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四)

作者: 雅馨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17:41 被阅读72次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四)

                          李煜

    摘抄: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他和美丽的女英共同丰富了今天的情人节。他失掉南唐故国,赢得顶级艺术。他用汉语为人类的基础情绪永久赋形。他是活向审美和爱情的,他是中国的美神和爱神。他以自己奇形怪状的惨死证明了:刀枪和毒药杀不死文化。

    他失去家国,赢得艺术。他对皇权毫无兴趣,沉迷艺术既是避祸,更是让人的天性得以伸张。李煜又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贵族,血液里流淌着难以改变的东西。要居安思危念念不忘军事,显然是难为他了,不符合他慢慢积聚起来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样一个热爱生活的男人,让他在短时间内志如铁心如钢,目露凶光,去摧毁包括生命在内的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显然是非常不切合实际的。

    李煜输在文化修养,也赢在文化修养,他的不幸,是文化碰上了刀枪。李煜输在一时赢在永远,包括美丽的娥皇,可爱可敬的女英,他们的形象有足够的理由矗立在中国人的心中。

    王国维的传世经典《人间词话》中,对李煜的评价最具代表性:“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为词人所长处……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感悟:此前没有细读过李煜,仅仅对他的两首词《虞美人》和《相见欢》背诵过,也给学生按照教科书的思路解析过。印象中,他似乎是一个昏庸而又愚蠢的,因为他没有做好皇帝。失掉了自己的国家,还在敌人面前苟延残喘。今天,在晓川先生的书中,却让我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李煜。

    李煜的才情,在《虞美人》和《相见欢》中,我已有感触。然而,在又读到他的《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时,诗中的酸楚让人不由泪涟涟……《更漏子》“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更让人体会到无尽的思念与凄苦。《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更是被他高超的语言表现力所折服。在“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让我看到他笔的“恨”字,多么有力量。他的词像秋风一样,刮遍汴京城里。拥有这么丰富表现力的李煜,怎么可能是愚蠢的代名词?至此,我才真正领悟到:他绝不愚蠢,只是被上苍放错了地方。在一个不适合的位置上,磋磨了自己,以至于误国丧命。这使得我不由得更加伤感。原来,不是所有的才华,都能产生需要的共同结果。

    现如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却非得让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必须考同一个分数,是一个模样。给出一个数字,让大家全朝着这个数字奔跑。一旦没有到位,那就是无休止的反思反思。英语考了120,语文为什么才99?数学110,政治为什么才75?同时要求各科老师,一同反思:为什么学生的分数没有达到所在名次的目标分?并且,要求老师也要会八般武艺:数学老师,要会写作;语文老师,要会科技制作;体育老师,要会心理辅导……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考上北大清华,也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文能武啊!为什么要求所有的人,都要达到同一个目标?李煜,是一个有着过人才情的诗人,情商高,智商也不低。但他,没有成为一个成功的帝王。那一首首脍炙人口之作,难道无用愚蠢的人能写出来?谁说英语120语文就一定能考120?谁说数学老师,就一定要会写作,语文老师就一定会科技制作?人做事,总有擅长与不擅长的吧?在不适合的领域,做自己不擅长的事,能有几个会成功?但愿李煜,轮回时再不要生在帝王家。

    “刀枪和毒药杀不死文化”,这是晓川先生对李煜的又一个定位。对我触动很大。校园是传播文化的场所,可现如今,真做到传播文化的又有多少?所有的过程,用数字衡量。学生因数字而痛苦,老师因数字而疲惫,评价体系的源头是数字。在一堆又一堆的评价数字下,语文课被肢解的四零五散。最终,我们会将什么传承下去?“刀枪和毒药杀不死文化”,但“数字”却在今天桎梏了思维……

    李煜,输在一时,赢在永远。但愿我们,不要赢在一时,而输掉永远。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tqlqtx.html