行统治。
他暴露了统治阶级与老百姓之间激烈的矛盾,直接承认统治者要用暴力进行剥夺和压迫。
①认为官僚跟君主是具有交易性质的关系
韩非站在君主的立场,主张彻底消灭贵族,严防重臣
②认为一般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一种买卖关系,和利害关系——父子,夫妻,朋友等
他看到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利害冲突。
他对于社会现象的解释,都是从人的“皆挟自为心”出发,这是一种个人利己主义的伦理学说。
韩非综合原来法家三派。
韩非以前的法家有三派,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
法是统治阶级政权规定公布的法律条文。
术是阶级的统治者统治臣下的方法。
势是阶级统治者的政治威权。
韩非认为法术势不可偏废,都是帝王统治的工具。反对儒家不讲势只讲贤,认为它离理失术不是道理之言
韩非认为理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没有两可不能折中。
韩非关于法的论述。
什么事都需要依靠客观标准不能依靠主观判断,成文法就是一种客观的是非标准。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认为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权,必须有统一的指挥,统一思想言论行动,这个统一就统一于法。
他把辩的原因归为上不明。统治阶级应该把自己规定的法令当做思想言论行动的标准。行动不合法令,就必须运用地主阶级专政的威权加以禁止。
他认为当时社会有五种害虫最突出的是: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忌。(儒家墨家)
他主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关于势的论述。
一个政权,推行法令必须有专政的权力,这个威力就是势——是君主凭借统治众人的权力
势者,胜众之资也。
势力具体的表现就是赏罚,——君之二柄
运用赏罚必须要注意几点。
法令必须审——要明确。
赏罚必须必——该赏的必赏,该罚的必罚。
赏罚必须重——赏厚罚重,赏罚的效用就更显著。
赏罚的作用还在于劝禁
韩非认为这样办事顺乎人情的。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
赏罚本来是统治者压迫被统治者的工具,但韩非认为赏罚可以使矛盾转化为互利。
韩非关于术的论述
术的一个要点就是审核刑名,也就是名实相合。做官的人合名行为赏,否则罚 失职也不可,越职也不可 ——循名核实,综合名实。
稷下黄老学派讲了不少君主统御臣下的方法,这些理论可以得出认识论的结论。
韩非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他认为要判断一个言论是否是真理,要看它在实践中的效果。——接触到一个要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用实际的效果考验一个言论先确定什么是其预期的效果。——真理的标准是客观事实,检查它是否合乎事实,要以棋预先确定的实际功用为检查标准。
韩非说: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
参伍之验:看一个人的言论是否合乎情况的方法(参之众端)
众端——搜集起来
参——加以比较
验——看是否能得到证实。
并且要去掉主观以客观的态度观察事物。
韩非认识论的含义是:
凡命题和理论都必须经过参验才可以确定,只有必定是真的,才可以立作说和行动的根据。
韩非对老子的改造。
韩非的自然观表现在他对于老子的自然观的改造,表现在《解老》《喻老》两篇
解老讲老子书中的道理
喻老是用实际事例说明道理。
他改造了老子中的微妙之言,恍惚之言和恬淡之学。
①与稷下黄老之学一致在于
韩非认为:身以积精为德,无为才能聚德
德是人所有的精气,得是人对外界的欲望。
韩非认为的恬淡就是不欲求有得。不要散了心中精气。这样身体就可以发挥效用,做事就能成功。
韩非认为人的聪明睿智就是精气的表现,不要过分思虑消耗
圣人不仅保持自己聪明才智,而且善于利用别人的聪明才智,所以能无为而无不为。
②与稷下黄老之学不同在于
韩非认为虚就是心不为某一物所支配。有意于无为就不是虚。虚是——意无所制
对于无为而无不为来说,《老子》注重无为,韩非注重无不为。
黄老之学要求人保持精气,目的是保全生命。
韩非要求人保持精气,目的是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控制自然,战胜敌人。
③关于道和理
韩非所说的道是气是精气,韩非提出了理这个范畴。
凡理者,方圆,短长,粗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后物可得道也。
理就是事物所有的性质,理就是事物的规律。
韩非将老子改造,解释为服从规律,发挥唯物主义精神。
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
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
道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构成万物的物质实体,一方面是最一般的规律
韩非认为事物的总规律是道,事物的特殊规律是理,都存在于事物之中。
韩非特别强调把理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并且说明理是客观的规律。
④关于宗教迷信
韩非继承了荀况的唯物主义思想从富国强兵的角度驳斥了宗教迷信。
他接触到了鬼神迷信的来源,
——起源于对自然界不了解和对于不可抗拒的力量畏惧。
——把宗教迷信和社会生活情况联系在一起
免除疾病和刑罚的祸害就能解决宗教迷信的问题。
⑤关于法
老子是反对法的,但是韩非改造老子为地主阶级服务,他从生产观点反对法令的轻易改变。
法家对于奴隶主贵族的制度——积极主张变法,
对于地主阶级的法则——主张不可轻易改动。
⑥辩证法
关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韩非也有所发展
第一,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
第二,在社会现象中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不止是客观规律,而且跟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密切关系
第三,人的行为和成功失败。决定于人是依靠规律办事,或者是任意妄为。
更重要的是老子讲对立面的相互转化,相互依存,没有讲对立面的互相矛盾。但是韩非有见于事物之间的矛盾,特别是社会中的矛盾。
他把老子原则加以改造与统治术结合起来,作为统治术的哲学根据。
——认为君主应该以道为法,把自己放在衡、绳的地位高于群臣之上,让群臣办事就可以无为而无不为了
韩非的政治经济主张。
韩非的历史观是他变法主张的理论基础,也是他的实际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人与人,国与国间都竞于气力,所以主张
①对内加强统治,增加生产 ,对外积极备战。这就是所谓的耕战,就是要以耕战造成富强。
韩非认为人事天功都可以使生产增加,但主要的还是靠人事。
②韩非还主张用发家致富的思想鼓励进入竞争,以发展生产。
③韩非主张由国家发给贫穷人土地,恢复国土地国有的旧制度。
总的来说,韩非的实际政治经济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
就说要加强统治推动耕战,利用人的自私自利赏罚统治百姓。
韩非对于当对战争的矛盾立场。
韩非在讲道法术势的时候,他的明确目的是要实现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地主阶级专政国家。
但是当时有王资的是秦国,但韩非生于韩国。
韩非认为,在当时诸侯国中,无论合纵和连横都不可行。只有靠自己富强才能保持自己独立。
有些人提出了制止战争的主张,一种是偃兵——政治外交。一种是救守——反对侵略战争。
《吕氏春秋》认为以上不对,对于战争只有义和不义之分,站在秦国立场说话。
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又打算做秦国的谋士,他的立场是矛盾的,既要存韩,又要辅助秦国,所以他对当时兼并战争的态度和他的法家思想有了矛盾。
韩非虽不赞成秦国用武力统一,但在秦国他是理论方面的最高权威。
韩非被称为圣人,标志着第一次大转变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即将结束。
韩非继承了荀况的唯物主义思想,改造了老子,使它从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唯物主义。是中国哲学史中一个伟大的唯物主义大家。
哲学小记摘抄——《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冯友兰第二册战国(2)第二十四章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终结
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由两个历史任务
一是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权
一是结束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家所作的总结。
儒家所作的总结范围广泛,评论深刻,是荀况所作。《非十二子篇》他对当时各家提出了简要而深刻的批评
他认为道是包括各方面的全体,当时各家都只看到了道的某一方面。认为他们的思想方法都是以偏概全,形而上学。
批评法家,专从法的观点看,认为一切问题是法的条文可以解决,这就是一偏之见。
批评老子,柔弱可以胜刚强。这样贵贱就没了分别。
批评墨子
①尚同的思想:认为他有见于齐,无见于子畸(百姓的意见)
②批评节用,节葬,非乐。认为这会让等级制度不能维持。
③批评利为基础,百姓之利不一定有助于君主之利。
批评道家:认为天性有欲不能去也不能寡,只能由心对于欲加以指导和节制。
荀况认为: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他认为各家的错误都在于片面的看问题。片面性是错误的一个根源。
指出蔽和见是辩证统一的。认为各家各有所蔽正是因为他们都各有所见
道家所做的总结。
道家对于其他各家的评论,鉴于老子和庄子书中。
对于儒法两家的评论:
老子:大道废,有仁义。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庄子天下篇》是道家对其他各家的总结。
天下篇认为有一个全部的真理,叫做道术。道术无所不包,认为儒家所讲的只是道术粗的一方面。天下篇对于各家都有所肯定。
它认为名家的方向完全错误。
认为法家一开始就讲形名和赏罚。是本末倒置。
应该先懂得自然之天——得道德——刑名——分是非——赏罚分明
同儒家所作的总结比起来,有比较多的辩证法因素,并指出各家的错误同时承认各家长处。
法家所作的总结。
法家的总结是韩非所作,他首先评论了儒墨两家。
认为儒墨两家不知道孔子和墨翟真正是什么样子的
愚诬之说,杂反之行。
他的重点是对于其他各家做所作的政治结论。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忌。
这两种人是儒家和墨家的社会基础。
法家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他认为社会上有用之人是耕战之士
在战国末期出现了杂家。杂家的出现,意味着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吕不伟的《吕氏春秋》是当时杂家的一部典型著作。
杂家和吕不韦的《吕氏春秋》。
杂家这个名称是刘向,刘歆所创造的。
杂家的本质是兼儒墨,合名法,没有一个自己的中心思想——无所归心。
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的大商人。在秦国当政时,凭借政权收集宾客,用拼凑的办法搞出一个形式上统一的书叫做《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声称对于以前各家一律平等看待。
对于各家要齐万不同,使他们皆尽力竭能。说不同而又能,如出乎一空。
他是用一种拼凑的方法,而不是更高的水平综合各家思想,这是《吕氏春秋》的杂家思想的要点。
吕氏春秋提出了一个关于杂家的基本理论。
取众家之长以补自己之短。但并没有独立的见解和立场,只靠集众家之说构成体系。
《吕氏春秋》在主观上也自以为有一个建立体系,但不要自己的独立见解,而只要兼容并包。他收集了很多内容互相矛盾的材料,企图把他们的观点罗列到一起。
《吕氏春秋》用阴阳家《月令》做《十二纪》的架子,仿照管子的《幼官》和《幼官图》
把一些论文分配在春夏秋冬四季下,按照天人感应的原则收集各家言论,纲领和论文的关系只是形式,没有内容上的联系。
春季讲道家养生
夏季讲儒家音乐和教育
秋季讲法家,兵家。
冬季企图把儒家的孝亲和墨家的节葬的理论调和起来。
《吕氏春秋》主张政治上的统一,不愿把诸侯割据渔具线的矛盾发展到底,主张调和论,这是杂家的特点。
杂家最末讲农业的做法——是完全从地主阶级立场出发,只在一定程度上从农民出发。
杂家的做法不是从具体的发展中来全面的估计对比关系,而是东抽一点儿,西抽一点儿。
虽然不能真正的成为哲学体系,但是是作为一个对付百家争鸣的态度——容忍的态度。
杂家的出现于先秦哲学的终结。
除了秦始皇完成了地主阶级第一个任务之后,为了政治需要统一思想外,哲学自身也表现了一种要结束百家争鸣的局势迹象,那就是杂家的出现。
杂家不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发现问题,而是在别人的体系中,看别人怎么样解决问题。他们徘徊于别人的体系之间,发现他们认为是精华部分摘取下来,拼凑成为自己的体系。他们的体系是空中楼阁,他们没有自然社会人生的基础,他们的体系没有生命力。
哲学小记摘抄——《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冯友兰第二册战国(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